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初到美国的平安夜——邂逅圣诞“赞美诗”

阿留 (2016-12-25 10:24:50) 评论 (7)

圣诞节,本来是基督徒的节日;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世俗的假日,和新年假期连在一起,让人们充分享受一年耕耘后的喜悦。而每个平安夜,俺都会在欢宴后,听听传统的圣诞歌曲,享受一下音乐带给内心的祥和与平静。说起来,这个习惯是因为初到米锅的第一个平安夜,与传说中“赞美诗”的邂逅。

记得那天晚上,和几位中国同学去饭馆好好吃了一顿,庆祝自己survive了第一个学期。大家成绩都不错,于是吃得喜气洋洋。肚子饱了,自然想热闹热闹。大家便决定找个教堂逛逛,以为那里必然有节日的喜庆气氛,给我们这些游子们一些内心的温暖。:)说走就走,转到了市中心一座古老的教堂 ,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溜了进去。

进了大厅不久,service开始了。祥和而肃穆,和俺们想象中的热闹气氛大不相同。然后,就开始一首接一首的大唱赞美诗,从基督诞生赞美到基督复活。好在人手一本歌谱,于是俺们跟着滥竽充数。旋律都很优美,俺从小喜欢声乐,虽然嗓子不咋地,放声唱唱到也是乐事一桩,尤其是高高的礼拜堂里,音响效果极佳。:)

印象最深的一首,是“Gloria in Excelsis Deo"(Angels we have hear on high),因为里面"Gloria“那个拖腔实在是太长了,想不记住都难。俺唱了一遍,至今都记得这个旋律,以至于今天还能够不大费力的找到歌名和视频:

俺觉得这首还有一个后来改编的儿童版,欢乐而明快,而Gloria拖得更长:Ding Dong Merrily on High:

还有一首让俺最吃惊的歌曲,是What child is this。原因是其曲调和俺当年学英语时老师教的英文爱情歌曲《Green Sleeves》(关于失恋滴)一模一样!这才知道这个曲调原来这么古老,而且西方人也有旧曲填新词的习惯!下面两个视频,一个是What child is this,另一个是Green Sleeves,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不过,俺最喜欢的圣诞音乐,还是法国作曲家古诺根据巴赫作品改编的《圣母颂》。这个题材很多著名作曲家都尝试过,俺觉得这个版本最佳,是因为它如清泉一般温润、甜美,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平静。以下各上一个小提琴(竖琴伴奏)、大提琴(马友友演奏,钢琴伴奏)和一个声乐版。

祝各位网友圣诞、新年快乐,幸福安康,内心永远宁静而祥和!

最后这个《圣母颂》,是舒伯特版的:

英国剑桥King's College Choir 2011年的合唱,宛如天籁:

 

 

评论 (7)

清漪园

英镑贬值,连我那个英国长大的英籍儿子都要回去消费占便宜,更不要说外国人了。英国脱欧,我家也分成两派,我赞同脱欧,儿子反对脱欧,与整个社会的趋势一致。一到这个时候,我就赶紧跟儿子引述一遍那谁谁谁说过的名言:年轻时不是理想主义者是没有心,年纪大时不是保守主义者是没有脑,哈哈。

阿留老弟新年万事如意!

阿留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园姐圣诞、新年快乐!感谢您一贯的支持和鼓励!

欧洲的圣诞传统比美国深多了,12月开始每周一个宗教节日(第一个好像是Santa Lucia节?从南欧的意大利到北欧的瑞典都庆祝),圣诞节再庆祝12天。后者在美国只剩下了一首著名的圣诞儿歌Twelve Days of Christmas。

月初在一个会议上碰上个英国教授,他说这几个月英国旅游业收入大增,因为脱欧后英镑贬值。我说可能也有一部分考虑是安全因素,毕竟英国和欧盟之间还有一层屏障,恐怖分子出现的可能性低一些。他说也许吧。他还说他们家里4个人,2个支持脱欧,2个支持留下;而英国人对欧盟最大的忧虑,是自己的法律可能要由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的影响。我看从长远看,英国脱欧是件好事,欧盟瘦身也是好事,因为原来的大欧盟计划时机并不成熟。

清漪园

阿留老弟,圣诞快乐!谢谢你上传这些美丽的歌声,听着听着,心里充满感动,把我带回圣诞气氛浓郁的英国。在美国,只有去教堂才能听到这些圣诞歌声,在欧洲,在英国,大街上,商店里,到处,到处都充溢着节日的歌声。我爱欧洲。。。

阿留

回复 '潇潇雨轩' 的评论 :

多谢潇潇雅临垂赏。出国前读过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这次经历后觉得赞美诗的优美与和谐确实有激发人性高尚一面的可能。:)节日快乐!

潇潇雨轩

赞美诗很好听,很深情!

阿留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姐圣诞、新年快乐!感谢您诸多美贴带来的享受!

菲儿天地

谢谢介绍音乐,都喜欢,祝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