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哀哉!涂序新死!
佳名 (2009-10-23 18:24:56) 评论 (0)
国内的一代骄子,除了读书外什么都不知、不会、不懂的“温室花朵”,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随之留学美国,博士学位拿到后,却赶上美国金融风暴,美国人难留,奈何?奈何?可是在太平洋的彼岸,伟大的祖国却欣欣向荣。于是,涂博士按奈不住的报国热情,高唱着“不愿做美国奴隶的人们,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继续长征,下世纪一定要美国人来中国留学!”的革命歌曲,博士提“前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国。可他得到的是自认为与他这位“美国博士”、有一腔热血归国的爱国人士、才高八斗、高人一等的“海归”身份不相称的待遇,盼望成为学术骨干,困难比想象大得多;房子57平米,条件不能与美国相比,距离每平方米价格2万元的“高楼大厦”、“别墅”有十万八千里远;评副教授职称没有“圈子”不行;老婆虽然有美国博士学位,也难找到一个“报效祖国”的门;他开始焦虑,并开始借助于药物睡眠。意外的抑郁,才觉得“ 当初决定下得草率”。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可多种渠道的消息让他知道,像他这种只有一顶美国博士帽子、主动“送上门”、没有基础、没有“圈子”的草根“海龟”,是很难与“土鳖”竞争的,于是失去了希望,前无路,后退无门(没有美国绿卡),于是决定与世长辞。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却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这或正是无数海归们内心的苍凉,也或可归结为涂序新之死的海归群体心理因素。当然,作为一个有志于学术,在SCI核心期刊均有论文发表的年轻学人,现实困境完全可以视为短暂问题,真正压垮他的,或正是他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学术。尽管网络盛传其申请职称失利、学校口头承诺未能实现等问题,我们已无法考证。但从其留下的的遗书中,谈及“国内学术圈现实:残酷、无信、无情”,却似乎已经说明他最后的学术信仰断裂。
的确,当下国内高校的高度行政化、学术圈子化,足以让一个长期接受国外自由、独立学术氛围熏陶的海归深感水土不服。正如一位海归学者所说:“圈子,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圈子,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在国外,圈子都是以专业领域集结的学术圈子,国内高校的圈子不但有学术圈,还有行政圈,更有学术与行政相互交融的圈子,其中的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各圈各有利益代表。在这样的学术生态下,做学术更像是做关系,没有了学术的纯粹与简单。这也许正是涂序新对国内学术圈现实的解读:残酷、无信、无情,也或正是其申报职称所带来绝望的最终肇因。
无论从个体因素还是从学术因素解读海归涂序新之死,都是一个太过沉重的话题。一个生命的逝去,本不应承载太多的猜测与揣度,但却应有对现实人群的关怀,以及对肇因的反思与改进。唯有如此,这样的个人悲剧,才不至成为群体症候延续下去。
回顾当年霸王别姬一段,涂博士一定心情相同:
美国博士兮才学高人一等,
金融风暴兮长期居留无门。
祖国繁荣兮激励爱国热情,
毅然回国兮幼稚草率决定。
现实残酷兮草根无力竞争,
领导无信兮待遇未能履行。
同行无情兮申请教授有凭?
娇妻奈何兮博士学位无用。
时不利我兮为何前途渺茫?
身无绿卡兮欲返美国何望?
心高气傲兮岂为他人做嫁?
以死警世兮博士自绝天下!
第一,什么人可以回国“报效祖国”?
怀里揣着国外护照,
手中拿上五星红旗。
晚上让老外随便操,
白天说祖国我爱你。
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