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大教堂
谦谦美君子 (2024-12-22 09:55:29) 评论 (4)德国科隆大教堂
欧洲内河邮轮行之十
我们乘坐的欧洲的三大内河邮轮从阿姆斯特丹(Amsterdan)出发,第一站停靠的是位于莱茵(Rhine)河畔的德国科隆(Cologne)市。宽阔的莱茵河缓缓地流过科隆,把城市分为东西两半。东部是新区,西部是老城区。科隆是德国的西大门,建于公元前38年,为古罗马要塞。因位居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冲,中世纪时经济已颇为发达。十九世纪中叶后,随着鲁尔煤田开发和铁路修筑,发展更为迅速。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参观人数最多的旅游景点之一,是科隆不折不扣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到科隆旅游的首选景点。可以说,没有科隆大教堂这个举世闻名的象征性标志,科隆就不成其为科隆。1996年,作为德国第二、世界第三高的科隆大教堂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大教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最纯粹和完全的形式展现了最哥特式的主教坐堂。科隆大教堂周围不允许盖高于60米的建筑,所以今天的视野所及和上个世纪区别并不大。
科隆大教堂的正式名字叫圣·彼德(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高157.38米,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历时632年。在建筑史上,科隆大教堂既不是最古老也不是最大最高的哥特式教堂。但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高尖塔、花窗玻璃、肋状拱顶都是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特色。"哥特式"在这里的意思是"野蛮的,野蛮人的",被中世纪时一些提倡和推崇古罗马文化的人,用来表示对当时这种新兴建筑风格的否定和蔑视。时光推移,几百年前受到鄙夷的样式和风格,如今与巴洛克和洛可可式一起,成为欧洲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建筑风格。
介绍科隆大教堂,网上的资料多如牛毛,用不着我累述。有一点给我印象深刻 – 这个全球那么有名的教堂居然不收门票,除了它的珍宝厅6欧元,登顶塔楼2欧元。前一天参观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小得多的且简陋得多教堂门票还收13.5欧呢。开始,我在进门处附近还傻呵呵的找售票处,甚至担心没有预先购票是否今天能进得去。
据说,光维护大教堂,科隆市每年都要投入数百万欧元。大教堂似乎一直在维修之中,它的特色是不同时间出现在教堂不同部分的脚手架。为此,科隆大教堂也被戏称为"永远的建筑工地"。
每天参观大教堂的人数约2万,一年下来就650万左右。如果每人收费1欧,那么,科隆大教堂的维修经费将绰绰有余。
我问导游:为何科隆大教堂乃至德国的教堂大都不收门票呢?如果收的话,那将是一笔多么可观的收入?可见欧洲人没有生意头脑。但导游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我,反问:“为何要收费?”我说,教堂、寺庙是公共资源,也需要日常维护和人工管理,不收费怎么维持呢?德国人告诉我,民众交税了,如果再收门票就是掠夺。这个道理也可以延伸到德国的高速公路、大学教育等其它领域。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拨款还不够教堂开支怎么办?他们的办法很简单:靠信众的自愿捐款。欧洲的教众大都比较虔诚,能够自发向教会捐款。教会也比较透明,及时向捐款者公布捐款数目和用途。他们收到捐款后不会提留用于自己消费,更不会暗箱操作,将其装入个人腰包,所以信众对教会很放心,对自己捐款的用途也很有信 心。
除了教徒的捐款之外,教堂也设立捐款箱,旅游者可以自愿捐赠。一般而言,在教堂点蜡烛或把经书拿走,只要象征性地捐点钱就可以了,多少不限,也没有人监督。如果手上没有零钱或根本不想捐款,蜡烛白点、书籍白拿也没有关系。
老婆捐了5欧元,买了一柱小蜡烛,在祈祷着什么 – 这是她走进教堂一般都会做的事,做为异教徒的我不知道她信的佛教是怎么跟天主教、基督教融会贯通、和平共处的。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评论 (4)
回复 '全球战略' 的评论 :
谢谢补充。
回复 '兵团农工' 的评论 :
是的,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塔教堂。
2003年我看到并参观的是的是科隆双塔教堂,
我还以为是另一个,原来是不同的角度,
我看的是正门。
谢谢分享!我多年前去参观过,印象最深的是“始建于1248年,高157.38米,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历时632年。”开工时德国很穷,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当时的先人就由此雄心,要造就造大的。但结果,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长期烂尾。一直到现代德国统一以后,成为繁荣富强的大国,德皇将此当作面子工程,科隆才得以完工。这样长的建筑周期全球绝无仅有(巴黎圣母院好像在一百年内就完工)。
谦谦美君子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