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翻译孙宁谈英语学习方法

凡间一尘 (2024-04-28 17:43:07) 评论 (1)

首席翻译孙宁谈英语学习方法

[西地球] 西地球2017-02-21 09:14:24
                
                
                
                
                
                
如今在翻译界,孙宁和张璐可以说是众多小伙伴们心中的男神和女神。
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学英语的呢?小编看到孙宁的这份“法宝”简直迫不及待跟小伙伴们分享!看完后小编很是感慨,原来我们大多数人学英语学不好不是因为没有天赋,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不够“笨”哪!
不说了,男神的秘诀默默收藏了~
1981年在南京出生的孙宁, 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 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
学好英语,这三种“笨”方法必不可少!
 1
听录音
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来听,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
2
抄句型
我学3L时(look, listen and learn),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
3
默读
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
                
                
                
                
                
                
除了踏实自学,还要随时反省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没见过。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但我没有放弃,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语速快,就“抓大放小”。很快,我就学进去了。
我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恰巧这时中央台要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
 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不轻易示人的珍藏。
如何练习听力?
听力是检验英语基本功的重要标尺:词汇量不大、语法不扎实、语感不强、背景知识不够,都会影响到听。我提供两个练习思路。
 1
听写
在北外前两年每周都要考听写:一篇短文,慢速听两遍要求全记下来, 包括标点符号也要根据语法知识补上,这样理解、拼写都考到了,一举两得。难一点的是五分钟常速新闻,不管听多少遍,只要一小时整理出一篇播音员可以照着念的文字稿,要求一字不差。
2
泛听
广播除BBC、VOA外,CRI也可以听;电视有BBC、CNN、CCTV-9。开始可以捡感兴趣的听,以理解为目的,听时不妨随手写下好的和陌生的表达法,供事后记忆或查证。听前不要看文字稿,否则效果会打折扣。
                
                
                
                
                
                
如何练习口语
 进入北外学习英语专业后,从与他人的横向比较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笔头比较强,基本功扎实。但口语差、不爱表达是我的两大弱点。痛定思痛,我决定改弦更张。
 1
恶补语音
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在小花园里一个人苦练:一年后果然见成效,开始陆续有人夸我语音好了。
大二时,系里专门办了语音班。中国教授负责讲理论、演示英音,另请了位美国诗人演示美音。两人演示一丝不苟,带我们一个一个音标地过。每个人都要过关,课下每句话还要念五十遍,务求和课上的演示分毫不差。这是天底下最“笨”的办法,却在短短一学期后却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点滴积累终于引发了质的改变。
2
言之有物
讲话时不再满足于想象中的“地道”,而是力求清楚;要求自己说话不追求所谓的“流利”,而要言之有物。
 再有就是尽量创造“用”——而不仅仅是“说”——英语的环境。我们常见比赛选手在台上滔滔不绝,其实只消把他们的话翻成中文,就可见其内容的贫乏、逻辑的勉强。这里面固然有英语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但是不是也因为说中文时是“说话”,而一到英语就当是“表演”的缘故呢?真实环境下的英语对话——真正用英语说清楚一件事、讲明白一个观点——可以避免这一点,做到语言与时俱进、内容求真务实。
                
                
                
                
                
                
如何练习写作
英文写作有几个误区:喜欢用大词,用很“拽”的句式,追求形式(对仗、押韵),而忽略内容(有没有内容,有没有逻辑?)。再就是写作课过时的教法:按叙述、描写、论辩,因果、比较、时序分类教,以及GRE、TOEFL、四六级考试评分标准造成的“新八股”。
如何摆脱这些误区?
 1
要多看
看各种类型的文章:小说、散文、新闻、信牍、社评、论文。
2
要多想
要多想,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道理?换种表达,效果会不会打折扣?慢慢培养出对文章的辨识力。还要注意不迷信大家、古人,要以有效交流为检验好文章的唯一标准。
3
要多写
要多写,哪怕是为写而写。读书笔记、日记、邮件——甚至情书——都可以尝试。
写的时候目的要明确。写好之后过段时间再看,按英文逻辑通读几遍,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没有意义的大话、莫名其妙的比喻。不妨读出声来,看拗不拗口、顺不顺畅;可以读给没看过文章的人听,看好不好懂。
                
                
                
                
                
                
如何练习阅读
不妨多读读Longman、Oxford的学生词典,只靠两千常用字就解释清楚几乎所有的英文词,是何种功夫!
刚上大学时,老师总是讲名著简写本要读满二十本。这样做,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我以亲身经历担保,这绝对是好办法。读时不要选择生词多的,老查字典会影响情绪;找那些生词少或不影响理解的,一口气读下来,收获就在不经意的顺畅阅读中。
大量阅读固然可以扩大词汇量,但这里的目的是理解和培养语感,不要“心有旁骛”,以致减损阅读本身给我们的快感。
 除了名著简写本,语言简易的原版小说也是不错的选择,像The Adventures ofSherlock Holmes、Love Story、The Bridges of the Madison County等。
 精读也少不了。只是有一点:现在一般教材都喜欢选所谓的“时文”。学鲜活的、用得着的英语,作为一条原则我不反对。而且少数报纸、杂志的文章或充满洞见或嬉笑怒骂,确实值得读,如美国的The New Yorker,又如我的最爱、英国的The Economist。但“时髦”的另一面是未经时间检验,作学语言的范本未必合适。
哪些词典比较好
从小到大用过十数种字典,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本。
先说案头字典,若要例句多,不妨选Collins或剑桥系列;若要释义精,莫过The Concise OxfordDictionary。大一点的有上海译文的《英汉大词典》及其补编和商务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字典要多查,不能苛求每人都像一位师兄讲的那样,“把字典当作枕边书,睡前必读”,但至少要抵制住电子词典的诱惑,以免欲速不达。

评论 (1)

xy_731

精彩的文章!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