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养儿方知父母恩
fisherke (2013-04-05 05:53:15) 评论 (0)
最近有位知名的企业家过世,由于他对台湾的卓越贡献,使得人们对他有无限的追思,除此之外,他名下企业的接班问题成为众人的焦点,由于他的子女们各个学养丰富且受过充份的经历磨练,企业的运作并没有因为他的过世而受到影响,在他的诸多子女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他的大儿子了,企业家从小为了栽培这个大儿子,十二岁就送他一个人到英国去留学,因为企业家相信一个人一定要苦过才会成大器,所以在儿子留英期间并没给他太多的帮助,让儿子一个人独自在异地困苦中自力更生,甚至一直到儿子在英国得到博士的十多年中,企业家没有一次到英国去探望这个儿子。大儿子学成归国之后,顺应父亲的期望到父亲的企业上班,但他并没有享受到任何优惠的待遇,而是从最基本的一个小科长做起,一路靠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升到高阶主管,后来因为一些家庭私事被父亲逐出企业,但是他随后靠自己的能力和姐姐的协助在大陆成功地开创新的事业。在一次媒体的专访中他提到,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帮助他什么,他之所以有今天都是靠着他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甚至父亲在他这个年纪,还没有他现在的成就。在企业家过世后,大儿子在许多场合表达心中的悲痛和怀念,不禁让人有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感。
这个大儿子的前半生都在追求父亲的关爱与肯定,努力压抑自己想要达到父亲的要求,但实际上却是对父亲又爱又恨的矛盾情节,其实这是传统中国父母很常见的类型,由于儒家文化强调内敛和五伦,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着重在子女对于父母应有的合宜行为而非父母对于子女爱的表达,所以许多父母尽管心中深爱着孩子,但在行为上却很少称赞或拥抱孩子,认为孩子长大以后当了父母就会自然而然了解父母亲对他的苦心了,所以中国的俗语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然而,人为何要等到三、四十岁养儿之后才知父母恩呢?在养儿之前的三、四十年中儿女对父母难道不能有更积极正面的情感吗?记得在大学时修发展心理学时学到一个重要的观念: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学习而来。子女对父母的情感认知来自于日常生活的互动而非血源的关系,当父母在生活中经常给多子女正面积极的反应和适时表达出心中的爱与关怀,子女就会根据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来编织自己对父母爱的认知。
爱应该是以接收者认知到的程度来衡量而非给与者的心中有多少爱,如果父母心里对子女有满腔的爱但表达出来的行为却是责备、泼冷水、订超高标准和对子女心中的感受不闻不问,子女又如何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反应他们呢?爱的表达是每一对父母都应该学习的功课,与其把全部心力放在子女的未来前途,不如多花一些心思来维系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因为后者对于子女未来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比前者更为深远。
这个大儿子的前半生都在追求父亲的关爱与肯定,努力压抑自己想要达到父亲的要求,但实际上却是对父亲又爱又恨的矛盾情节,其实这是传统中国父母很常见的类型,由于儒家文化强调内敛和五伦,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着重在子女对于父母应有的合宜行为而非父母对于子女爱的表达,所以许多父母尽管心中深爱着孩子,但在行为上却很少称赞或拥抱孩子,认为孩子长大以后当了父母就会自然而然了解父母亲对他的苦心了,所以中国的俗语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然而,人为何要等到三、四十岁养儿之后才知父母恩呢?在养儿之前的三、四十年中儿女对父母难道不能有更积极正面的情感吗?记得在大学时修发展心理学时学到一个重要的观念: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学习而来。子女对父母的情感认知来自于日常生活的互动而非血源的关系,当父母在生活中经常给多子女正面积极的反应和适时表达出心中的爱与关怀,子女就会根据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来编织自己对父母爱的认知。
圣经中有两次用相同的词语来提醒父母如何教导儿女,第一次是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6章4节中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第二段是保罗再度在歌罗西书中3章21节提到: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圣经在许多地方都要求父母要管教儿女,使他们走当行的道路,但是这两段经文特别提醒父母,不要随着自己的好恶和期望来管教儿女,使得儿女的心里失去平静,例如不时把儿女跟别人比较、订定过高标准、用威胁恐吓来逼迫子女等等,而是要不断地用言语和行为来鼓励子女,使他们从小有好的自我形象和正当的观念与行为举止,并帮助子女往适合他们的道路上发展,这是上帝对每一位为人父母的期许。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fisher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