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风血雨里的南明短命王朝(八十七)

玉米穗 (2024-01-30 11:47:51) 评论 (0)

1661年(顺治十八年)清廷断然决定实行大规模的强制迁徙沿海居民的政策,史称“迁海”,清廷实行这一政策是为了断绝郑成功,张煌言等人所部与沿海各地居民的联系,从而达到切断郑军物质供给的途径,使得郑成功,张煌言等人不攻自破之目的。然而,此目的并未达成,反而迫使郑成功走上自力更生之路,收复台湾,而他的后人在开发台湾的宏伟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清廷的迁海政策加重了社会的闭塞性,人民的活动领域和地区都受到限制,给沿海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给清政府自身也带来了重重困难,然而对郑成功父子领导的郑军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威胁作用。在清朝大臣中主张进取台湾的人,如施琅,姚启圣等人都是迁海政策的反对者。

鲁王朱以海在1645年(顺治二年)七月出任监国以后,在东南沿海的抗清事业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651年(顺治八年),清军攻陷舟山,鲁监国在张名振等的军队护卫下移居金门,厦门,由于郑成功不承认监国政权,而在西南建立的永历朝廷基本上得到了包括郑成功在内地南明各方势力的一致拥护,1653年三月,朱以海也承认了永历帝的正统地位,派使者上疏提出退位归藩。永历帝为了维护朱明王朝对东南地区的影响,仍然让他保留监国的名义。但这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福建沿海的抗清势力基本上控制在郑成功手里,朱以海只是作为“寓公”寄居在郑成功势力范围之内。

1661年(顺治十八年)永历帝被清军俘获,明统告绝。东南沿海的一些忠于明室的文武官员又重新酝酿拥戴朱以海出面组织朝廷。但郑成功对此不感兴趣。次年(康熙元年)五月,郑成功突然去世。张煌言等人提出由鲁监国继统。当时,张在浙江濒海军中,还不知道郑成功病逝。八月间,张煌言得到郑成功在台湾去世消息,又曾经两次启奏鲁国主,奏疏中表达了他认为在永历朝廷覆灭后,当务之急是拥立朱以海为帝,借以存有明之正统,号召远近,致力于复兴事业。但,郑成功之子郑经对鲁监国态度冷淡更甚于其父郑成功。郑经掌权之后,停发了鲁监国的“宗禄”,使得鲁监国及其所属日常生活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什么即位做皇帝。张煌言残存的复明希望后来很快化为泡影。朱以海虽然正值中年,但身体欠佳,长期患有哮喘病,这年十一月十三日“中痰”去世,享年四十五岁。

鲁王病死后,张煌言对前途完全绝望。但他没有像其他一些官绅那样跟随郑氏移居台湾。复明既然已经完全没有希望,继续同清军作战也就没有意义。1664年(康熙三年)六月,张煌言下令解散自己部下的军队,只留下几个亲信居住于人迹罕至的悬山花岙,这是个距离舟山不远的孤岛。由于岛上不产粮食,需要经常前往舟山购买。清廷探听到张煌言藏身于附近海岛,派出兵丁潜伏在舟山的普陀,朱家尖一带,不久截获了张煌言的购粮船,顺藤摸瓜捉住了张煌言。张煌言被捕后,断然拒绝了清政府的招降。在被押解到宁波,杭州直至就义前,张煌言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壮丽诗篇。如:“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九月初七日,张煌言在杭州被杀。在南明为数众多的人物中,张煌言的地位并不显赫,然而在长达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中,他历尽艰难险阻而不屈,且处处以大局为重,是一位无可挑剔的高风亮节之人。(待续)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