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的境界(上)

凡间一尘 (2024-11-05 21:16:27) 评论 (0)

今天这一课讲得比较深一些。这个“深”不是让你们马上达到它,只是为了增长你们的见识,给你们一个修行上的终极方向,知道自己最终可以达到什么,可以向什么学习,或者在内在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类似体验。这个东西就是最玄的,所谓的道之境界。

其实,道是没有办法被真正理解或者完全用语言准确描述的,我们只能大概从某个角度或一些共同的体验去理解之。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是超越语言、超越心智的。

事实上,当一个人在描述“道”的时候,并不在最终极的超越状态,他必须让意识下降。当然,这个下降的意识也是一个超越的意识——超越平常意识、超越二元性的意识。但他在讲道的时候已经“下降”了,因为道是连超越都超越。比如:我讲道,是相对于非道来讲;我讲“一”,是相对二元性、非“一”来讲。但是在道里面,“一”和非“一”、一元和二元都是“一”,都是完全统一的。所以当一个人去讲道,他就已经站在一个相对的层面。你想超越,其实已经是相对的。

我们说终极实相,它连超越都超越,完全没有“超越”的概念了。所以,它超越心智,心智没有办法理解。当你达到终极实相,你会发现所有语言都无法将其描述或者理解,它没有概念,你只能体验。我们认识终极真相,不是通过语言,不是通过理解,而是成为它。认识真理的唯一方式即是成为真理,与之合一,然后你就真正懂得什么是真理。

当然,我们要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必须通过实证。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去实证、去检验真理是否如书本上所说,是超越名相或者包容一切的,所有东西都是统一的。我们必须实证有这样一个一元性的东西存在。

要实证,我们就必须了解实证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或者状态。虽然每一个宗教、每一个门派都会有一些实证的经验或者描述,但深入研究后你会发现它们都一样,都非常相似。也许它们的起点完全不同,就像不同的河流来自于不同的山谷、不同的地域,但是最终流向的却是同一个地方——大海。所以当一个人实证的时候,他就融入了大海。无论他曾经是以哪一种方式、哪一条道路或从哪一条河流而来,只要抵达大海,所有道路都变成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曾经的差别性全部消失。

如果你学佛达到了证悟,你就超越了佛教,你看道教的书也是一样的;学道达到终极、达到道,你就超越了道教,亦认识了佛教、基督教或者印度教,都是一样的。所以真正的道是超越宗教的。宗教只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方便、一个形式。如果我们执着于宗教,把宗教当成真理,那就很容易变成一种执着,即“法执”。

最终,连法执我们也是要打破的。就像拐杖,它可以帮助我们顺利登上陡峭的山峰,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抛弃它。我们不可能永远带着拐杖,一旦我们达到平坦的大道,就不再需要它了。就像渡河,法、宗教就是一艘船,当我们渡到彼岸,就不可能再背着这条船,它没有用了。

所以,当一个人达到实相,方法就不需要了,因为他本身已经自然,跟自然学习足矣。所谓“自然”并不特指大自然或者天道,在人类世界也一样自然。我们觉得人类世界不自然,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达到自然,所以看到的人类世界就是扭曲的。当我们自然了,我们生活在人类世界也还是可以向人学习的。

天道和人道是一样的,但是你必须首先认识天道。如果连天道、天道的自然都不认识就想理解人道,那也是很难的,因为天道是总的方向与规则。我们把握好总的规则,那这些人世间的规则——人与人之间的善恶、关系、处世之道等等——都是可以和天道保持一致的。所以,一个人之所以出问题,正是因为违背天道;违背天道,他就会受惩罚,就会受苦受难。总而言之,其实就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关于开悟和证悟,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开悟是认识了天之道。所谓“天之道”即认识终极的真理、真相,极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等。“开悟”一词源于佛法,讲的是认识到宇宙的终极真相——空性,认识到世界就是一个缘起。所谓“缘起”即从空性里面自然而然产生的,它没有一个创造者,如同心血来潮一样,突然就发生了。

当我们去解释世界如何诞生的时候,神话故事里通常将其描述为:在无限的海洋里面,最初什么都不存在,突然有一天海洋起了风浪,此即创世的开始。风浪引起了海洋表面的运动,创造了无数灵魂,紧接着灵魂开始从海洋中分离,进入到幻相世界体验。

但实际上,所有的水滴都在海洋里面,从来就没有分离过。幻相毕竟是幻相,它只是制造了一个错觉——你好像跟源头分离了,你好像跟海洋分离了。其实在本质上你从未分离过,是幻相让你觉得分离。所以,这也是一种极致的生命观:我们跟源头没有分离,我们永远都活在一体性里。

人与人之间从未真正的分离,那我们为何因分离而受苦?正是因为我们认同了这个幻相,没有意识到在生命的深处、在海洋里所有的灵魂都是相互连接的。你所需要的一切——富足、爱、喜乐等等——全部都在这里面。然而,由于你活在幻相里,你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孤零零的个体,由此产生了缺失感,所以你总是不停地从幻相世界、从外在去索取、去追求。但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幻相的东西不可能带来永久性的满足。

人的迷失正是从向外寻求开始的。即使你经历了几千年上万年,不断求索,即使你累世探索这个世界,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国家,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走了一遍,你还是不会满足的。也许你觉得到时候就会满足,这只是你的想象,你不可能从幻相当中获得真正的满足——就类似于在梦里你梦见自己做了一顿大餐,吃得很美味,但是你肚子还是饿。

证悟和开悟还是不太一样的。“开悟”是你已经认识到终极的真相——空性、缘起性空,认识到你的生命是存在于一体性当中的,没有与海洋分离,你的本性就在海洋里面。当你认识到这个终极真理,或者你已经认出——这个认出不只是看书明白了这个道理,而是在内心真的认出它——那你就开悟了。

一个人开悟了,他就知道自己所寻找的方向是向内的。他只要不断向内在本性(我们可称其为“光明”“空性”,或一种没有任何痛苦恐惧的状态、中的状态)回归,就代表他已经懂得怎么修行;反之,如果继续在向外找,他就依然不懂得怎么修行。因此,一个人一旦开悟,他就已经懂得怎么修行。

如果你发现有些人自称开悟,却不懂怎么修行,说明他不是真的开悟。如果他真的开悟了,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指导也知道怎么修,因为他不仅在道理上完全明白,同时也瞥见了内在的自性。也就是说,道理上的明白与瞥见自性是同时发生的。

我碰到过一些人,自称开悟,却又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修,这就是一个天大的自欺。既然开悟,又怎么会不知道怎么修?既然明白自性就在你的内在,又怎么会不明白如何向内走?你一定会明白的。因为你开悟了,一定见到了那个东西。

“证悟”的意思是你不仅仅懂得了最极致的宇宙观、世界观以及生命观,同时你也能够把这种极致的道理、智慧带到生活、带到幻相世界里,与之完全融为一体,没有分别。换句话说,在世间人事当中、在你的平凡生命当中,你活出了真相,重新把世俗的生活与行而上的道、真理融为一体,此为“证悟”,亦称“得道”。

所以,得道和开悟不太一样。开悟你只是懂得了终极的东西,却无法将其运用之。如果无法让终极真理来指导你的具体生活,那就不够圆满,你就只是一个孤立于“一”的世界的孤独的存在。但是二元世界其实也是“一”,你把“一”和二元分裂来看就是不圆满。也就是说,天之道和人之道没有统一,就不圆满。

佛法为什么分小乘和大乘?道理就在这里。小乘的修行就是去追求一个终极的东西。但是由于它没有跟相对性的世界重新统一,于是就孤立了。这就是小乘,他觉得达到“一”就是解脱了,其它不用再管,不用再回到世间。其实他没有认识到二元性就在“一”里面,万法也是在“一”里面,所有的二元性或者多元性跟“一”都是统一的,所谓的“不统一”只是概念上的分法而已。所以,当你真正达到大乘的开悟或者证悟时,你就会明白它们是统一的。

《心经》讲的就是大乘的证悟和解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果你只是明白了空,却不真正明白空就在色里面,就不圆满;只有当你认识到空和色并不是相对的两个东西时,你才是证得圆满,亦称“证悟”——大乘的见道。

小乘只是进到空里面,并没有完全摆脱对法的执着,因为小乘的修行来自于“苦集灭道”这四个最初的佛陀的教法。小乘以为把苦与烦恼灭掉了即可得道,但是在大乘里其实连道都没有办法获得。因为道不是一个能获得的东西,其本质就是空性。既然是空性,你又能获得什么呢?你连自己都不存在,到底又是谁在获得道呢?所以,没有人在获得道,道本就如此,道本来就在这里,无需去获得。你也不是通过灭掉烦恼才得道的;有烦恼时,道也是存在的。

真正的见道不仅是看到终极的实相不存在一物,即空性,而且同时看到万法本来就是道,所有的生灭就是道。生灭即不生灭,为什么呢?因为生灭的本体就是不生灭的东西,它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看到这个真相就是真正的证悟。

在佛法的证悟里,首先要达到小乘的“人空”,即去掉我执,达到心的寂灭,继而达到人空;其次,再把法空掉,对法的执着也去掉,这样就达到人法两空。只有当你达到人法两空,达到一个最自然的状态,即没有任何的“我”存在,也没有任何的法存在的状态,此时出现的才是真正的本性、真正的道。

如果你达到人空,觉得那个境界就是涅槃,其实这是一个假的境界,不是真的涅槃。真正的涅槃是连涅槃相都没有,是绝对的空性。当我们还有个涅槃的相的时候,其实依然是在法里。因为涅槃是相对于轮回而存在,当轮回都不存在,涅槃也不存在的。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破掉对法的执着,从而达到真正的见道。所以道绝对不是一个概念,绝对不是从相对性的事物中诞生的,它超越了相对性。

我们看佛法讲内证,它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呢?除了“人空”和“法空”以外,它必须要达到心的解脱。《心经》就是讲解脱的,破掉五蕴——“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种境界就是你破掉五阴八识以后所达到的境界——三摩地。然后,在三摩地里你产生了一个觉悟——“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无明这个东西。

我们认为我们处在无明当中,其实如果达到本性的状态,就会发现无明根本就不存在。既然无明不存在,意味着贪嗔痴也不存在,因为贪嗔痴是从无明来的;既然没有贪嗔痴,那也不存在所谓的轮回。由此可见,轮回是一个假象。所以在证悟、在光明的世界里,它是没有任何黑暗的。没有黑暗,也就意味着所谓的“生老病死”也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假象,我们的生命没有这个过程。既然没有生老病死,当然也没有轮回。轮回是在幻相里面才有的,实相里不存在轮回。

一旦你认出你的本性完全是圆满的,完全是没有贪嗔痴的,那你的心不就解脱了吗?你就知道所谓的“贪嗔痴”、所谓人性的弱点其实是在幻相里面,你的个性、你的性格完全是个角色,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你。然而,你活在幻相里,就会认同你的角色、认同你的个性,然后你就会说:“我要努力改变自己。”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真正的自己,所以你才说要改变;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就根本不需要改变。

你仅仅是个角色,为什么要改变角色呢?角色是注定的,一个人今生要扮演什么角色是注定的,无需对抗角色。无论角色是好还是坏都一样,没有什么分别。你在舞台上扮演一个好人和坏人有什么分别吗?他不能代替真正的你。但是如果你过度认同这个舞台上的角色,你可能就会觉得这个角色不喜欢,会考虑应该怎样做才会更好,这样你就得受苦。因为你在改变自然的东西,你在试图跟幻相对抗。

我们要达到心的解脱的境界,心必须与六根、六尘脱离,而现在它是与六根、六尘粘附在一起的。所谓“粘附”即外在情境一动,我们的心就跟着动;或者说与六根所带来的知觉有很大关系——你看到什么东西就会带给你什么样的心境,你的心跟眼识是相连的;你听到一些喜欢或者讨厌的东西,心马上就跟着改变,你的心跟耳识也是相连的。

但如果有一天你的心能够脱离六根和六尘,那就不受影响,同时也不会再起粘附的作用——六根不处在本能地追逐六尘的惯性当中。我们的六根已经习惯了追逐六尘——眼睛想看好看的,耳朵想听好听的,嘴巴想吃好吃的,这是一种惯性;一旦脱离,等于无欲无求,六根没有任何欲求,或者说看待所有的万法都是一样平等的,没有高低好坏之分。

既然没有好坏高低之分,他又怎么去生活呢?其实就靠觉性生活。当一个人的心能够脱离六根,他依然可以自然地生活。并不是说他完全不需要吃、不需要睡,只是他在需要吃的时候就去吃,不需要的时候就把感官关闭,这样他就能够自由地运用六根。譬如头脑,他需要用就用,不需要用就关起来。然而,在习气当中我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即使想关闭,它也停不下来,你是被它牵着走的。正因如此,你不自由,你的心就受苦——你受感官控制,没有办法超脱身体、超脱物质界的诱惑或者吸引。

但如果你证到本心就自由了,心可以脱离身体、脱离感官和意识,即“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庄子在《南华经》说过一句话:“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滑疑之耀”和“迥脱根尘”很像,即你的心非常自由,可以自由地脱落感官的控制、脱落身体。比如你内在有一些情绪、有一些情感、有一些恐惧,但是你的心能不能继续保持在如如不动的状态?如果你能感觉内在有个如如不动的东西,跟你体验到的这些情绪——恐惧或者担忧——完全是脱离的,那你就真正地做到了“脱粘内伏”“灵光独耀”。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心可以跟情绪脱离开来,你就真正没有恐惧了。即使身体有反应,但是心里面的灵光、元神是完全没有恐惧的。如果你没有脱离,情绪或思想一起来就马上认同之,与其粘连在一起,你就会认为我就是这个思想,我就是这个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自由呢?

所以真正要证悟,就要达到观自在菩萨的境界——“心无挂碍”,心永远没有挂碍任何一种东西。“无挂碍”并不意味着他碰到的永远都是好事情或让人愉悦的事情。“心无挂碍”是指无论碰到什么样的事情,他都可以脱离开,“脱粘”——不粘附在情境当中。即使碰到痛苦的事情,他也可以跟痛苦脱离开,这样他体验到的痛苦其实是很轻微的,或者说可以随时转化掉的。

但是如果你跟痛苦粘得很紧,就会难以脱离,你会一直沉浸在情绪当中,感觉情绪就是你的心。实际上,情绪不是你的心,你的心是灵光,没有任何痛苦,没有任何情绪,如如不动。这种“如如不动”并不是一种“死”的状态,而是流动的。“心无挂碍”,但它还是流动的;“无有恐怖”,内心没有恐怖,没有担忧。

证悟的境界即是如此:心没有执着,活在自由自在之中,无论碰到好事还是坏事都可以脱离开。这个“自由自在的心”即我们所说的“道体”,本性就是道体的反映。道与万物在一起,却又不粘附于万物,它独来独往,独出独入。所以,认识了真心、本性也就认识了道。道没有内和外,你认识了内在的道、内在的本性,也就认识了那个外在的、无处不在的道。

那我们要如何通过训练来达到“脱粘内伏,耀发明性”,或者说“心无挂碍”,不为任何境界所牵绊、所粘附,永远自由自在的解脱状态呢?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真心是无所住的,它不固着在任何一个点、任何一个方向。当你发现你的意识、思维或者注意力的焦点在一个固定的点,你就要放开,要“无所住”。

你对一个东西不断专注下去就是固着,久了就成为限制。例如,你不断想一件事情,想来想去就把你固着了,陷在思维模式里面出不来。所以我们要“应无所住”,无论想什么都不要执着。你要把你所想的看作是暂时的想法,不去认同,不去认为这是一个定理或是一个绝对的东西。内在情绪亦是如此,不要固着在上面,让其流动,此为“无所住”。

当你对任何事情——内在或外在的一切发生——都无所住的时候,此时所升起的心就是真心。正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你无所住,所升起的心就是你的本性,它无所挂碍;如果你有所挂碍,所升起的心就是你个人的心,它是一种情感、一种心智,不是真心。要明白这个道理。

心必须要流动,它不是“死”的。心不流动,它一定会越来越固着、越来越设限。它可能被你的思想设限,比如你不断担忧、不断分别、不断评判,你就被那个思想限制;抑或你不断地沉浸于个人情绪、情感状态,它也会固着;抑或你一个人生活久了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喜欢跟人打交道,这也是一种固着、不流动。

一个达到证悟或者得道的人就像《庄子》所言,他在做事、施展才华的时候不会过度张扬,独处的时候也不会过度隐藏,他只是自然地去那里,然后自然地回来,对他来说一切都十分自然。有些人就是喜欢隐藏自己,但是一个得道的人不会这样。也许在你们的印象当中,一个人修行越高就越隐藏,其实不是的,他完全接受一切自然到来的东西。如果整个情境把他推上一个舞台,让他扮演一个号召万人、鼓舞大众的角色,他还是会去扮演角色;如果自然力量把他带到一个隐藏的状态、一个人的世界,他也会很享受,但他不会以隐藏为美德。对他来说,整个世界无论去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一种流动。

一个人的心流动的时候,无论去到哪里都很自然,他不会追求任何东西。所有来到他面前的东西,他都会接受、顺应之;完成了他就放下,再次流动,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会停留在过去。以上就是佛家的证悟。你们想知道证悟是什么境界,多念《心经》就明白了。

那道家怎么讲得道呢?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关于身心的转化过程;第二个层面,关于一种境界——心灵的境界。关于身心转化的部分,很多道家的修炼方法中都有提及;关于身心境界,描述最多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与庄子的《南华经》,说的是心性上的一种改变——逍遥、无为。

说到无为,其实佛家也一样讲无为。永嘉禅师《证道歌》的前两句就提到无为——“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你达到“绝学无为”,就是一个真正得道的人。“绝学”即不用学了。所谓不用学,不是不需要修道,而是不需要靠书本、靠知识来学道。因为你知道道不在外在,它是在心之内,所以修道不再需要书本的知识,此谓“绝学”。“无为”即不刻意作为,用道家的话来讲即不刻意地去顺其自然。并不是说学习天道就要去学顺其自然,其实连顺其自然都不需要学,因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的。

“不除妄想不求真”,一个人认识到“一”和“二”是统一的时候,真和假也是统一的时候,他就不需要除妄念,因为妄念也是不生不灭。得道的人没有对立感,所以他既不除妄想也不求真。所谓“真”就是当下即是,所以它不是一个远离你的东西。你若求真就在远离当下,它就已经不是真了。

佛法的《四十二章经》是最原始的一部佛经,它是最初佛陀讲道时的一部经。其中关于“证道”就讲了一个境界——“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达佛深理”即明白这是佛法讲的最高的一个法,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你从这个道理去深入理解“诸行无常”,便知这些无常的东西都不可追求,它不是永恒的。

“诸法无我”即诸法都没有自性,没有一个“我”。既然无我,你怎么可能去追求真呢?这里面就是矛盾的。你不可能达到任何东西,因为你没有“我”,你不可能用一个假的东西来达到一个真的东西。从这个道理深入你就明白:要达到实相、达到真,是靠无为,所以称为“无为法”。

你明白了佛法的道理、空性的道理、“人无我,法无我”的道理,就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心里面不想着这个道,但也不去造业。所谓“造业”即胡思乱想,妄想。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在那个状态下没有念头,也没有刻意要做什么。“非修非证”,这时候不是修也不是证。在这个状态下,慢慢地接近道的存在状态,它就是一种自然。所以“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在这个状态下你不需要经历任何阶段,当下即是。

所以,你说道很遥远,从修行的阶段来说它确实很遥远;但你说它很近,它确实也很近——只要放下所有的妄想、所有的作意,当下即道。不过,当你不懂得怎么认识道,当你在头脑里面、在心念里面去追求道的时候,你就觉得它特别遥远;当你放下心念、欲望、有所求时,你会发现道就在你心里,当下即是。所以,它是“不历诸位”。佛法里面讲修行要经历五十二阶,但是如果当下认出,你就可以立刻跳过这个过程,不需要经历那么多阶段,当下就达到道了。

由上可知,终极佛法的证悟跟道法是一样的,都是无为证道。也许“无为”的概念也是从道家引用过来的。最初的佛法没有“无为”这个概念,到了中国翻译出来就引用了道家的名词——“无为”。即在证悟的状态下没有任何作为,所有作为的东西都要放下,才能达到道。

接下来,再看道家讲道。从身体层面来讲,“宿疾并销,身轻心畅”。道家非常讲究修炼功夫,重视命功,所以它认为:一个人要达到道,首先必须转化身体,否则无法做到无为。比如,你坐在这里,没有办法安静下来,你肯定是有为的。所谓“有为”,即你会想办法让身体安定下来,若气脉不通就想办法将其打通,这就是有为。也就是说,之所以“有为”,正是因为身体不通,身体没有安顿下来;如果身体完全安顿了,那你就无为了,你就不用管它。

所以,要达到无为,首先要过身体这一关。身体都不轻松、很吃力,即使想要无为,身体也不让你无为。因为意识总是会被身体拉回到这个层面,以致于你无法超越身体。心亦如此,如果心有很多思想、很多杂念、很多心绪,你却要无为,怎么无为?你还得不停地观照它、释放它,这些就是有为。只有身心都通畅了、放下了,才是真正的无为。当你达到道,完全认识你的本性以后,就很简单了,即只要身心通畅,你就可以立即达到这种存在状态。

当我们达到道,首先“宿疾并销”——过去所有的疾病都会消失。这个疾病一种是身体上的,比如你过去不注意保养身体所带来的;另一种是心理上的,心理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堵塞、不通畅以及一些稠密能量的淤积,比如负面情绪的能量会导致身体不通畅、受阻。

此外,还有一种是先天疾病。先天的我们没有办法立即改变,但是也不意味着完全不可以改变。若要改变,必须改变基因。这意味着你要能够把你身体的细胞完全转化,才可以改变基因,这样先天的疾病也可以消失。不过,这挺难的,不是说刚开始证悟就可以达到。你看有些高僧大德最后还是生病了,没有办法。如果你要达到不生病,除非把肉身的细胞、基因全部转化。如果不能转化基因,至少可以转化什么呢?五脏六腑是可以转化的。“宿疾并销”主要讲的是肉体和五脏六腑的转化,疾病会慢慢消除。

如果你的身体没有太大的疾病,你的四大就会非常平衡,阴阳也会平衡。这种状态会让你有一种身轻心畅的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心很通畅,没有堵、郁闷的感觉,人很畅快。

“停心在内,神静气安”。“停心在内”代表心已经完全不再向外欲求。当你想要获得外在的某些东西时,其实你的心已经不在内在,它是向外的。比如你想得到一样东西,你的心已经在那个东西上面。我们说人在这个欲望的世界很多时候没有心,是一具行尸走肉,为什么?正是因为他的心是向外走的,比如他想追求一笔财富,心心念念记的就是那个东西,此时他的心已经不在内了,向外走了,这就好比行尸走肉,没有心在内。

但是,一旦得道,你就不再向外欲求,就无欲无求。那既然无欲无求,你又怎么生活呢?它会自然到来,你所需要的东西在道的法则中会自然分配给你。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得道了就根本不用再去追求任何东西,它会自然到来。换句话说,需要什么就来什么,就那么简单,因为道就是自然发生的。

当你去欲求的时候反而是不自然,你会很辛苦,因为你的心是向外走的。特别是追求那些超过你能力又很无常的东西时,你就不得不经受这个过程的受苦。当你无欲无求了,则会“停心在内,神静气安”——神永远很宁静、很清明,气息也会很安宁。所以“四大适然”,内在的四大——土、水、火、风——就很舒适,没有任何的紊乱或者冲突。

“六情沉寂”,喜怒哀乐、爱恶这些都很沉寂,内在没有情绪,完全“抱一守中”。所谓“抱一”即你活在一体性、合一之中,身心都合一,没有分裂。如果你的身体在这里,心却想象着未来的某个想要欲求的东西,就代表身心分离、分裂。但是你得道后,就“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心里非常笃定。这种“安”不是一时的平安,而是一种泰然自若的笃定。“喜悦日新”,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是越来越喜、越来越快乐。这就是道家的得道。

事实上,佛家讲得道、证悟,也讲喜,不是那么严肃的。我们以为宗教很严肃,其实真正得道的人没有这种概念。佛法中提到真正证悟的人有一个共同点,或者说我们讲一个菩萨是什么样子的?慈悲喜舍。所谓慈悲,即有大爱,对生命的大爱,也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你跟他也许没有任何亲友关系,既不是朋友也不是亲戚,但他还是可以给你很多帮助,不会因为你跟他没有缘分而不帮助你,他对生命都是同等看待,不会有分别,此为“无缘大慈”。像我们世俗人只会对身边人好,对其他人都很防备、很警戒,这就是没有大慈。“同体大悲”,认识到生命都是一体的,就是一种悲心,悲悯之心。

“慈悲喜舍”里的“喜”很重要,如果你得道却不欢喜,就不是真的得道。当然这个“喜”不是整天笑呵呵的那种喜,不是情绪上的喜,而是内在的喜。所以我们不能投射一个得道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过去有个人来找我,他觉得我应该长得圆圆胖胖的,整天笑眯眯的,我一想这不是弥勒佛吗?所以这不能投射。

真正的喜不是外在的体现,而是内在的一种心境,是一种欢喜。即我们所说的无所挂碍、无忧无虑,心永远处在流动当中,不执着,“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的一种状态,没有痛苦,没有恐惧,也没有太多的烦恼,这才是真正的喜。“舍”就是不执着,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能放得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同等看待。真正的“舍”能够放下世间的执着。这就是“慈悲喜舍”的四个特质。

https://xssy2024.com/2024/10/30/950/
Yachak 讲堂|得道的境界(上) – Vol.05.5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