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斯坦福十二拍 (之十)】

皮皮蝦 (2019-10-28 00:03:57) 评论 (0)

原标题:《巡礼斯坦福,探寻硅谷精神》

皮皮虾根据众多资料及个人经历体验撰写
 

[说明]本文经过编辑后的删节版在20187月的少年时《硅谷带动世界》一书中发表,原标题为《巡礼斯坦福,探寻硅谷精神》。该精简版又在其公众号"小多少年时"上发表。精简原因盖版面篇幅所限。现本虾在原文基础上增修了内容,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全文以连载的方式分十二期发表。最后一期的文末将列出参考资料。

 

第十拍

一代宗师福泽牛校硅谷

两位华裔名扬人工智能

 

轩尼诗

前文提到的轩尼诗 (John Hennessy) 1999年担任了斯坦福教务长,2000年10月上任斯坦福大学的第10任校长。在十二年的校长任期中,轩尼诗为斯坦福大学筹募到的资金将近170亿美元, 被认为是美国最有号召力的募捐者之一。

轩尼诗不但学术强,企业管理更强,最近刚加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任董事长。现在从事风投的A16Z的安德森 (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个金童Marc Andreesen) 称他是“硅谷的教父”。 

轩尼诗是2018年的图灵奖得主,他和加州大学伯克利计算机教授彼特森 (David Patterson) 共获此项殊荣。两人被认为是体系结构宗师,获奖名至实归。图灵奖是"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奖金为100万美元。这次两人获奖,双双将斯坦福和伯克利的图灵奖获奖人数加了一位。

彼特森近期也被收入Alphabet体系,两人由此会师谷歌。两位宗师合著的《计算机体系架构:量化研究方法》和《计算机组织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两本书,是体系结构的经典著作,美国各大学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两门课都用这两本书。其中,《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科学方法 , 汇总了他们对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的见解。这本书现在已经出到第六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俩的经典教材培养和指导了无数处理器设计的人才,堪称体系结构领域的圣经。

《计算机系统结构》这门课在80年代是由轩尼诗亲自讲授的,而那两本经典课本90年代才出,那时轩尼诗已去办公司了,课程就由一名讲师代讲了。

轩尼诗最伟大的才能之一,是能够将他的学术生涯与工业界结合,他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九十年代末,当时还不是斯坦福校长的轩尼诗和斯坦福电机系华人女教授孟怀萦共同创立了Atheros通信公司 (又一华人!)。轩尼诗说服了风险基金会投资,并任公司的董事长。公司在2004年上市。2011年,高通 (Qualcom) 以37亿美元收购了Atheros通信公司。

很多研究型大学不鼓励教授离开学校很长时间去创办公司,否则会影响教学,其他教授也会觉得不公平,院长们也不好厚此薄彼特别照顾他们。但是在斯坦福,学校对教授暂时离开学校去办公司非常宽容。斯坦福大学甚至允许教授们在上缴给学校一些公司收入后,免去教课的任务,专心搞科研和办公司。这一点又是斯坦福的过人之处。

而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轩尼诗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很有心得。在一次演讲中,他分享了这方面的独到见解。他总结了创新所需要的三类人:

一曰Visionaries (有远见的预言者)。这种人有一双神目能够看到某项技术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特别是硅谷最青睐的破坏性变革 (disruptive  revolution),从而可以一钻到底,想法降低新技术的使用门槛、降低成本、普及新技术。

二曰Explorers (探索者)。这种人一旦革命性技术出现后,会先行一步通过各种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可能的场景,而此时大家可能还没反应过来,都不清楚应用场景和机会在哪里。

三曰Uninhibited executors (无畏不羁的执行者)。这种人有极强的执行力和行政推动力,总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将愿景变成现实。

有这样的校长,又有这样的校园政策和氛围,创新性人才发生井喷就不奇怪了。


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李飞飞/吴恩达的猫

随着人工智能 (AI) 火爆,两位华裔科学家李飞飞 (Fei Fei Lee) 和吴恩达 (Andrew Ng) 也一起名扬四海了。

两人均在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 (AI Lab) 工作,李飞飞是AI Lab与视觉实验室负责人,吴恩达是AI Lab主任。两人同时又都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教授。

真正使两人名扬世界的,是他们创建的ImageNet。 ImageNet是一个计算机视觉系统识别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图像识别最大的数据库,拥有庞大的标注过的10亿张图片,工作非常浩繁。这一数据库被用于训练深度学习图片识别算法,ImageNet通过观看一周YouTube视频,自主学会识别哪些是关于猫的视频。这个案例为人工智能领域翻开崭新一页,深度学习与ImageNet也互相成全,互为造星者。作为世界上首次赋予机器“识别猫”这项技能的人,李吴两人被并誉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本虾猜测,以后科学史上不但有著名的"薛定谔的猫",而且还会有李飞飞吴恩达的猫。

李飞飞被认为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她的励志故事堪称硅谷华人的传奇。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16岁时李飞飞被父母带去了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上大学时她曾攒下钱为父母开了谋生的干洗店,周末回家她还要在店里帮忙干活。后来李飞飞去了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读AI专业博士,然后任教于UIUC,最终加入斯坦福。

2016年11月,李飞飞加盟谷歌,成为谷歌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后曾担任谷歌人工智能中国中心的总负责人。现已回斯坦福。

而出生在英国的香港后代吴恩达也在美国获得了优质的教育,他先后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并在斯坦福大学工作。 这四个大学刚好是全美计算机专业的前四位。

数年前吴恩达加入了谷歌开发团队XLab——这个团队已先后为谷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和谷歌眼镜两个知名项目。他还创建了谷歌深度学习研究团队Google Brain以及在线学习教育平台Coursera。 近年吴恩达曾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现已离开百度。   

前年本虾在一次大型会议上聆听了李飞飞的报告,印象很深。她将对自己新生婴儿的观察启发引入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设计中来,生动有趣。也许女性的细腻使之在科学上有不一样的思路和角度,正如众多移民、多种族杂居的硅谷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和灵感。这又应该是斯坦福和硅谷成功的配方之一。

丛乐

十月初,华人生物科技协会 (CBA) 的年会在北加州举行,会议演讲嘉宾之一是本虾请来的现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丛乐。他的职位看上去不高,只是助理教授,那是因为他太年轻,刚步入职场,按美国大学的规矩,起步时都是从低开始的。假以时日,他将会是大牌教授的。趁着现在还能请得动,赶快下手了。

丛乐何许人?这么说吧,大家都知道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华人教授张锋吧?他是当前最火的革命性突破性成果 (可以说是诺奖级别的) 基因编辑 CRISPR技术的发明人,而丛乐作为张锋的博士生,就是那篇惊世论文的第一作者和该技术的共同发明人。该论文发表于2013年的Science上,至今已经被引用超过15000次,是CRISPR基因编辑领域引用量最高的文章。这篇文章和其他几篇先后发表的文章一起,成为掀起CRISPR热潮的起点。后来丛乐又先后在重量级期刊ScienceNatureCell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很多相关论文,并且是此项技术的二十多项专利的共同持有者,因此引发出FDA批准的首次基因治疗临床实验之一。

丛乐的成就使他获奖无数,包括2017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评选出的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福布斯》杂志评选出的亚洲地区“30位30岁以下俊杰”,美国Donald and Delia Baxter基金会2019青年学者奖。他还入选了2019年度美国GEN杂志(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评选的“Top 10 Under 40”,是步了博士导师张锋的后尘 (张锋2018年也获得此获)。

认识丛乐是在今天夏天,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活动。因为都住在斯坦福小镇,他就搭我的车一同前往,回来时也一起回。路途遥远,来回一共用时约九个小时,因此有时间聊了许多。

作为外行,我很好奇地询问了丛乐关于CRISPR的基本概念及整个发明的缘由、过程和灵感。丛乐可以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事物讲明白,最有意思的是他讲到了这项技术起缘于一项很不起眼的关于酸奶的技术报告。那次,他的导师张锋恰好在国外的会议现场留意到了这个报告,并敏锐地意识到还没有人在真核细胞中应用过CRISPR系统,更没有人清晰地知道这个系统是否能用来基因编辑,于是马上通知了丛乐开辟这个充满未知的领域。

张锋是美国长大的华人,而丛乐是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我们不由自主地讨论起中美教育的对比来。丛乐拿张锋成长的经历做例子感叹美国的环境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有许多中国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实,我当时尚不了解丛乐的过去,他也未特别提起,只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人大附中毕业的,他还说中学时玩游戏玩得很疯。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查了下,才吓一跳,这是真正的学霸啊!

丛乐在清华有一壮举,他入学一年后发现自己的新兴趣,果断从最热门的电子工程系转入生物系,并且并未因此延后一年毕业,硬是挤出时间把生物一年级的课全补齐了。这还不算,他每年的学分积都是高达九十多分,包括转系前的电子工程系。

之所以放弃最初的电脑游戏设计师的理想转学生物,是由于大一时受到的心灵刺激。那一年家里看顾丛乐长大的一位长辈因为癌症不幸去世,丛乐萌生了在生物医学领域发展的雄心,这个领域巨大的未知空间也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留学哈佛时,丛乐在基因领域的大牛、二代测序发明人之一的George Church实验室工作,并意外“遇到”了张锋。随后,张锋很快获得麻省理工助理教授的职位。于是丛乐转到张锋的实验室,George Church和张锋是他的联合导师。此后便发生了那件突破性的成就,当然也是经过九曲十八弯的艰辛探索。

一年前,擅于投资潜力股的斯坦福将丛乐聘入,就是看好他未来会有新的成就。对此丛乐对我坦言,自我期许之外的确也有压力。不过,他不想安于现状,沿着基因编辑的老路再做一些工作,他想要再次转入不太一样的领域,一切都从头开始。

(行笔至此,发现本系列介绍的几位大陆背景的华人刚好来自北大、清华、科大、复旦、南大五大名校,算是阵容整齐了)。

 

第十一拍预告

宽容鼓励以政策显优

思科太阳有传奇流芳

 

2018.4.7 初稿

2019.10.23 增修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