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贵人(12)湖北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对我关怀备至
李培永 (2024-12-11 13:52:25) 评论 (0)我的人生贵人(12)湖北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对我关怀备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彭慧敏时任湖北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兼省教研室主任。我正是“而立”之年走向“不惑”之时,刚从一般中学调回我的母校——省重点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袁福老校长千方百计把我调回母校,指派我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
1982年秋季开学时,我执教的初一(2)班被指定为“语文教改实验班”。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建国以来史无前例的分编型《阅读》和《作文·汉语》教材改革实验。人教社刘国正先生时任副总编,负责人教版分编型实验教材的编辑出版和试教指导工作,国正先生当时还是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中语会”)的理事长。
彭主任当时还是全国中语会的常务理事,经常与理事长刘国正先生一起开会。彭主任每次开完全国会议后,首先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宣讲会议精神,从理论上不断提高认识。彭主任除了在省中语会的大会上宣传实验教材教学改革之外,她还安排我们到省中语会的年会上示范课,引领全省语文教改的方向。会前,她要教研员与我们执教老师一起研究课题、选好课文、共商教案;到会之后,让教研员与当地教研室和示范课学校联系,去学校与准备上课的师生见面,熟悉学生情况,保证教学效果。总之,既着眼于大局,又着手于细节,充分展示了一位主要领导人的责任担当和风采。
从1982年到1988年,六年试教期间,每年暑假组织我们去参加人教社主持的实验教材备课工作会议,会前要求每一位执教老师交一份当年的试教总结或论文。彭主任根据全国会议的地点、及教研室拨付给我们的有限的实验经费,周密安排合理往返行程。既保证了参加会议完成学习任务,又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在实践中明白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1984年暑假,人教社通知在兰州举行第二次全国实验班备课工作会议。彭主任和负责指导试教的教研员张良谟老师研究决定,提前一周从武汉出发,先到西安,请陕西省教研室主任房振宇安排该省实验班的执教老师,与我们座谈、交流了试教经验和体会。然后参观游览了古城的名胜景点,特别去游览了华清池和秦兵马俑。
那一次,从兰州返回不走西安,而经宝成铁路线到成都,游览了青城山、武侯祠、都江堰等,再去重庆。
到重庆吃完晚饭后,我们漫步到枇杷山公园,观赏了最具山城特色重庆夜景。第二天清早,乘船顺流而下,饱览三峡风光,过宜昌回到武汉。
1986年,“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时,张良谟老师奉彭主任之命,带着我们湖北省高中语文实验班全体执教老师,先后到南京师大附中、扬州中学、苏州十中、上海育才中学听课学习、与各地实验班执教老师座谈交流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体会。游览了南京中山陵、秦淮河、扬州的瘦西湖、史可法衣冠冢、苏州园林。尽管每到一地都是走马观花,但到彼一游,增加了许多感性知识,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无比感叹:如果语文课本上写到的地方,都能去看一看,那以后上课就会讲得更好了啊!
还记得,1986年暑假,彭慧敏主任、张良谟老师带领我们前往秭归县宣传语文教改取得的初步成果。我们一行八人,有武汉市教研室的涂光辉老师、武昌实验中学陈文国、武汉中学蒋自立、长虹中学李更仪、武汉六中胡明道、华师一附中李培永。
(前排左起涂光辉、胡明道、彭慧敏、李更仪、李培永;后排左起张良谟、蒋自立、陈文国、龙主任。)
那时没有高速公路和动车,我们从武昌坐火车到宜昌,又从宜昌坐小火轮六个小时,于第二天清晨抵达秭归香溪。
秭归县教委的龙主任陪我们吃完早餐后,就带我们去昭君故里参观昭君宅,据说是前两年才修起来的,此前,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曾来参观过。昭君宅修在山上,上山下山,参观照相,前后花了近两个小时。
中巴行进途中,时而看到外面是滚滚江水顺流而下,时而在崇山峻岭的绿色走廊穿行而过,大家都在仔细听龙主任讲那昭君出塞的美丽传说。我的思想却突然开小差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生在山清水秀的秭归,沉鱼落雁之美是不必说了,只是怎么也想不到是谁发现了她的美?又是怎么把这个美女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我们现在从武汉到这里,享受当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要近二十个小时啊!
幸亏彭主任带我们去了原生态的秭归,不然,到如今三峡大坝建起来之后,只有潜水游览昭君和屈原故里了。
昭君出塞也好,屈原投江也好,表达的都是一种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各族人民,成就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
我们在火车上、轮船上,彭主任就已经说了,“这次到秭归,参观游览名胜古迹是必须的,县教委会安排的。我们人人都要上台,讲好语文教学改革,我带头先讲,你们每个老师不仅要讲教改经验,而且还要给秭归的语文老师们上示范课,一定要把最好的经验、最精彩的课堂教学,最真实地奉献给在边远地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
彭主任这次亲自带队来秭归,受到秭归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大会开始时,请我们都坐在主席台上,县长致欢迎辞,少先队员献花、省教研室张老师致答辞后,彭主任率先报告湖北省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报告最后,彭主任直言,我们今天来秭归就是解决问题的,“希望大家认真听一听他们这些改革的先行者的故事吧!”
遵照彭主任和张老师的安排,我们几个老师分工合作,从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或演讲后再上课,或上课后再演讲,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必须来真的,不弄虚作假。上示范课的学生,都是该县教委安排的,上课前一天,执教老师去与学生见面,相互认识,布置预习任务,明确要求。上课地点在该县一个可容纳几百人的大礼堂,除了秭归县的中学语文老师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外,还有从巴东县赶来听课的中学语文老师。
示范课在主席台上进行。该县的学生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场面,尽管前一天已经打过招呼,做了一些心理疏导,但每节课开始几分钟,学生都非常紧张。我们几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比较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常态。
我的任务是两次演讲后,还要上一节示范课。第一次演讲,比较全面地介绍1982年开始进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分编型教材《阅读》和《写作》的试教收获和体会。第二次演讲,比较系统地介绍三年《写作》教学方法和成果。 然后,上示范课讲读说明文《统筹方法》。
其他各位老师都按照计划圆满完成了演讲和示范课的任务。
最后一天,张良谟老师和涂光辉老师,分别就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教研教改工作作了全面介绍。彭主任总结讲话简捷明了,发人深思,她说,五天时间,我们亲耳听了五位改革先行者的报告,亲眼看了四位老师是如何上好语文课的,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第一,改与不改不一样;第二,有领导的改与散兵游勇式的改不一样;第三,有带头人改与没有带头人改不一样。”
彭主任给该县老师们作报告,讲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然后,我们每一位老师上一节示范课后,讲自己是怎么备课的,讲课堂教学是如何处理教材的。一周时间,彭主任与我们朝夕相处,共商教育教学大事,同访屈原故里,齐游昭君故乡。沿途谈笑风生,亲如一家。我们此行的美好回忆至今难以忘怀,彭主任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
彭主任一直对我关怀备至,为我在专业成长的高速路上保驾护航,终身难忘。
1986年9月28日,晚上九点半鈡,彭主任从北京西山八大处开完全国教育工作会后,特地来沙滩后街人教社招待所找我谈心。
当时,我正在人教社参加初中实验教材《作文·汉语》(修订后书名为《写作》)的修订工作。来京之前,曾向她汇报过我们学校开学初发生的,停止我执教实验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事情。她忙着准备参加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相关材料,没有时间长谈。但是,她对负责实验教材工作的张良谟老师说,你去华师一附中了解一下情况,对该校领导要态度非常鲜明地表示,即使李培永以后不搞教改实验了,我们仍然要关心他、帮助他!
也不知道,是省教研室的干预起作用了,还是我们语文组党支部书记陈治平老师,怒斥校方的做法“岂有此理”的结果。反正我坚持不下课堂,坚持做班主任日常工作,最后,那位到班上宣布停止我工作的教导主任也不了了之。
彭主任一直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一结束,立即赶到人教社招待所,见面就对我说,《人民教育》第九期发表的你那篇文章,写得很好。她还说,会议期间,国正先生希望她,以后要多帮培永从理论上提高水平,好好总结教改实验教学中取得的好经验。
她说,我们教研室一直非常关心你在学校的处境,你们语文教研组长吴六林老师到教研室来,找我们教研员谭老师说你的缺点就是不虚心,在办公室坐不住。谭老师希望我去你们学校找吴老师谈一谈,详细了解你的情况。
她说:“我们还要了解什么呢?李培永初中试教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学校表彰过吗?高中试教,那么多参加初中试教的家长和学生要求继续试教,我们也建议学校不要拆班,学校坚决按他们的原则,把班拆了。李培永一切从头来,一年来刚理顺了,又不让他当班主任,语文实验还要换一位老教师去搞,学校找我们商量过吗?如果说李培永个人有什么问题,与试教无关,我们教研室也没有必要去干预学校的工作。人教社决定调他去北京参加初中教材的修订工作,全国就请了三个老师,这不仅是李培永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省教研室的光荣,说明我们省三年初中试教成果显著!”
彭主任接着问我,学校后来怎么处理这件事。
“不了了之。”我说。
我离汉赴京之前,继续按原计划实施教材改革实验,确认代我上课的黄伯宜老师,已经决定按试教安排的内容和教法进行教学。
彭主任和我谈了两个多小时,谈实验教学、谈教改、谈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等等,还告诉我这次全国会议的精神和重要改革信息。最后,她说,回去以后要下苦功夫把这项实验抓紧抓好,争取高三毕业时取得优异成绩,让成绩说话比什么都强!
她分析了明年开始教师评职称,对我说,你可能还会遇到麻烦,告诫我,不要为这些事脱离了群众!她说,陈治平老师不仅是你们组的支部书记,还是我们省中学语文研究会的老会长,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以后有什么事情多多向他请教。
彭主任对我关怀备至,开完会还专程到人教社来与我促膝谈心,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鼓励我继续搞好高中试教!她不仅关心我目前在学校的处境,还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策略。
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敬爱的彭主任,我在语文教改中取得的成绩,融入了您和教研室教研员老师们的心血,我永生难忘!愿您在天堂安息!
【附录】 怀念陈治平老师
2018年3月30日,我在美国新泽西惊悉陈治平老师去世,非常悲痛!
春节期间,与詹炳椿、汪学莲两位老师微信视频时,还特地请他们回学校见到耄耋之年的陈老师时,一定代我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活到一百岁!
我在母校读书六年,无缘聆听陈老师的教诲,却在回母校当老师十年期间,与陈老师在语文组朝夕相处,有缘更有幸随时随地得到他的教诲。他是我们语文组德高望重的忠厚长者,更是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专业功底深厚的语文教育家,中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首任会长。
从1982年到1988年,我在母校执教全国重点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袁校长指定老教师刘友三、汪厚铎为我的指导老师,语文组长吴六林老师、支部书记陈治平老师负责督导实验班的工作。
袁福校长决定,让我上一次全校性大型公开课,这是母校建校以来的第一次,为了保证公开课的成功,语文组决定让我先在刘友三老师的班上试讲,刘老师、陈治平老师、吴六林老师和汪厚铎老师听完课后,肯定优点,指出问题,四位老师一致认为教案可行,教法很好,希望我临场一定要控制时间,沉着应对。
第二天,临上讲台前,陈老师和吴老师再三嘱咐我,不要紧张!那天,全校各部门的负责人、各学科的老师都来听课,公开课上完后,华中师大教育系的肖宗六教授及时点评,给予高度评价。
我深知如果没有老教师们的精心指导,是不可能有那么好的效果的。
当年,语文组承担了,湖北省教育出版社编写全套语文课本的《语文备课手册》和配套的《练习册》,我刚好分到陈老师负责的高一年级组。每完成一篇文稿后,陈老师都认真审阅,不仅审核文章内容,而且还要纠正错别字、更正用错了的标点符号。后来,我每年写的试教总结、参加省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年会的论文,以及在年会上的发言稿,陈老师都要在我动笔前一起商讨、确定纲要,文稿完成后再仔细审阅。我回母校十年,在教学上的成长,写作能力的提高,凝聚着老一辈教师的心血!感谢语文组全体老教师!难忘恩师!感谢陈老师!
还记得,语文组长吴六林老师为了提高年轻老师的业务素质,指定书法家汪厚铎老师,每周教我们年轻老师练习写大字,每天写一张,交给汪老师批改。所需笔墨纸张都是吴老师自费购买。汪老师戏说这是“吴六林奖学金”,勉励大家认真学习。陈老师在大家练书法时,回忆了他的中学物理老师,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特别爱整洁,教室黑板不干净,他是不板书的。还说他的语文老师,不仅能用各种文体批改作文,而且写的字工整漂亮。由此给我们讲了“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勉励大家一定要练好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那些年,陈老师几乎年年暑假都去华中师大参加高考阅卷,而且是作文阅卷组的负责人。陈老师做任何事情都是严谨认真负责的,哪怕是只负责十天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他在审阅考生作文评分过程中,发现评卷老师都不敢给考生的优秀作文打满分,于是,他找阅卷组领导和专家组商量,是不是要认真研究一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考生的作文如果完全达到了评分标准规定的条件,能不能给满分。经过大家认真讨论、研究,一致同意陈老师的提议,只要考生的作文完全符合评分标准,可以打满分。于是,高考满分作文率先在湖北出现!
陈老师还在审阅考生作文试卷中发现,湖北一个农村重点中学考场的作文试卷,几乎每一本内的三十份试卷都是书写非常整洁、字体特别工整。因此,这个学校的考生作文平均分比其他学校要高几分。于是,他在校长召开的参加高考阅卷老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学校各科老师都要学习这个学校的好作风,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我在母校那些年,经常与陈治平老师和刘友三老师一起,去参加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年会,陈老师要作年会工作报告,刘老师要上示范课,我要在大会上汇报教改实验工作。白天各人都有任务,晚上才有时间聚在一起,与两老在一起聊天非常有趣,陈老师不苟言笑,刘老师幽默风趣,两老都是湖南人,都是华师一附中的老人,都是党员,都是名师,跟着他们不进步不提高都难!
1987年第一次评高级职称,我成了学校“有争议”的人,陈老师与我的一席谈话,让我终生难忘。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做事的,总是要说话的。那么,该怎么说,该怎么做呢?该怎么处理好说与做的关系呢?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说与做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有的事情要做了再说,有的要说了再做;有的事情做了也不说,有的说了也不做;有的事情要边做边说,有的要边说边做;总而言之,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就不至于引起矛盾。
当年,我虽然已是“不惑”之年,但是,如果不是陈老师这样推心置腹的耳提面命,也许要懵懂一生!
春节与詹老师、汪老师微信视频约定,今年回去要到母校看望他老人家,真是世事难料啊!
愿陈治平老师一路走好!
李培永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