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看完文城一广东籍女博主的文章,发现她真符合我对老广的第三点观察_那就是爱吃。博主日常文字多与做美食有关,她上传的广式家常菜勾起我许多回忆来。我高中时某暑假,曾跟妹妹到二姐工作的珠海某度假村酒店:住呢,在我姐酒店房内打地铺(那酒店房是分给我姐的宿舍);吃呢,经常是酒店员工餐厅。那员工餐厅挺大,能同时近百人吃饭,有干部小餐厅,我姐就带[
阅读全文]

某日,我在长岛大公园里晨练散步,随便检视我心心念念的白色樱花树开了没有。花还未开,但我看到附近的军人纪念碑群有了新的一组雕像。而怀念逝去者的情愫,慢慢侵着浸着我,让我有些伤怀。那组新雕塑,是为了阿富汗战争而筑立的。于我,阿富汗战争是新近的事物,前总统拜登指挥的阿富汗美军快速撤离,在报纸上曾引发大讨论。而今,盖棺定论的东西就在眼前。[
阅读全文]
某日清晨我做上腊肉饭,一旁切好的白菜还等着炒成“酸辣白菜”。可早上的我不喜欢动铁锅见油烟,心生油腻容易生“呕吐感”,于是打起电饭锅中腊肉饭的主意来了。何不把白菜盖在腊肉和米饭上一锅闷熟,成了菜肉饭!说做就做,到手擒来。一会儿,一锅菜饭就做成了。白菜腊肉饭颜色差一点,味道都好!于是女儿和我中午的盒饭都有了!简单省事!隐约之间[
阅读全文]
“影云”是文学城的一位热门博主。应该说曾经是。她不写文章不发表摄影作品/英文诗/文艺评论/诗朗诵作品已经有一两年了。而且,尽人皆知,她很推崇并由衷喜爱文学城另一位博主“立”的作品-无论现代风格的炭笔画作/诗歌/小说创作。而“立”,不更新博客也已经一年多了。他们去哪里了?到底他们在文城里遇到什么挫折,使其丧失了写作/创作/与人分[
阅读全文]

近日得空看(世界日报),看到它对王鼎钧先生的专访文章,占了三四个大版面,随后又读了发表在那周(世界周末专刊)上的系列文章,直呼先生他太值得在华文世界里大书特书了。下面就谈谈我对王先生,(人称鼎公)文章的看法。鼎公年界百岁,是差不多跟汪曾祺同时代的人。他1949年二十几岁去台湾,在报社等文化机构任职多年;1974年来美,随后出版回忆散文集四本。[
阅读全文]

因为女儿出版了漫画书,而我又在纽约插画协会的年展上逡巡了三小时,于是许多的自传性质的漫画书的林林总总印刻在我头脑里。平时,就会多注意其他漫画书作品。因而就有了如上关联思索和比较。单张的插画作品叫插画,系列的讲故事的图集叫漫画书。女儿屡次这样纠正我。这是现在的概念。几周前,在插画协会年会上看到的大多是大学生或大学毕业几年的年轻人画的[
阅读全文]
某日我驾车去办事,车上小女内急,于是左寻右找,来到一间麦当劳_drive_through的停车场。女儿去方便,我凝视着麦当劳的红黄色店铺建筑,想起一个旧识来。那个旧识叫Steve,是个四十几岁的精干意大利人,他是我当时所在香港印刷公司的兄弟公司的“车间主任”.每次我们的印刷机印完某任务的印张,都需要交代给兄弟公司。由Steve安排下道工序工作,直至成品包装好[
阅读全文]

周末,身体疲乏,就使用近日购买的(旅之宿)泡汤添加料包,在母亲老公寓泡泡澡。那氤氲微腾的过程,让我脑海里想起挺多画面。下面说说。
先说泡澡这事儿,早前是挺奢侈的。我打记忆起,我家洗澡都是要到公用大澡堂排队冲淋浴的(从1975年起我家住单位家属楼的一室一厅一厨公寓房,因四个女孩房子不够,四个孩子打对脚睡,两人一个被窝)。一般是周日,我[
阅读全文]

我刚读过一本书,(但有温情在世间),是由丰子恺先生的女儿记述他父亲一生经历的回忆录。在书里,有好几处情形令我羡慕嫉妒恨啊!下面小小说一说。丰女士的书挺厚,按时间顺序分成六章:一,缘缘堂;二,沙坪小屋,三湖畔小屋,四日月楼上,五日月楼下,六重回缘缘堂。记述了她从1933~1975年作为小女儿伴随丰先生的经历感受,及1975~2008年间她整理丰先生遗存及[
阅读全文]

想起这个题目,主要是今日看了几位籍贯北方(或北京或西安)的知识女性的访谈。准确说,她们都像我母亲现在的样子,那么相似,令人不禁会想为什么气质上那么相似。下面说说。我看的这期节目是上海卫视最新一期(双城记),主题是有关“家庭需要仪式感,给平凡生活添彩”。说来很有趣。先说人员:上海方面请的是上海财大劳帼龄教授,加上海台主持人;台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