电话
小小飞鹰 (2011-11-11 16:02:13) 评论 (0)在我上高中之前,只是听说过电话的神奇,可从来就没有见过。第一次看见电话是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学校里只有一部电话,而且是放在一个专门的房间里,学生和普通老师是没法接近的。电话是那种坐式的,黑色,有中等的收录机那么大,通常在其旁边的墙上还挂着两个大大的电池。使用的时候,左手按住电话,右手就得用力的摇着摇把。那时的电话恐怕是好难打的,每次去邮局的时候,总能听到电话接线员在大声的说着“喂,喂,喂喂,。。。”就是证据。
第一次用电话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大学毕业的那年,考上了中科院武汉一个研究所的研究生。临近毕业的那两周,全校22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中,除我之外的其他人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我在面试完了之后就再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那时候的大学生是包分配的,学校必须在我离校之前一个星期知道录取与否,好去准备上报需要的分配单位数。于是,系里领导要我打电话给武汉研究所问问情况。电话放置在系办,为了慎重起见,一个系副主任亲自出面帮我。电话是那种转盘式的,上有10个小孔,转盘下面的机座上标有0到9的10个数字的老式电话机。这种电话比起读高中时看到的又要进步好多了,虽然电话号码只有4位数字,不过电话还是相当难打的。从湘潭打到武汉,连续的打了三天,每天6小时,每隔半小时打一次,一次也没有通过。
到了90年代初,电话机子开始进步了,用的就是按键式的。记得那时女朋友在韶关,我在武汉,之间的联系大多是通过邮寄的8分钱的信。一次,女友想我,来信说要和我说说话,约好某日某时打电话到单位,结果害得我在电话机傍空守一天,饭都没敢吃,硬是把她活活急死。不久准备结婚,打电话通知岳母,用了单位和院长家的两个电话机,打了大约两天时间,尽管那时岳母家里有两个电话机,结果是一个电话都没通,搞得结婚时老婆娘家都没得人来。
婚后半年,电话就开始在武汉市民中使用了,5000人民币一台,不过得要抓龟,那一年,我运气好,弄到一台,家里终于有了电话,只是不怎么敢用,因为当时一个市内电话都要4毛钱一分钟的。没过多久,单位给中层干部每人装上一个内部电话,于是我又得一台,这一台后来被老婆拿掉,因为麻将朋友们总是用这内部电话叫我去凑脚(三缺一),一日三次(上午,下午和晚上),天天如此,从未间断过。
婚后一年左右,BB机和大哥大(手机)就开始出现了,虽然那时是凤毛麟角,我们单位也不过几台而已,不过我还有幸搞到一套。BB机是4500块钱一部,手机大哥大则花掉3万多。大哥大是那种砖头式的,黑色,有斤把多重,尺把多长,带有一小段天线。那时手机的电池不经用,通常随身摄带三块电板。电话费贵得惊人,一块钱一分钟,打进打出都得收,外加座机费每月100块。虽然那时的费用大都是公家出,不过因为实在太贵,自己还是舍不得打的。
在90年代中期调到深圳工作的那两年里,手机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的手机也从起初砖头式的换成了三寸长大小的,再到掌中宝,价格也从好几万降到8500块钱左右一台,电话费仍然是一块钱一分钟,只不过打进来不收钱了,也就是说话费已经减半。深圳是经济特区,用手机的人比起武汉来要多得多,不过在当时,手机还是奢多品,即便是在深圳,用的人可能也不到10%的。虽然手机费用高,一个月下来大约要一千把块钱,不过当时的我是属于全公司的,因此话费单位全包。还记得在出国前的最后一个月回老家休假的时候,花掉电话费800元,公司从我当月的工资里扣去600块,其时真有一种“人走茶凉”的感觉 (哈哈,现在想来800块应该全扣才对)。
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没有买过手机,原因之一是做学生不需要,之二是电话费要自己出,即使比国内便宜,也觉得贵。这时候,国内手机飞速发展,用的人是越来越多,机子样式总在不断的翻新,费用也愈来愈低。到五年前就可以说人人都有手机了,连一向舍不得花钱的岳父也随身摄带着两个,听说一个是供打进用,另一个则是供打出用的。参加工作之后,因为喜欢钓鱼,每次开车要两三个小时,老婆不放心,于是就买了在美国的第一个手机。在接下来的上10年时间里,我们家用的都是免费机子,从没有追赶过潮流。
上个月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的乔布斯过世,为了纪念他的为人,也为了我钓鱼的时候可以写点博文,老婆和我商量,要将我们家的手机更换到最新的 iphone 4s。经过三个星期的排队等候,总算于上个周末买到了。如今好了,家里有三个iphone 电话,外加一座机。每部机子,除了国际长途外,可以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随便打,任意打了。iphone 4s 的方便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不但可以上网,发信息,还有小秘书的好多功能,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从上高中到现在也就短短的30几年的时间,电话的发展真快啊!
小小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