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通货膨胀,必须谈工资增长,二者之差表示实际购买力增加。 只谈其一,非傻即坏
相当长久 (2018-07-09 10:05:06) 评论 (0)经济学家奥昆上世纪提出“悲惨指数” misery index,等于 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上过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应该都知道。被西方经济学在大学里传授了几十年,没有人提出异议。本人提出综合悲惨指数就是为了修正奥昆的原来概念,也是本人的极其微小的一个独创吧。这样定义:
holistic misery index = unemployment rate + inflation - wage increase rate
对收入的修正反映以下事实:美国物价上涨适中,工资几乎停滞不前,真实购买力增长不快。用数据算算,发现确是反映美国统计局的结论:美国真实的劳动生产率自1971年没有增长多少(大概在1 - 2。5 倍)。作为生活在美国35年以上的我来说,也确实一种比较真实的经验。
相反,中国通胀率比美国的高,但是工资增长率更高。实际财富增长大约20倍(过去30年里)。本人父母是普通退休人员,收入连年增加,购买力增加惊人。本人家里混得差些的亲戚(普通工人农民)大都也“日新月异”。这都是本人朴素的具体经验。
如果要比通货膨胀,中国完败。如果要比实际购买力的增加,美国完败。这几乎是全世界的共识(请参照:IMF, WORLD BANK, 野村证券,布鲁金斯智库,兰德智库,美国的CSIS智库等的大量报告)。
故,严格讨论问题时,在下结论前,必须在讨论通胀时同时讨论收入增加率,否则说得的结论无效。那为啥很多人说“难道通胀是坏得不对吗?”对是对的,但是造成通胀的原因是复杂的。美国的美元是储备货币,美国不负责任地印钱是原世界通胀的原始来源。中国也过分印钱,一方面也是不得已,因为为了不让美国通过贬值美元而逃避责任,吃免费午餐,掠夺世界,中国必须“跟进”,保持汇率不变,这样才能保持中的外贸方面不被美国海盗似的抢劫。 可怜的是,中国老百姓就得承受通胀,这就是著名的“美元通胀的出口”过程。 为了补偿老百姓,中国就在工资方面大踏步地跟进补偿。总之,老百姓感到“工资收入增长很快,但是通胀也很快”的现象。这时最好的参考标准是“通胀率 - 收入增长率”。 用这个一比,发现:中国的收入增长其实没有名义上那么多,但比美国要好得多得多。
我本以为这个浅显的道理不说大家未必知道,但稍微点播一下,文学城网友的智商绝对一下就懂了。哪里知道楼下一大堆“过期蜡烛”,点了都不亮,害得我再次多费口舌详细讲解。
相当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