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朝和历史雍正王朝是惊人的相似
小思维 (2018-03-12 18:50:10) 评论 (0)哪只退百年,退到了雍正帝时代.
针对改宪,中国一帮子知识分子还算有些血性,有些华夏男儿英勇不屈,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遭遇危险,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譬如,北京的伤痕文学作家老鬼、女企业家王瑛、社科院院士何祚修等人都公开发出异议,另外有人称为“闹剧”。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建议将无限期的党总书记和军委主席职务改成有限期。一些公民以倒车请注意的警告词拍摄行为艺术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被网络审查屏蔽的词语包括:袁世凯,称帝,司马昭之心,终身制,等等。
清华法学院出现横幅,以隐晦调侃语言对修宪不满。海外中国留学生也更不用说,持强烈否定态度。最为典型的个例则是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发出公开信,呼吁人大代表们投反对票。
本文借用精励图治的雍正帝的统治特征对比当代的中国实况,发现两个相距近三百年的朝代,竟然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让人唏嘘不已,嘡目结舌。
他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与朱棣相似,他排行老四熬了十几年,暗地里准备夺权,终于把他爹熬死了,在百官宗室的“不相信”中登基。-- 总书记也是青少年比较受苦受难,从基层做官一步步上来,好不容易。
历史学家冯尔康说:“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更有甚者,雍正立志清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数百年积弊,所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成功解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税问题,是巨大创举。所实行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政策,具有现代财政预算、财政管理的意义。在古代历史上,唐朝刘晏实行两税法,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很得人们的赞誉,雍正的经济政策,比之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统观雍正的历史地位,他应当是古代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清世宗憲皇帝朝服全身像
雍正实际上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特立独行,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堪"千古一帝",不过不是最强的第一,是最为歹毒的一个。从他登基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了一场一直持续到他驾崩为止的战争。不择手段的攫取土地,然后培养继承人入仕,再继续攫取土地。而皇权不过是士绅为了合理合法统治百姓的工具,皇帝亟需士绅的支持,否则皇帝那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雍正出台的政策全是在跟士绅作对,他是他所处阶级的叛徒,他用人之术愚直,收渔人之利的天赋技能都没有。-- 红朝也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阶级敌人斗更是斗志昂扬。
他虽然不及朱棣那样勇猛,却把漠北彻底收入版图,同时也占领青海,降服西藏。他圈禁兄弟、赐死年羹尧、消除儿子弘时宗籍,残酷无情。 他好像崇祯都吃苦耐劳热衷政事,不停的改革政弊,清除历史积弊,但他胆大包天,得罪学士地主乡绅,可能有利于普通民众,将空空的国库填满。 -- 他像朱元璋一样,大刀阔斧整顿腐败官场,因此酷似今朝的首领。
雍正帝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实施恰当的统治。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现实的反腐基本上就是依靠秘密组织侦查和举报。因此坏蛋无处藏身。一时间草木皆兵,群臣没有干活的动力。关键是畏首畏尾,难以作为。
建立军机处,独揽军事指挥大权。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排除了王公贵族,也排除了内阁大臣,使皇帝乾纲独断——既不容皇帝大权旁落,也不允许臣下阻挠旨意。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现任政府军改已经把军权独揽一人手中,没有人可以劫持,亦没有一丝篡权的希望。
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1703年)八月宣布秘密立储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避免了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目前中国的作法就是有些暗箱作业,与封建时代相似。或者有过之无不及。殊不知,把接班人的安排制度化和公开化已经成了明文规定后为何还要毁弃?
雍正帝重视吏治。雍正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政绩显著的官员。如田文镜、李卫誉为“模范督抚”。清查使财政好转,不过后世夸大了雍正朝理财效果。-- 现在也是对下级要求比较严格,官吏有些遑遑不可终日的感觉。可能追回一定的贪污资金。
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改革,那就是削除一类人的贱民籍。-- 现在也有些对基层人士的关注。赦免一部分罪犯,但是对政治犯罪分子卡的紧,似乎没有什么优待。
雍正帝推行扩张政策。雍正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西宁反清,大获全胜,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 现在由于推行强军,对外比较硬,中国四周围的国家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弹很大,有些弄巧成拙。
清理钱粮亏空,是雍正帝关注的另一重大问题。他即位不到一月,就将此事提上日程。除此之外,雍正帝还加大对亏空钱粮官员处分的力度。他一改其父的纵容态度,凡亏空钱粮者一律革职,并由本人负责归还。各级官员也大受威慑,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此为反腐败任务之一,不能让人肥了自己腰包,损了国库积累。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这个似乎有些和扫贫相通,关心下面的穷人就是要把粮食囤积起来。不能有亏空,同时也是收买人心的策略。
古代收税,只到老百姓家,官绅自外。老百姓还要当差,即服兵役和徭役,官绅是属于统治阶级,不必当差不交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让他们也交税当差,当然不是真要他们服兵役和徭役,可用银两兑买。-- 反腐有关的行动。
雍正帝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建设很多水利工程;如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 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中国的高铁比世界的总和还要长。牛逼。
他过分重农抑商,他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现在有些重视农民和农村。有些打击民族资本主义。
雍正时文字狱日益频繁,汪景祺因"谄附"年羹尧而立斩枭首,查嗣庭因趋奉隆科多而戮尸示众,陆生楠因议论时政而被军前正法。最为轰动的是吕留良案,已去世40年之后,吕留良被开棺戮尸,其儿子、学生处死刑。雍正朝文网甚密,株连人众,处刑严酷。知识分子动辄得咎,不敢谈政治的沉闷风气。-- 现在差不多也是噤若寒蝉,谁敢大胆说话呀?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高压锅风格于安定和稳定的体制,有害无益。
咱们以一则有趣的小故事结束本文。
众所周知,雍正帝当皇子时非常低调,是一个卧薪尝胆的好汉。他特别喜欢微服出行,广结四方豪杰。某年到杭州,准备泛舟西湖游玩一番,刚出涌金门,看到一个书生在卖字,笔法颇为精到,胤禛便让他写了一副对联。其中有个“秋”字,书生却将“火”字旁写在了左边。胤禛便问:“这个‘秋’字你是不是写错了?”书生说没错,然后以名帖为证。胤禛说:“你既然如此博学,为何不去博取个功名呢?干嘛卖字为生?”书生说:“我家里穷,只能靠卖字为生,哪敢想发财富贵呢!”胤禛说:“我这有钱,可以资助你博取功名。”书生还真就考入了翰林。
此时胤禛也已登基,一日从名册上看见书生的名字,想起那次杭州之行,于是便召其入内。胤禛随手写了一个“和”字,故意将“口”字边写在了左边,然后让人拿给书生看。书生回答说这是个错字。第二天,胤禛让书生拿着诏书去浙江,浙江巡抚受诏,诏中说:命此书生在涌金门再卖字三年,再来供职。
小思维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