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部聘教授的遴选过程
毛囡 (2024-07-28 07:04:59) 评论 (0)民国部聘教授的遴选过程
部聘教授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实施的一项尊师重教、稳定教授队伍的重要举措。为发展学术、培养人才,稳定高水平师资队伍,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实行部聘教授制度。部聘教授是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接聘任的教授。其人选由“于学术文化有特殊贡献者”担任,一旦当选,其薪资不但标准从优,且均由教育部开支直接下拨所在学校,并另有专门的研究补助费用。部聘教授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均很严格,为有章可循,教育部责成由吴俊升、傅斯年、吴稚晖、竺可桢等30余人组成的学术审议委员会,仔细研究,制定出《教育部设置部聘教授办法》并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
《办法》规定部聘教授需在国立大学或独立学院任教十年以上,对教学确有成绩,对所任学科有专门著作且具有特殊贡献并由教育部提经学术审议委员会全体会议出席委员2/3以上表决通过。首批部聘教授共30人,聘期五年。
部聘教授的产生程序分三个阶段,首先为遴荐阶段,由各国立大学、独立学院或在教育部备案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在符合条件的学者中自由提名,教育部汇总提名合计121人,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又直接提名35人,组成共计156人的遴荐候选人名单。下面是一些高校推荐提名和最后候选人名单的原始资料:
中央大学推荐了(本校)43位教授,是推荐人数最多的大学:
浙江大学推荐了(本校)27位教授:
部聘教授候选人名单(部分):
各学科推荐人数统计:
部聘教授当选名单及有关资料待后续。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毛囡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