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天生一炁

凡间一尘 (2024-11-05 21:52:43) 评论 (0)

这节课讲一下呼吸。呼吸对于修命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不代表我们需要刻意地去训练呼吸。有一些法门是刻意的,比如说刻意地深呼吸,刻意地用力吸气和呼气,刻意地闭气,这在道家的一些养生术里或者瑜伽的呼吸法里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我告诉你们的这个呼吸法是很简单的,它不需要你去刻意地、有为地呼吸,因为当你刻意地、有为地去训练呼吸,虽然对你的身体在某个阶段是有好处的,比如通过深呼吸可以把你身体内的浊气排出来,通过拉长呼吸可以增强你的心肺活力,但是它只能帮助你的身体,但不能帮助你达到更高的命功的境界。

所谓更高的境界,是指我们一定要找到的天生一炁。要找到它,首先得理解呼吸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身体需要氧气,而是这个气里面包含了三层:第一层是空气;第二层是精气;第三层才是天生一炁,或者叫元炁。我们修命功,其实也是一种内功,靠的就是元炁。也就是说元炁是气最核心、最精华、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还有在虚空当中不断流转的一种阴阳之气。比如到了这个时节,我们经常感觉到一种阴凉的气,它不完全是空气,它也包含了阴气。还有我们在太阳底下呼吸就能感觉到的一种阳气,这都不属于空气,是比空气更加精微的一种精气。

阴阳之气对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元炁、天生一炁。所谓的“天生一炁”是本来就有的。上天本来就具备炁,它是创造万物的最原始的元炁,所以叫天生一炁。在万物创造之前,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那个混沌的状态我们叫做“一”。在混沌里面慢慢地分化成阴阳,就有了阴阳之气。我们看八卦,它就是一种阴阳的循环。而《易经》其实也是从一到二到三到万物这样一个规律分化演变而来的,我们从这种分化和演变当中能找到万事万物的规律。《易经》为什么能够预测,就是因为它找到了最核心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是从阴阳开始,相互结合、相互演变而形成的。

我们看事情也是一样的,好事里面往往包含着坏的一面,坏事也包含着好的一面,这就是福祸相依。当我们明白天地都是阴阳衍生出来的,就能够理解所有的事物都包含着二元性对立,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所以古人非常有智慧,通过研究天地的运作,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再把这种规律总结成易经、八卦,还有阴阳学、相术等等。所以我们说“道术”,是先有道才有术。这个“道”就是“一”,道生一。当然“道”只是一个名称,而“一”其实已经包含在道里,包含在无形无相的混沌里了。我们说“道”,说“一”,只是一个名称,但“一”确实是依赖道而演变出来的。

学习命功、学习呼吸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就是要找到生命当中的规律。所谓生命当中的规律跟我们的呼吸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呼吸,生命就结束了。所以呼吸里面包含着至高的原理——从一到二到三。看我们的呼吸有吸有呼,有来回、进出、来回如此循环的规律,这其实就是阴阳的变化。

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好呼吸,就是在把握阴阳。把握阴阳的目的又是什么?遵循阴阳之道。因为呼吸代表生命力,遵循阴阳之道就是让生命力回到阴阳的自然循环当中。当呼吸符合阴阳的变化规律,就代表我们的生命力是循环不止、生生不息的,那就符合自然。当我们的呼吸符合自然,身体也会慢慢地恢复到自然平衡的状态。当身心都符合这种自然平衡,它就符合“一”。因为当阴和阳不断地循环,就会慢慢地融为“一”,这叫阴和阳的结合,从太极到无极的转变。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呼吸是符合自然的吗?其实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平常的呼吸,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很少有特别平衡的状态。所谓平衡就是你能感觉到呼吸非常的顺遂、绵长、轻微,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它才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在变化。

但是当我们的头脑特别活跃时,呼吸就变得急促了;当身体有不通时,呼吸就会不顺畅;或者当我们做梦时,呼吸会非常粗浊。还有的人在做梦当中有时候也会打鼾。他为什么会打鼾?因为他的呼吸会配合这个梦境且出现了非常紊乱的情况,导致他没有办法很自然地呼吸,这时候他只能同时用嘴巴呼吸,于是打鼾。通过这个现象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呼吸非常的轻柔,非常的细腻,很绵长,没有卡顿或者时长时短的现象,就代表这个人的身体非常健康,也就是符合自然。

再来观察一下打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刚开始我们的呼吸是比较有声的,能感觉到有风在不断地进出,这叫有声。但是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呼吸慢慢地就变得很轻微,没有了风的感觉,若有若无。当感觉到气息若有若无,便明白这就是非常自然的状态,没有任何的费力感,而且不需要控制。

当我们达到非常“止”的状态,会感觉到呼吸好像也停住了,像没有了呼吸似的。这个状态代表我们所需要呼吸的空气非常少,大脑不需要那么多的氧气。这时候有没有呼吸呢?其实这时候已经变成了另一种呼吸——已经开始接近阴阳的呼吸。所以当气息变得若有若无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接近阴阳的呼吸,或者叫内呼吸。

内呼吸的特质是非常的轻微,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你能感觉到当处在这种呼吸中,你的身体会立刻产生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当你的呼吸到达很轻柔的状态,你能感觉到整个身体都变得非常轻盈、放松、自然、平衡。身心一体,道理就在这里。当呼吸变得非常精微,整个身心状态也一定会变得非常轻盈、轻安,非常舒适。反过来如果你的心理状态变得非常宁静,能够非常地安住,那么你的呼吸也一定是非常轻微的。

要从自然的呼吸转换到这种精微的呼吸,一是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地将呼吸调整到那样一个状态。但我们是否需要刻意地训练它呢?刚上座的时候并不需要,因为当你刚坐下来时,身体是在调整当中的,你必须要让它慢慢地安住下来。当它达到一定阶段时,你可以有意识地去观察一下呼吸,它会来到一个临界点,这时候才是可以主动调整它的时机。

比如你的身体已经安住一段时间了,但还是感觉到整个状态不够自然、放松,那就先调整你的呼吸。首先观察呼吸状态,它是否可以变得更加精微呢?当你去观察它的时候,就是在调整它,把呼吸调整得更加精微。你一定要让它更加的绵长,但又不能太过用力,要非常自然地让它绵长,让它变得更加精细,这就是你们可以做到的第一个阶段。为什么说是第一个阶段?因为在调整呼吸的时候,你们可以达到“止”,就是身心都非常宁静的状态。

现在我要讲第二个阶段,当你们能非常熟练地达到止的状态,就可以尝试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你有意识地将精微之气更大量地通过呼吸带入身体气场当中。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那么多气带入气场,而且它会带来巨大的身体压力。首先我们要理解,要能够在较为止定的状态持续很长时间,靠的就是气,就是能量。如果能量不足,就算能够暂时入定,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很快你就会感觉到累。虽然你的心想安住在那个状态,但是身体不支持。只有当你的气、能量非常饱和的时候,才不需要非常努力地安住在那个状态,而是自然而然地达到那个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要在第二个阶段加强呼吸的原因。

有一个方法是大家可以尝试的。首先得把外呼吸的通道关闭掉一部分。怎么关闭呢?用舌头顶住上颚,用舌背贴住牙齿。大家做这个动作时是否感觉到呼吸的通道被阻断了一部分?就是这个状态。然后你们还要尝试在这个状态下能否呼吸。如果能够呼吸,此时呼吸的就是精气,就是能量。这时候你的外呼吸,即鼻孔的通道还是有一些气的,并不是完全关闭的。但因为你做了这样一个动作,封住了一部分的通道,你才能够进入内呼吸状态。

所谓内呼吸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气的第二层,这是一个非常主动的呼吸。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用最外层的呼吸,只有在非常静的时候,才能够偶尔接触到第二层呼吸。但是当用舌头把呼吸通道封住,再去呼吸,这时候会感觉气非常的充实,这就是我们说的内呼吸。要注意的是,一旦你做了这个动作就不能够轻易地放下来,因为一放下来气就断了。但是你会发现随着你不断地呼吸,你会首先感觉到整个胸口的气压增大。怎么办?这时候你要懂得遵循自然,找到阴阳的规律。

你会发现气息也有阴阳的变化。比如当你吸的时候,是一个阳的状态,不断地提升你的气息。但是当它被吸入身体的时候,你要放开它,不用呼气,只要放开它就好。一旦放开,这个气就会转到阴的状态。在阴的状态,它会融入到你的身体气脉当中。此时你要等待阳的状态再次升起。你会发现它有一个规律——呼吸会自动地发生。你们要记住它是自动的,不是你能够操控的,所以不需要刻意地去操控,你只要跟随它就可以了。一旦找到它循环的规律,就跟随它,这就是观息法门——观气息的法门。

还有随息,指跟随气息的阴阳变化和起伏。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能够刻意地去助长它,也不能够刻意地压它,这会导致你断气,漏气。所以在这一点上你必须要非常地平衡,在这个阶段,你的整个注意力都应该在呼吸上。如果注意力没有放在呼吸上,气就会断,就无法在这个状态坚持下去。

一旦我们打开这个呼吸的玄关,就有无穷的能量供我们使用,它会加快身体的精气神的修炼与合一。它在瑜伽里面是真正的生命呼吸,这种生命呼吸会把我们提升到越来越与梵合一的境界。

那么第三层是如何呼吸的呢?第三层其实是没有呼吸的,它叫胎息。当你的呼吸完全停住了,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都停住了,你就达到了胎息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面,你感觉只有腹部在呼吸,其他地方都没有呼吸。当然也不是没有,只是说你需要的第一层、第二层的呼吸已经非常少,你已经感觉不到或者偶尔才有一些感觉,这个状态我们叫做胎息——真正地呼吸元炁,修炼元炁。

进入胎息就是我们所说的修炼内丹,道家叫内丹,在佛法里叫性光,瑜伽里叫三摩地。在三摩地里面,基本上就是胎息的状态。我们说的“如如不动”其实就是指胎息——精气神没有任何往外泄露的状态,完全地凝固住。这个如如不动并不是死的,它还是会不断地变化,它在一个非常大的气场里非常微妙地运动着,你能感觉到它是非常充实饱满的,这就是炼气。

但如果我们的气不够,就没有办法炼气。怎么办?如果气不够的话,就先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呼吸里面补充气。在第一层和第二层补充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慢慢地感觉到胎息的出现,这就是内功的炼丹、结丹。结丹就是让我们能够真正地明心见性。

为什么它可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状态?首先在如如不动的胎息当中,我们的身心已经完全地寂止,没有任何作为,这时候自性就会自动地显现出来。当你体验到自动显现的空明的状态,它就是你的自性。并不是说炼气是直接达到自性的方法。为什么?因为自性是空性,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它。但是因为炼气,我们让身心完全寂止了,空性就呈现出来了。我们就明白原来生命最本质最核心的那一部分就是空性,就是我们的自性。

“空”并不是指我们坐得很静的时候,感觉到一种很空的虚空状态,这个不是真空。真正的自性的空是有光明的,我们能感觉到它有个核心不断地散发光明,但它是肉眼看不到的一种光明,这就是空明不二的状态。

当我们达到这个状态,就明白它没有变化,它不是一个因缘法。这个没有变化的,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它只能是我们的自性。如果它还在变化,那就是我们的气息。所以我们怎么判断,就从这一点来判断,如果还在增加或者减少的就是气息,如果当我们达到一个如如不动的寂灭的状态,没有变化了,就是自性。

整个命功的过程其实就是修能量、修气的过程。所以在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自己能够在能量的变化中保持平衡。

什么叫平衡?能量有阴和阳,阳的状态是我们感觉能量非常的充实饱满;阴的状态是非常的柔和流动。在这两种状态下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跟随它变化。有些人容易在这种变化当中迷失自己,想去体验这种变化,但是这样的话就没有一个平衡的中心。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中心在体验这个变化,但是又不刻意地去跟随它,这样我们才能达到那个如如不动的中心。

我们要守住的就是我们的神。“神”到底是什么?即是我们的觉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失去觉知,不能够太过着相于呼吸而忘了觉知,觉知是必须要保证的。但在保持觉知的同时,我们可以观照呼吸,这样次序就不会乱。带着觉知观照呼吸,不断地跟随气息达到心息相依。“心”即心念,它跟气息完全贴合在一起,仿佛气息到哪里,心念就跟到哪里,注意力就跟到哪里,但内在还是不动的。这个状态叫做平衡。

“知雄守雌,为天下溪”,雄和雌就是阳和阴。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阳,同时要守住阴——看护好它。比如,在打坐中意识非常清明的状态,叫做阳;意识变得不清明了,有一些昏沉、似睡非睡或者念头比较散乱,叫做阴。“为天下溪”,它就像溪水一样。溪水是怎么流动的?顺着地势不断地从高往低处流动。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自然的规律是如何变化的。从高往低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顺势,顺流;如果从低往高,就是逆流,并非自然之道。所以我们的呼吸一定要有这种感觉——顺流而非逆流。当找到这种顺流的感觉,阴和阳就会为我们所用,这叫做把握阴阳。想象当我们能够把握自然的阴阳,那个力量是多大啊,一旦能够跟天地的自然力量合一,那就是天人合一了,整个阴阳力量都可以成为你的力量的一部份。通过这种阴阳力量,不仅能够改变身心,还能够显化奇迹。

而在心理层面,它叫做“知白守黑”:“白”就是我们的善,“黑”就是我们的恶。“为天下势”,即天下的道理就是这样一个形势——认出善心,守护好恶念,不要让它发生作用,这叫知白守黑。知白守黑属于性功,性功和“知雄守雌”的命功是一样的道理,那个是天下溪,这个是天下势。我们要做人,要提高修养,就是知白守黑: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善,什么是道,这叫做知白;要克制住自己内在的黑暗的力量,那种无明、贪嗔痴,这叫守黑。所以我们如何性命双修?道理就在这里,其实就是黑和白,阴和阳,把握住这个足矣。

《道德经》也讲过,天地之间有一种炁,玄之又玄。这个炁是万物之始,在万物之前它已经存在了。顺着这个炁,我们就会达到无形无相的本体。它是一切创造的根源,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它不能够被理解,只能够被体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一旦获得这种力量,天地就得到这种清明和安宁的力量。作为修行者、求道者,我们的志向就是去获得这种天地的主宰力量,就是要成道。这是人可以达到的最高理想,可以实现的最高潜力。

通过一,即是炁,可以让我们回返到本体——那个终极的力量。这个炁存乎于天地之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若存”就是若有若无但绵绵不断。当呼吸打开了这个通道,我们就能够感觉天地的气息是绵绵不绝的。“用之不勤”指如果能够随顺自然的规律和阴阳的转化,我们使用这种气息是毫不费力的。

所以修道应该越修越自然,如果发现越修越费力,越修越刻意,那就不对了,那就不是天下溪了,那就是逆流。“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终极的真理,切莫着迷于技巧。很多修行人之所以失败,并不在于不精进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从至高的真理去修炼,修着修着就开始追求技巧和境界,所以始终不能达到道的自然、道的至简。

后面我还要给你们讲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命功上如何达到最纯粹的自然。今天讲的主要是在中间阶段你们需要学习的。所谓需要学习,一是你们可以去练习它,哪怕在生活当中也可以练习呼吸。你们很多人去上过葛印卡的内关禅修,它教你们的呼吸其实是第一层而不是第二层。所以很多参加过内观的学员来到这里,才明白原来那时候还是在第一层,而不是第二层。我们可以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慢慢地转化到第二层,这样离内观的核心就更近了。

“专气致柔”,当我们炼气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它是很柔的。为什么?因为气的频率越高就越柔。比如外呼吸是空气,有一种风的感觉,很凌厉;一旦到了内呼吸,就感觉特别的轻柔。我们就从柔的气息开始去找到这种状态。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告诉我们,炼气炼到非常柔的状态,就像婴儿在呼吸一样。我们观察婴儿的呼吸时,可能感觉不到他在呼吸,因为它太柔了。如果我们的呼吸能达到像婴儿的状态,首先会发生什么改变?我们的头脑变慢了,非常的慢。当头脑变慢,自性——我们的先天意识就出来了。先天意识就像婴儿一样,婴儿没有接受过任何世俗的教育,他还没有形成自我,要到四五岁才有一个自我出现。在四五岁之前,他就是天生的,也就是说他跟天地是完全一体的,所以婴儿的顶轮是打开的。随着他慢慢地有了自我,有了分别心,即后天意识——他被灌输了很多“这是可以做的,那是不可以做的,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他就有了分别意识,这时候就失去了先天的意识,形成了后天意识。

后天意识有一个中心,我们叫做意根。意根就是“我”的来源,比如我认为我怎么样,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个性。这个“我”不是真我,它是后天意识所形成的意根,叫做我执,它是假我、小我。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要打破后天意识、这个假我,回到先天,这叫“复归于婴儿”。

你会发现当没有头脑的分别意识,我们还是有觉性,它非常有智慧,能够辨别是非,但不是那种后天的分别。当我们站在先天意识,就不会有矛盾和冲突。为什么?因为它看事物是从最本质的角度出发,它能够看到真相,它能够看到两个对立面统一的点在哪里。

为什么我们学了很多东西,懂得很多道理,反而越来越矛盾,越来越小心谨慎?比如说我们看佛法讲了很多无明、贪嗔痴,于是一旦生起一个念头,我们就感觉非常恐惧。这到底是谁的错?是佛经错了吗?不是的,是我们的后天意识在分别、在抓取这个东西。所以真正的学习真理,不是用后天意识去学的。有些人错就错在试图用后天意识去抓取文字和概念,抓取得越多,头脑当中就有越多的观念相互冲突,所以就会对自己的无明有很多的评判和审视。这全因我们就没有站在一的角度、先天意识的角度去看它。

“一”是在二元性之上的。我们怎么能够站在二元性里面去看事物呢?二元性就是由阴阳创造的,只要站在二元性里面,就永远有冲突。比如说你坚持善,那么你恶的一面就跟它有冲突;你坚持恶,你善的一面就跟它有冲突,这样就无法认识天地之道了。天地之道是一体性,它是“一”,是非常完整的,而不是分裂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从“一”的角度去看待任何的真理。学到的东西也要从“一”的角度来整合它们,不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学得越多,越胆小怕死,越害怕做错事情,连踩死一只蚂蚁都担心自己是不是杀生。这没有必要。

从至高的第一义谛来说,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体的,没有谁被谁杀死,大家都在“一”里面。真正的生命是“一”,而不是这个形体。你可以杀死这个形体,但你不可能杀死生命。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

https://xssy2024.com/2024/10/30/942/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