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荷马史诗

Backcountry (2021-04-05 14:47:52) 评论 (1)

荷马史诗 The Iliad

by Homer, translated by Barry B Powell

 

曾经读过它的英译简本,当时读得激情澎湃,接着又读荷马的全译本“奥德赛Odyssey”,facinated!  读后马上觉得应该把完整版的荷马史诗再读一遍。

 

这是一部关于英雄的史书,创建于大约公元前800年(相当于中国夏商周朝中的周朝),当时还没有文字记录,全部由吟游艺人荷马以口头歌咏的方式传播于希腊一带,描述的是大约公元前1200年前后青铜器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商朝),希腊各部落联合围攻位于古亚细亚(今土耳其沿爱琴海一带)特洛伊城Troy的战争。

 

希腊最大的部落之王由于拒绝归还在亚细亚扫荡中获得的战利品,一位有功于太阳神阿波罗的祭司的女儿,被阿波罗施于瘟疫。他不得不送回祭司女儿,但是为了保持他的荣耀,他强行要了原来奖赏给Achilles的另一位女子。

 

那时希腊各部落驶船越过爱琴海Aegean Sea,围攻特洛伊已长达十年之久,为来自特洛伊的Paris 偷走希腊国王之弟的妻子Helen 一事雪耻复仇。屯兵在特洛伊城外的Achilles 受到侮辱,拔剑相向,但被战争女神 Athena 劝阻,他即向生母海神Thetis 相求,要求众神之王宙斯Zeus 帮助特洛伊打败希腊部落,为他雪耻。

 

宙斯答应了Thetis的请求,特洛伊的英雄领袖Hector带军所向无敌,几次大败希腊部队,最后将他们逼到水边,并引火烧船。生死关头,希腊国王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和许诺,向按兵不动的Achilles求和,但Achilles无法消除对他的愤怒(rage),不为所动。这时Achilles的亲密知己Patroklos, 不忍看到同胞被屠杀,披上Achilles的战甲,引兵绝地而战,最后被Hector 击败杀死。

 

Achilles 对国王的愤怒一下子转化为对Patroklos 的极度悲痛,极度的悲痛又转向对Hector 极度的愤怒。披上由神为他特意打造的新护甲,他带兵大开杀戒,所向披靡,最后在特洛伊城墙外杀死了Hector。

 

Achilles 是由永生的母神Thetis 和凡人所生,Thetis 曾经告诉Achilles,他面临两种不同的人生命运:庸庸无为而长寿,或荣耀传世却短暂。

 

Achilles 毫无疑虑地选择了后者。Hector 在临死之时告诉Achilles,他死后不久,Achilles 将被Paris的箭,在太阳神阿波罗的帮助下,在特洛伊城门下射中而死。

 

在祭奠埋葬Patroklos的十天中,Achilles拒绝归还Hector的尸体,触犯众神。最后宙斯允许Hector白发苍苍的父亲Priam,黑夜独自去Achilles的兵营乞求归尸。Achilles 看到Priam的痛苦悲伤,联想到相隔千里之外自己的老父,不久的将来也会接到他死亡的消息而处于同样的悲痛之中,意识到不管成败,人性痛苦和suffering是何其相似,顿时愤怒全失,同意归还Hector。

 

16,000多行的荷马史诗最后以埋葬Hector戛然而止,留下了对Achilles 和特洛伊城命运的双重悬念(Achilles 的死亡和特洛伊城的攻陷后来在Odyssey中提及)。

 

古代战场按照习俗,每一位战士都会先报上姓名,注明谁是父亲,从哪而来。生和死由命运决定,即使神也无法改变。但是,在生死之间,个人表现决定了人的终极价值:是勇士还是懦夫,是荣耀还是耻辱。因此在战场上唯有英勇杀敌,夺得战利品,才能光宗耀祖,荣誉而归。

 

荷马史诗为西方社会奠定了基本的价值和道德基调,这种价值观即使在3000年后的西方社会,还是相对一致。

 

不难想象为什么这本读来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美国高中的必读书目之一,也让我联想到我们中国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我们的文学作品并不缺乏英雄人物,但我们的“无为”哲学却让我们在近代遭受外来侵略而忍辱负重,逐渐失去为自己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反抗精神。

 

但是,五四运动和六四运动让我们看到希望,但愿这种热血精神不会长久泯灭,但愿我们的年轻一代能做中国的脊梁骨。

 

并且,美国的华人们,团结起来,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下一代,在面受威胁挑战和袭击前,请鼓起勇气,奋勇回击!

评论 (1)

刘大仁


说得好, 非常同意, 赞成:
“我们的文学作品并不缺乏英雄人物,但我们的“无为”哲学却让我们在近代遭受外来侵略而忍辱负重,逐渐失去为自己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反抗精神。

但是,五四运动和六四运动让我们看到希望,但愿这种热血精神不会长久泯灭,但愿我们的年轻一代能做中国的脊梁骨。

并且,美国的华人们,团结起来,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下一代,在面受威胁挑战和袭击前,请鼓起勇气,奋勇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