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凡尘中我们不能相逢(中篇连载十三)
叶虻 (2016-02-14 20:28:09) 评论 (2)第十三章 不知道算不算是初恋
她就象一阵风吹进几近熄灭的炉火,照亮了我们被蒙蔽的尊严和那个年龄应该拥有的、梦想的权利。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离京城30华里的一个山区度过的,冬天来临的时候,那些不经意间路过这里的游人会认为这是一座已经废弃的村庄,干涸、丑陋的河床,低矮的灌木丛,荒草覆盖的屋顶,一条唯一进出村庄的土路布满象疤痕一样冰冻的车辙。那些在寒风里哗啦作响的窗纸稀释了每一寸投射在屋中的太阳光线,阴冷、潮湿的空气始终遍布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那里的孩子对上学的兴趣是建立在教室里那个可以用煤块取暖的火炉上,其实那个火炉是老师用从城里带来的汽油桶改造的。冬天时候我们都早早来到教室,用路上拾来的干柴引燃炉子里的煤块,当炉火的温暖烘烤着我们几乎冻僵的血液时,那一天才算真正的开始。
童年的生活也象这里的冬天那样阴郁,晦暗。每一堂课都象是老师不得不走一下的过场,给食人族进行开化的启蒙教育也不过如此。我们在老师乖戾的眼神和低沉、喑哑的声音中挨过一天天枯燥的时光,直到一个城里来的插班生走近我们沉闷的教室。她就象一阵风吹进几近熄灭的炉火,照亮了我们被蒙蔽的尊严和那个年龄应该拥有的、梦想的权利。
这个插班生是一个叫萦的女孩,起初她的到来引起我们一致妒忌和敌视,她可以经常改变的装束和纯正的普通话发音使她在无形中建立起一种优越感。更重要的是她基于广泛阅读基础上的谈吐和思维方式,我们发现我们原本可以自由驰骋的思想是那样的贫乏、猥琐。出于一种扭曲的、报复的心里,我们想用一种近乎恶作剧的方式让她出丑、难堪。
其实,那个在我们当时煞费苦心设计出来的方案足以体现我们当初想象力是何等的匮乏。在我们学校的西侧有一座布满铄石和灌木的、荒凉的坟岗,而童年的我们和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祖辈一样迷信。传说中那座坟岗中突然冒出的声音会带走你的灵魂,而从那一刻起你的身体就会出卖给一个等待复活的幽灵。对这个传说的深信不疑使我们从记事起从来不敢贸然穿越它的领地。
我们特意挑了一个放学较晚的傍晚,那天昏暗的暮色是我们恶作剧必须的氛围,我们哄骗她有条近路可以早点回家,为了不引起她的怀疑,我们还佯装带她一起走。令我们兴奋的是她竟然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的犹豫和疑惑。我们一路上装作若无其事和她闲聊,当她接近坟岗边缘时,我们一起拙劣地佯装蹲下系鞋带。如我们当初设计的那样,她竟毫无察觉地独自向坟岗腹地走去。我们象一群感觉危险来临的麻雀那样屏住呼吸,心中恶毒地期盼着传说中阴森的声音带走她的灵魂,黑暗的临近让荒凉的坟岗充满了超越我们想象的恐惧。阴冷的雾气从低矮的灌木间飘起,冬天干燥的树叶在她脚下发出令人窒息的、如骨头断裂般的破碎声。忽然她的脚步声在坟岗的另一头寂静了下来,在一阵压抑的沉默后,我们听到来自坟岗另一头她的声音。昏暗的暮色中我们无法看到她那一刻的神情,但她的声音却清晰地充满了嘲讽和轻蔑。
“我早就知道这不是一条回家的近路,你们想让我一个人穿过坟地可以直接告诉我,没想到你们现在还这样胆小、迷信。你们不觉得难为情吗,你们的胆量还不如一个女生。你们现在看到了吧,你们希望发生的事什么也没有发生。你们失望了吧,一群无知的胆小鬼。”
后来这个叫萦的女孩成为我一生中第一个异性的朋友,萦其实并不象我们想像中的那样完美,这是因为她父母的工作性质所决定。萦的父母在地质勘探队工作,这就决定他们一家的生活总是在不停的迁徙中,萦对我说她觉得很孤独,每到一个地方,刚刚开始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就又不得不再次分别,只能通过一些书信往来打发寂寞的时光。一直和萦不离不弃的朋友就是那几箱让人羡慕的图书,萦从不肯将书借给外人,但她却借给了我,我之所以取得萦的信任完全是事与愿违的巧合。
萦是在班上唯一敢于挑战老师知识权威的学生,这也使得我们那位心胸狭隘的老师总是找机会让萦难堪,有一次在课堂上讨论王之涣是不是唐朝最有影响力的诗人的问题,萦和老师起了争论,老师站在讲台上颇为自信地说谁同意萦的观点请举手,我和班里的几个同学举了手,因为我们认为那应该是一个公平的测试,可是老师扫了一眼我们几个举手的人冷冷地说:这次回答的结果将直接记入期中考试的成绩,刚才那几个支持萦的同学都知趣地纷纷放下了手,我也准备把手放下,可是旁边的同桌恶作剧,居然把一个按钉放在我的手肘下方,我在放下的那一刻就又不得不疼得再一次举起手来。
老师凶狠地看了我一眼,嘲讽地对萦说,在班里你只有一个人同意你的说法,你还坚持你愚蠢的结论吗,以后没想好了就不要急着回答问题,难道你比大家都聪明.我正准备把手臂再次放下,可是我看见萦眼眶中的泪水,她被老师这种利用自己的权威制造的不公正而伤害,我看着萦微微抽动的双肩,我准备放下的手臂停在了那里。
后来萦显然是被我在课堂上的“义举”所感动,从此以后把我当成知己。我就有机会接触萦和她的那些宝贝图书。我知道这种信任的珍贵,每次看完一本书我总是及时还给萦。那些书为我少年闭塞的生活打开的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后来,萦的父母在当地的工作结束了,他们一家将迁往南方一个遥远的省份。在我去萦那里还书的时候,萦把一本厚厚的精装本书籍送给我作为礼物,那是一部合和本的《新旧约全书》,在书扉页的空白处,萦用娟秀的笔体摘录的书中的一段文字:“一但你的内心没有了光,你的世界将是何等的黑暗。”随着萦的离去,我在很长时间失去阅读的机会,但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不停止自己阅读生活,因为我知道那是我和外部世界唯一联系的机会。
在萦走的前一天,我准备也送给萦一个礼物,但是少年的我一贫如洗,所以我给萦准备的礼物也是独特的,我带萦去看我经常登临的那座山岗,那是我们山村中最开阔的视野和风景最优美的所在,我们是在黄昏的十分一起登上那座我少年时代的山岗,我们坐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山风象一个老友那样轻轻地吹拂着我们纯真的面颊,山脚下的水库闪着粼粼的波光,云层凝滞在绚丽的霞光里,象是一幅刚刚完成油画作品,有飞鸟投石般地在松林的上方掠过,而我们居住那个破旧古老的村落从远处看去也象童话中的乡村那样安闲,恬静。
萦附在我的耳边轻声地说;谢谢你带我来到这里。我生平第一次和一个女孩那样近的接触,萦在我耳边细语时的鼻息象海边潮湿的空气那样弄痒了我的面颊。我的脸顷刻间比对面投射过来的霞光还要绯红。
评论 (2)
感谢兰子点评,这一篇其实我在写一个朋友的故事,不过我们性格倒是有很多相同之处,只不过他比我早熟一些,我到初中开始才对异性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我是从这篇开始感觉到明快的。前面章节看了浑身发冷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和天气有关。
童年的“我”真的好可爱!
叶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