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于启齿:在美国丹佛市,偶遇20多名弃婴
feiteng (2021-07-26 21:15:15) 评论 (36)
?昨天(7月26日),东京奥运会游泳女子100米蝶泳决赛,加拿大选手玛姬·麦克尼尔(Margaret MacNeil)获得冠军,中国选手张雨霏获得银牌。华裔选手玛姬·麦克尼尔2000年出生于江西九江,是一名弃婴,后被一对加拿大夫妇爱德华和苏珊领养,现在成为奥运会冠军。这一事件,让我想起10多年前在美国丹佛偶遇一帮子来自中国的小孩子们。
2002年初夏,我结束了在德国的留学生活,携全家从德国美因茨来到密苏里的圣路易斯。那年,我们有幸参加了本地华人在一个社区大学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97年出国以来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华人,很是亲切!春节联欢晚会的水平很高,很多表演者都是国内一级、二级的演员、某个歌舞团或拿过国内什么奖的乐器演奏者,当然还有当地中文学校组织的节目。这些都不是最让我惊讶的。最让我惊讶的是观众中有几十个美国白人家庭,每家都带个亚洲小女孩。在国外呆长了,都会认识到,你所见到的亚洲人不一定就是中国人。但又一想,他们是来参加华人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该是带的中国女孩吧?后来在网上查到,每年都有数千个(2005年就有近8000)中国弃婴被美国家庭或单亲从中国各地福利院领养,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他们中90%以上是女婴,很有很大一部分是身体有缺陷或患有先天性的疾病。美国人每领养一个中国孩子都要花上2万到3.5万美元费用包括给福利院的“赞助费”。给身体有缺陷或患有先天性的疾病的弃婴做治疗,那花费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美元。
一年以后,我们离开了圣路易斯,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先后去了科罗拉多州的科林斯堡(Fort Collins)、犹他州的普里奥(Provo),并于2006年回到圣路易斯,找到我现在还在从事的工作。在我们呆过的每个城市,每次在华人文化节、春节这样的活动,总可以看到大批美国白人父母带着他们的中国小女儿这样的奇特风景。每一次看到她们,我都为这些小女孩能够幸福地成长在美国、享受领养父母的真爱,感到庆幸和高兴;每次我又为我的小同胞们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而感到惋惜和痛心,为诺大的中国竟然没有这些弱小的女孩们温暖的家,而感到遗憾和不安。
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我和家人商量,决心实质为受灾的同胞做点事—我们决定要领养一个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将她带到美国,象对待我们亲生儿子一样养育她。后来事情的发展让我们止步。华人要领养中国孩子太难,中国在某些方面真有点歧视海外华人,而且领养费用不菲。好吧,那就还是让美国人继续领养吧!
2013年秋天,我在从成都返回美国的飞机上,看见我邻座的女士Sue带着一位10多岁的青春少女,是位亚洲人;该女孩热情健谈,似乎懂很多东西,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没敢问他的种族。跟Sue交谈,才知道那位亚洲女孩是Sue从中国湖南的一家孤儿院领养的一位弃婴。Sue跟我讲领养她的经历,孤儿院的人员告诉Sue,该弃婴的襁褓中有一张生父母留下的纸条,大致是说因为想要一个儿子。Sue问起我在美国从事的工作,我说我是植物学家,在密苏里植物园工作。很巧,Sue说她的最好的一位朋友Mary的丈夫也是植物学家,在俄亥俄州的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当教授,叫Michael Vincent。我很惊讶,因为我认识Michael啊,是豆科专家。Michael曾作为《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的外方作者之一,跟我有好几次接触。他带着学生来密苏里植物园查看标本时,总要将他的学生们介绍给我,总要跟我实验室的孩子们一起共进午餐。一年一度的美国植物学会的植物学会议Botany Meeting最近有一次在爱达荷州的波伊西(Boise)召开。在会上,见到了Michael和Mary。我们谈起因为中国弃婴而认识的共同的朋友Sue和她的中国女儿。
据NBC News报道,去年为止,美国人领养了大约11万中国弃婴。从1999 to 2018年,美国人领养了81,600名中国弃婴。我在犹他普里奥的杨伯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博士后导师Leigh的一家就领养了3名中国弃婴,其中两名来自湖南。
什么时候我们的福利院里不再有弃婴?什么时候我冷酷的同胞们能去福利院领养一个孩子,或者哪怕仅仅是去福利院送一些玩具、看看孩子们? 那时才是我真正觉得中国强大的时候。
作者简介:植物学家,业余写写科普、时评、游记、散文。四川石棉县人,兰州大学学士,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硕士,德国美因茨(Mainz)大学博士,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研究员。微信:gonggashan1,email:gonggashan@gmail.com
评论 (36)
我家哥哥二十多年在国内也领养了一个女婴,不是在福利院领养的,是女孩的父母不想要这个孩子,托人送给别人,因为女婴的父母连生了三个女孩。当年我哥哥领养时支付了8百元人民币办理领养手续。谢谢好文分享!
回复 'feiteng' 的评论 :
付钱收养的美国人不是有爱心,是在犯罪。贩卖人口罪。
很多不是弃婴,而是当地计生部门去农民家抢来的孩子,放到福利院卖给美国人。当年这是一个大生意。在湖南江西都亲眼见过。之所以女婴多,是因为美国人倾向于收养女孩。计生部门就去农民家多抢女婴。女孩到美国确实过上了好日子,但亲生父母受到生离死别的伤害。
不要去付钱领养,付钱领养是贩卖婴儿。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mei:有些老外领养时特别要求带残疾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孩子很多人不会选,常会被剩下,如果他们不选就没机会被领养和好好照顾。当然这是特别特别有爱心的那种。
Clara:十几年前在外州我还帮忙给老美收养的中国孩子过新年做义工,我当时蛮佩服那些老美的,当时有百来个孩子,几乎全是女孩,还有几个残疾儿童,还有刚来美国不太会说英文的,那些养父母们好有爱心
yu chunming:是令人费解,也许是文化的不同,就像中国女性不愿意当后妈一样,名声不好。我女儿小时候非常羡慕她的同学有四个parents 同时参加家长会,我也一样不能理解
为什么不让海外华人领养,具体原因不清楚,但我猜不外乎,1. 华人更容易了解他们的把戏,不容易被他们的理由骗;2. 不想让弃婴回国认亲,因为他们是被丢弃、被卖的;3. 也是不想遗弃这些孩子的父母哪天跑回来找孩子还能找到,毕竟已经收了高价,已经出口创汇的
无名:以后别再用“弃婴”这个词了。15年前我就听说过,收养一个中国女孩要花4、5万美金。这些女孩是被祖国卖出去的。
和我们这里的领养家庭协会有过交道,都是非常有爱心的人,其中很多领养残疾孩子
弃婴问题在中国一直就存在,只不过一胎制让问题更加恶化
GoBucks! 发表评论于 2021-07-27 09:09:28
国内的一胎制的结果。生育放开后也许会好些?也应该鼓励国内的人领养。
汶川地震后我们也动了领养的念头,而且想领养一个残疾儿童。通过国内的朋友打听说地震孤儿不出省,不想被外边的人领养,所以都没有轮到我们。
回复 '眸影摇红' 的评论 : 骂我的粉粉们不少
谢谢好文分享!希望那些土豪款款粉粉们看到这篇,良心发现缺失的东西
美国收了十一万中国弃婴中国除了骂美国还作了什么?
2006年夏天,在北京机场送儿子回温哥华的时候,碰到10多个加拿大白人家庭,每对夫妻都抱着从中国刚刚领养的孩子,肃然起敬
好文,没想到这么多中国的弃婴在美国
二十五年前我们全家住在离林肯几小时远的一个农户家,夫妻都是白人,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个亚裔的幼童。这对夫妻说是从韩国领养的。这个韩裔孩子目瞪口呆的看了我们一整天,然后和我们非常亲近。白人夫妻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事后我们也动了领养中国弃婴的想法,但了解了程序后就止步了。
鼓励生三胎
国内的一胎制的结果。生育放开后也许会好些?也应该鼓励国内的人领养。
什么时候我们的福利院里不再有弃婴?什么时候我冷酷的同胞们能去福利院领养一个孩子,或者哪怕仅仅是去福利院送一些玩具、看看孩子们? 那时才是我真正觉得中国强大的时候。+1
有一次饭店里看见一对夫妇领着两个亚裔孩子,就过去表示感谢他们,说孩子们很幸运。他们一脸正色地说,是他们幸运,生命里有这两个孩子。
据说领养的原则是:残疾,女婴,健壮男孩你领不走
当年还在同仁医院工作的时候,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加拿大人抱着领养的唇腭裂的女婴来体检。
令人感动的美国收养家庭。
大多数领养中国孩子的家庭是有宗教信仰的。
kong yong: 类似的经历。大概15年前,哥本哈根大学的一对年轻夫妇领养一个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女婴,去中国前通过我以前的老板找我了解中国的风俗人情,给我看了他们给孩子精心布置的房间照片,谈到已经约好了手术时间以及对孩子将来的规划。当时很是诧异并有些不理解他们的那种激动,但是非常感动
中国的孤儿院比监狱还难进,生怕被人揭露虐待孤儿
曾在美国中部一个小城工作过 几乎没有中国人。结果一天在办公室 看见一个三四岁的亚洲小女孩 跑来跑去 十分惊讶。跟着她 进了我们老板的办公室 才知道是老板姐姐收养的中国小女孩。百感交集。
Liu Huaizhong:我曾和CSU一个带实习的老师在宾馆同一房间睡过一夜。她那时候怀孕第一个孩子才三个月,准备辞职,生两个孩子再带两个孩子。说这世界需要家的孩子太多了,她也想为两个无家的孩子提供家。
zhou yihua: 我在圣村的儿童医院工作过,见过不少从中国领养的残疾儿童。那些父母真的高尚!我是做不到的. 领养残疾儿童的父母,大多不求回报,就是想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并为此付出很多很多。
Jason: 美国有伟大的人民!
Zhang zhonglin: 是羞于启齿还是骄傲自豪,这是一块试金石
Zhang Yutian:点攒,每次遇到中国弃婴寄养家庭总情不自禁对他们表示感谢,波士顿一个NGO 组织资助了定西的一个残疾儿童孤儿院,开始还可以,后来被认为有基督宗教输入情况,政府不支持,不知现在怎样了。不理解华人想领养为什么那么困难。
涨跌林:先赞后转。我也认识一对瑞典夫妇,数年前在中国领养了两个孩子(好像也是江西省),临行前请我紧急培训他们必要的中文,并写了一些中英对照纸条备用。其认真程度真让人感动
鈡toby:在伊利诺伊的时候,认识17家收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每年大年30我请他们到我那里聚会。也曾尝试过难度太大放弃了。
Plurabelle_OH:我那些adoptee學生,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很想參加中國學生會活動,也很想多交中國人朋友,但後來都不去嗎? 因為每次去,都會被搞不清楚狀況又不自覺不是每張亞洲臉就一定是中國人的熱心小留,問到最痛的問題—你是中國人嗎? 你是哪裡來的?
feiteng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