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公知——孔夫子

dancingwolf (2024-04-11 10:27:05) 评论 (0)

公知嘛,一般指公共知识分子。孔老夫子无疑是顶级的知识分子,但他不是为公众发声的知识分子。他是当今谁都可以利用的知识分子——公用知识分子也!

孔夫子的片言只语,谁都可以拿来为自己服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根据不同的需要,这句话可以有10多种不同的解释,从提倡民主的先驱,到专制愚民的祖师爷,就看你屁股坐哪儿了。

俺就不解,智慧的中国古人,咋就没有发明标点符号呢?

君君臣臣四字中就有这个意思:君不君则臣不必臣。也算一种解释。但孔老夫子究竟想表达什么?

可惜当年没有“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如果有的话,画面是这样的:

伟大领袖齐景公在首都营丘亲切会见了到访的著名儒学创始人孔丘先生,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诚恳的交谈。

齐景公就治国理政的有关事宜咨询了孔丘。

孔丘回答:一国之君就要有君的样子,臣子有臣的样子,老子要像老子,儿子要像儿子。”

齐景公说:“说得是嘛!看看咱家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满汉全席,我也吃不下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记录片到此结束。摄影师不敢妄议中央,我来越俎代庖。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齐国的时候,正是景公晚年,齐晋争霸,齐国败。朝内景公退居二线,太子未立,大夫陈恒制政,可谓内忧外患。所以孔子说,你要像个国君的样子,把大权从臣子手里拿回来,赶快立太子,只有各司其职,才能稳住朝纲。

所以,公平的讲,孔子当时并非宣扬什么封建专制,只是专门针对齐国的“国情”和景公的“家政”做出的一项建议。至于后世的三纲五常,不君则不臣都是后人借孔子之名贩卖的私货。

那么,从逻辑上看,君君臣臣是不是可以引伸出不君不臣呢?“不合理的不应该存在”。“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且不说这句话不是黑格尔的原意(可以问问AI: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究竟是什么意思),即便“只要存在就是合理的”成立,也不能推导出不合理的不应该存在——什么叫合理?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残疾婴儿,合理不?怎么办?这个无辜的婴儿就不应该存在了吗?不劳而获不合理,那么就不应该给流浪汉或者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发放救济了?

科学的就是有用的——不科学的就是无用的?那中医就无用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存在就不合理?所有神话传说都不存在,那么山海经西游记都不合理了?《三体》也不合理。

“不君则不臣”——几千年来,对面再昏的昏君,做臣子的只有一句话:奴才该死。哪个臣子当朝会对他的君主说:你个昏君,老子不干了!(彭德怀勉强算一个吧)

还是回到孔子,虽然当年没有纪录片,好在有一个司马迁,记录了不少历史,让我们今天能对几千年前的事有个大致的了解。尽管他没有严谨的考证,没有充分的史料,凭一己之力在书房,在监牢里完成了《史记》——没有人否认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

比司马迁早300年的古希腊有个希罗多德,他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纪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是西方第一部历史著作,因此被称为历史之父。

司马迁坐在家里和关在牢里写出的文字可以算作历史,怎么希罗多德自己的见闻就都是道听途说,算什么历史学家? 

双标也不能这样子吧?

还有一种双标:

台湾是不是一个国家?

不是,理由是台湾是“一个联合国不承认的事实上的国家,还不如说是一个割据政权还实在点。

那么以此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10月25被联合国承认之前,也不是一个国家,充其量是一个割据政权。

俺也来用一下孔公知。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