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炉灶的变迁

高晓岚 (2024-10-24 07:46:27) 评论 (2)

我记事很早。大约两三岁的时候就有了早期的记忆。这其中就有我阿婆(奶奶)做饭的煤饼炉(那时候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初)。这种炉子不高,大约三四十厘米高。里面可以放两三个每个约10厘米左右高度的煤饼。这种煤饼又称蜂窝煤,中间打了很多孔。夹煤饼要用铁制的有着长长钳子臂的火钳。炉子上面可以放锅烧饭烧菜,最下方有约一个煤饼高的空间通气,前面有一个小口子,可以用蒲扇扇风生炉子,这个口子外面有一扇铁皮做的移动门,晚上关上可以封炉子(留一条很窄的缝隙,不能封得很严实,不然会熄火,要再生炉子是件很麻烦的事),节省煤饼。

那时候买煤饼是要凭票的。还要自己家的男丁借板车去煤饼供应站去拉煤,要到后来才有送煤到家的服务。煤饼是要节省着用的。碎了的煤饼和煤屑大人们就攒起来掺水(有的人家还会加点泥土)和成泥状然后用勺子在门口的空地上做媒球。这些煤球还可以用来烧火做饭,一点也不浪费。

这种煤饼煤球含硫量比较高,燃烧后会释放出二氧化硫,刺激我稚嫩的呼吸道,引起咳嗽甚至哮喘。我们那时没有单独的厨房。我和阿婆住的房间的一处角落里就放着煤炉。后来我们搬了家有了单独的厨房才好起来。

在弋矶山医院食堂外面经常有一堆锅炉烧剩的煤渣。时常有孩子们用铁钩子在里面挖,寻找还没烧尽的煤渣,放在篮子里带回家做成煤球来利用。

煤饼炉伴随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后来我家搬新家我继母因为怀念农村的大灶还让装修师傅特意搭了个烧柴禾的大灶,做出来的锅巴又香又脆很好吃。再后来我们用上了液化气罐。现在芜湖市的居民都用上管道天然气了。煤饼炉也就留在了我记忆的一个小角落里。我并不怀念它。

评论 (2)

高晓岚

感谢留言。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或多或少都有煤炉的影子。那天想起就顺手写了。煤炉不是个好东西,但在那个时代要生火做饭却又离不了它。万幸我们现在都不用再和煤炉打交道了。不知现在的中国在乡下或小城市里还有没有人在用煤炉。

BeagleDog

我老家大连是有管道煤气的,日据时代留下的。不过1945年前大部分中国人居住的大杂院是没有煤气的。这些区域一直都没有煤气,直到有液化罐后,一些人家开始想法搞到液化罐,来解决烧饭的问题。我出生时,我家是住在日式房子里。而且文革前冬季取暖是由后面单位提供。到了文革,后面的单位不再提供冬季取暖,我们只好用煤炉子取暖。那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煤。那时候不知是否已有蜂窝煤,我们主要是用煤球。煤球易燃,但是很快燃尽。记得也有自己拖过煤坯。后来全家下乡插队,就烧上了乡下的大锅。回城后又借住在大杂院里,那时候才用上蜂窝煤做饭。直到78年才又搬到有管道煤气的日式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