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fisherke (2013-04-03 20:49:55) 评论 (0)
  有一个日本人到美国来旅游,一天周末的下午悠闲地在街上走着,正在十字路口等绿灯的时候,突然间冲出一台车将他撞倒在地,他似乎听到了肋骨清脆的断裂声,胃中的鲜血也涌到了嘴边,车上的美国人驾驶急忙下车问他:How are you? 日本人嘴角还流着鲜血,说:I am fine. Thank you.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出这个笑话的梗在哪儿?这个英语对话相信大家在国一的课本中都学过,也很公式地背下来了,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除了 I am fine. Thank you. 之外还有别的反应方式?这篇文章要分享一些从小到大学英语的趣事。
 
  当我还在小学的时候,爸妈就已经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除了帮我们兄弟俩请英语家教以外,还花了一笔大钱买了一套鹅妈妈说故事的录音带,让我们每天听上半个小时,当时的我们当然是鸭子听雷,最后通常是先将录音带快转然后兄弟两个人在房间自己玩半个小时,就这样混了大概一年,认识ABC和几个简单的单词。有天终于学以致用的机会来了,那天村子来了几个外国的宣教士逐户发福音单张,我趁他们在远处的时候,拿起粉笔在路边的水泥墙上写”You are a pig!”,然后赶紧躲在暗处看他们的反应,果然他们看了之后开始搜查是否有可疑的小孩在恶作剧(当时心里是这么想的),算是对爸妈花的血汗钱有交待了。
 
  上了高中之后开始接触”大家说英语”、”空中英语教室”和"常春藤解析英语",或许是英语的根基还不错,虽然高一和高二整体的学业成绩普普通通,英语却是我在诸多科目中唯一可以找到自信的科目。记得当时高中的英语会话是由一个台湾普通话极为严重的老师来教我们正宗的台式英语,例如Good Morning要用台语的"牛没奶”来发音,I’m sorry 要发音成”安锁咧”,上了一年虽然有趣但进步实在有限。真正爱上学英语是接触了赖世雄老师所主持的"常春藤"杂志和广播节目,基本上这是一本非常考试准备导向的杂志,有趣的地方在于每个晚上深夜的英语老歌单元,每天晚上赖世雄老师和他的团队华华、莲莲和一位忘记名字的成员用吉他和歌声抒解了我升学的压力,当时的我对于吉他也十分热爱,深夜的这一个小时就成为我每天最期待的时刻,也很轻松地通过英语老歌的歌词学到许多单词和句型,因此在准备联考的过程中,我没有补习就可以用不错的英文成绩进入政治大学,常春藤的英文老歌实在功不可没。到了北部之后,我终于有机会可以到台北中山堂亲自参加常春藤所举办的英文老歌之夜,亲睹我高中三年的偶像赖世雄老师和他的团队们。
 
  进了大学之后,读厚重的原文书成为学习的一大挑战,经常是看了一个小时还停留在第一页和无止尽的查英文单词,但是发现就算把每一个单词都查清楚了,还是不晓得整段文字在说什么,好不容易终于搞懂了,念到第三页时第一页的内容又忘了,等到上课时老师问学生问题时,整个章节的内容终于彻底地忘光了。为了可以应付考试,同学们要不就买中文翻译本,要不就组成读书小组每个人负责翻译个几段。我一直到快毕业和赴美念书才抓到快速阅读原文书的要领,首先最重要的不是翻开内文就一头栽进去,而是先把目录从头到尾看过一遍,弄清楚这本书的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思路来写这本书,接下来再翻到阅读的章节,先读各章前后的摘要和结论对整章要讲的内容有初步的概念,再细读那一章所要描述的重要概念,通常在每一章中作者对于重要的名词和观念都会用粗体字标注甚至在旁边的留白处重覆描述,紧接着就是对于这个观念的解释、例子和练习题,每一章只要能够掌握这些重要观念就十分足够了,不需要花时间在阅读作者的铺陈和细节。另外,用自己的方式把每一章的重点用中英文写成笔记,对于往后的记忆和思考有极大的帮助。
 
  上了大学之后,最大的发现是老师们的英语似乎也不太好,有些老师要我们读原文书,但自己上课和备课用的却是中文的翻译本,最有趣的是一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他曾经用英语教学的经验。他提到有一年的暑假政大要他用英语对一群外国人开课,这位老师过去是在美国花二年拿的硕士,要他用英语教学实在是极大的挑战,课后有一名学生跑来和他说:Your English is all thumbs. 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心想:这应该是说我的英语真是"首屈一指",于是很高兴地和许多届的学生分享这件值得骄傲的事,直到我们班上有位英语程度很好的女同学提醒他:老师,all thumbs是指笨拙的意思,他才恍然大悟,也很诚实地很学生们承认他的错误,这位老师的勇气实在令人敬佩。
 
  虽然我拥有硕士的学历并且在外商公司工作七年,但那并不代表我的英文程度高人一等,相反地,到美国之后我经常因为英语发音不正确闹了不少笑话,例如长音i和短音I说得不够清楚。有次参加理海大学ESL课程的户外教学,课程主任带着他老婆一起参加,我和主任聊到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上山还是下海,当我说完我喜欢山上的活动之后,他的老婆正巧走到他身边,就在这时候,我对主任说:You like beach, right? 但是,我i的发音发的不够长,听起来变成另一个字bitch,这时候就看到主任的太太脸上开始一阵青一阵紫,主任也发现事情不妙了,赶紧安慰她:He didn’t know what he’s talking about. 我也识相地赶紧逃离现场。后来,在理海大学密集的MBA课程中英语能力受到的极大挑战,上课发言和团体讨论成为我在课程中压力最大的一部份,时常整堂课心里只想着老师待会儿会问的问题,压力甚至大到完全无法专心上课,后来终于摸到了诀窍,就是把当天老师要讨论的文章先挑一二篇读熟并先准备好发言的内容,在课堂一开始就抢先发言,如此一来,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好整以暇地听课。在一年的全英语教学的训练之下,英语的简报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
 
  进到马里兰大学的博士班之后,我最担心的不是资格考和博士论文,而是必须要担任讲师(不是助教)对二班各28名美国学生授课一学期。在这之前,所有的博士生必须通过学校语言中心的口试评鉴才能具备担任讲师的资格。为了这个口试评鉴,我大概一个星期没睡好觉,在极度紧张的心情中我和商学院其他同梯的外籍学生一起参加口试,结果二天后出炉:我是全商学院中唯一没通过初试的学生。当时的心情真的down到了谷底,这代表我在几天后必须经历过更完整的听力评鉴和一整个委员会的试教评量,通过后才能允许上台教课。经过一星期的准备和迫切地祷告,我选择麦可波特的五力分析作为讲题,运用大量的实例和互动式的教学卖力演出二十分钟,看到台下的英语系教师们十分专注甚至还提出问题,我原本悬起的心才放了下来,结束之后,四个英语系的老师表示他们今天有极大的收获,二天后正式收到博士班办公室告知:评鉴通过!真是满心感谢赞美主!
 
  我负责教授的是供应链管理软件的课程,包括知名的SAP和Oracle的ERP 软件,由于课程本身包括模拟的竞赛和资料的输入与分析,虽然讲课的份量不多,但是课程本身的趣味性不算太高,学生很容易感到厌烦。为了增加这堂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在每堂课一开始的二十分钟加入了"从供应链思考"的主题,我要求每个学生从供应链的角度来思考最近发生的事件对企业会发生什么影响,例如希腊的财政危机、九一一事件、油价上涨…等,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经济学和生产及供应链管理的知识才能完整回答,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帮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复习重要的经济学和生产管理的概念。这二十分钟引起了美国学生极大的回响,大部份学生告诉我这是他在这堂课中最喜欢的部份,甚至有学生表示这是他四年中收获最大的一门课。我在这两堂课中不但得到了相当好的教学评鉴,也建立了我用英语教学和在美国找教职的信心,有学生在教学评鉴中提到:虽然老师在语言上不十分顺畅,但是教学十分投入与认真,让他受益匪浅。许多学生写信来表示这堂课让他顺利找到工作,很有趣的是,有位学生向我要了一张"从供应链思考"的投影片,目的是要向美国的高中生解释什么是供应链。看到了这么热烈的反应,内心十分欣慰。
 
  "勤"真的能补"拙",不是吗?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