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点儿不一样的,说体育
andrew_liu (2023-03-25 14:17:07) 评论 (0)今天说点儿不一样的,说体育。
我们先来看2022年体育总局的预算,摘要如下:体育训练经费预算约13.2亿元,体育竞赛预算约1.3亿元,群众体育预算约4234.87万元。
这种畸形搭配,中国人不继续作“东亚病夫”,就只能靠保健品和养生了。
当然,党国的这种预算倾斜在历史上是有意义的。在建国之初,为了凝聚民心,将中华重新形成为中华民族国家,在国际体育赛事取得优异成绩起到了绝大助力。
但是世异时移,如今的中国已经不需要去证明自己,现行的体育体制反而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拖累。各种历史包袱越来越消耗国家社会资源;同时,未能商业化的体育市场严重束缚了下一步国家经济发展。
没错,中国的体育需要商业化,不是现在像足球甲A和CBA之类的伪商业化。
中国目前无论官方和民间的观念都与世界主流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人对中国体育的目的是“为国争光”“拿金牌”,其它都不重要。
这个观念在地球上除了北朝鲜、伊朗等有限的国家也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搞了举国体育体制。从小选择有天赋的孩子进入体校,与世隔绝,一心训练,然后择优层层选拔,最后其中的佼佼者拿金牌,为国争光。
我们也了解,由于体校一点都不关心小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导致文化水平极其低下,体校的运动员一旦被制度淘汰,同时也代表着被社会淘汰。不仅如此,哪些取得过骄人成绩的运动员,因为从事的是小众运动项目,一旦退役后没能留在体制内混饭吃,甚至出现了举重金牌冠军在沈阳澡堂子搓澡的现象。
世人皆唏嘘。
我们来看所谓的国球-乒乓球。国内的“乒超”联赛,官方年年声势浩大举办,没有赞助商,观众寥寥。因为老百姓喜欢看的乒乓比赛,不是体育本身,而是看中国人如何吊打外国人!
因为国内长期对体育的定位就是为国争光,导致社会大众对体育的认知完全是扭曲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都晓得好多代表其它国家打乒乓和羽毛球比赛的前国手。他们哪一个不是被国内媒体自媒体365天,从早骂到晚。
所以说:我们要开始扭转这个观念,把自己当成地球上一位平等个体来看待,因为中国人已经不必对外主动展示自己的优势了。我们要将体育彻底从官本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投入全面商业化运作,转化一个运动员由诞生到退役完全靠财政的窘态,让它由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转化为动力。
andrew_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