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

项狄 (2022-07-23 04:35:09) 评论 (8)

 

都是他人的总结与体悟,我觉得好,就抄录下来,偶尔看看,提醒自己,以免读书走偏。

朱光潜说: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时间与玫瑰:

名家的书不见得都值得读,最好选其代表作,看看其前后脉络,对于那种特别高产的学者,如非天才,务必谨慎,浪费的岂止是买书的银子,更麻烦的是进入不断重复播放模式,而你还乐此不疲。

书架总该有一两百本好书,这些书可以伴随终身。

如何选书?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经典,而且在作者去世后还不断被人阅读,不断被人讨论的书。时间是无情的东西,也是有情的东西,她会无动于衷地看着人事代谢,但会将那些好东西一点一点通过世人的不断传颂留下来,传下去,这里面的温情与敬意,可是无数读书人造就的。(参见朱说第二条)

有人说,读太厚的书,太伤神,不容易坚持。我想,如果是名作,再厚也要坚持,所谓读大书如克名城,其中的快意也是很可观的,而且读进去了可以成为一笔宝藏,当然要做好笔记,同时要有整体的把握,不是寻章摘句而已。多读大书,提升底气。

读书要虚心,主要是指先要细读文本,试图理解文本的意思,很多同学读书之后提出来一堆不是文本所呈现的问题,其实是过于观念先行,这样的阅读读得再多也是把自己的优越感无数次地自我感动,这样效果会越来越差,形成一种坏习惯,自以为是,秒杀一切。(读书大忌,我有这个毛病)

读书期间一年可以写两三篇书评,但千万不要上瘾,否则会笔头写得油滑,最后连什么是好东西都缺乏辨别力,更容易陶醉于那种报屁股文章的数量上。适当练笔,是有好处的,拿出去发表,也可以提升一点信心,但过于痴迷,就会玩物丧志,死得很惨。(写博客也类似,玩物丧志)

读书是一个把书先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在读书中不断追根溯源,不断去追问为什么,再回到文献中,再去相关经典或名家是如何解释的,进而反思,去解答我们的为什么。在寻找答案时要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切忌先入为主,以今格古,将问题放在纵横交错的历史背景中,观察多个复杂的因素如何相交为用,发生化学反应。历史的奇妙,不是一个枯燥的结论,而是带给我们看问题更丰富的角度,尝试多种可能性。

读书的目的不是压倒别人,是扩充自己,让自己心灵充盈,求自在与乐趣。任何需要外在的光环与证明的读书,都是浮光掠影,深造自得,方能有所进步。

关于批评,可以,但得有理有据,得在全面理解人家的意思之后才好表达。忽略文本,提出不可能完成或不需要完成的任务,信口雌黄,这叫前诬古人后诬今人,更会沾染不少习气。议论要持平,见解尽量通达,舍此无他。

时代有诸多病痛与问题,通过努力,克服时代的症状与困境,成为一个有趣而韧性的读书人。

书读得太快太多,而没有贴着书来深入思考,注定是两脚书橱。

读书,既不能有所求又不能没所求。

读书最好顺着书的脉络读,就好比学技术,得懂得原理,不要乱来。每个学科都有经典,都有真经,都有其经典与方法,要予以尊重与理解。

读书时总要带着几个问题,无论是通过读书来证实,还是继续带着疑问去追寻,都比漫无目的地翻书有效果。

其实一辈子真正受用的也就那么几十本书甚至几本书。

阅读当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阅读比较艰深或陌生的学术著作,但是啃下来了就有收获,这个时候切忌贪多求快,要循序渐进,但必须坚持读完,不能杀书头,否则多摸西摸,事倍功半。读不下去时,就回头再读。

读书不是宣称自己读了多少,而是内在吸收了多少,有多少实在的收获,

问任何一个有所成就的人,他们都会有一个对其影响至深的人或书,应该试着去选这样的人或书,通过不断摸索,找准自己喜欢的人或书,这本书或许是史料集,或者是专著,或许是传记,或许是一篇文章,如果很对味,就反复阅读,深入骨髓,这样很可能成为你的起点与基石。

大书有大书的优点,小书有小书的优点,小书往往思考更周密,看似篇幅不大,往往含金量很大,作者透露的线索往往不多,需要参考与追寻的东西很多,小书往往需要反复读,不断深挖,才可能有很大的收获。大书则线索多一些,破绽也多一些。

读书要不要一个好环境,当然是越好越好,事实是环境怎么才算好?可能没有标准。我倒是觉得如果有充裕的时间能自由支配,就是最好的读书环境,有没有书房,是不是电子版,倒反而其次。静心是王道,深造方能自得。

古文,能多读当然更好,但是其实最经典的四书五经、孔孟老庄、前四史看完已经不易,这里面的看,不是泛读,而是精读,我倒是建议一般的本科生同学把孔孟老庄和《史记》读完就不错的,这里面不少最好反复读。(我再加一部《世说新语》)

把一本书拆开了读,效果会很不一样。这里的拆,不是真正拆书,而是一章一章,一部分一部分分开细读,追究其方法论来源,以及是否有误用;追踪其史料与论证,看看是否有疏漏,以及其中论述的精妙之处。

读经典,需要把本文读完后,再围绕其注释与重点对照的文本细读,所谓上下左右读书,方才能将文本立起来,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精读一本书,并非刻意死抠文本,而是不断在互文中求得一个深度理解。

读经典不是一句口号,是入门,是基础,是底线。很多人说自己对思想文化史感兴趣,可是这一行当最要紧的书也就听说而已,你问他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讲了什么,对方可能一脸茫然,再问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讲什么,那就更不知道了。学有本源,野游式乱入,实在是对于自己与学术的不尊重。

读书要找准自己脾胃相投的书和作者,早年鲁迅的书怎么读都觉得生涩,而且不好好说话,读其两地书会好很多。再读汪曾祺、沈从文则温润很多,非常受用。读书就像饮食,对自己胃口会更有营养,当时时不时还要补充其他营养,否则会过于单一。

读书就需要耐心,从容,耐得烦。逐字逐句,顺流直下。遇到问题,就求师问友,查阅参考。一本书读完,顺藤摸瓜,再牵涉其他,慢慢就会形成一张网,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实在读不懂,就放一放,译本读不懂,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不然读原版。

读书没有整块时间,集腋成裘也不错啊,每天读几页甚至十几页,一百多页的书,十天就读完了。如果觉得难的,就做好标记,后面再回去温习一遍。时间总是不够用,但是要学会不断的积淀。

《随园诗记》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读书一般而言,确实可以增长见识,但是如果偏颇过多,也可能会有不少危害,徒增成见,尽量不带成见,力求全面地理解文本,方有更多收获。

了解一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很关键的,也许你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的观点,当年写作时作者还心存余悸,那样的写作就会有不少的隐晦。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是不少人却毫不在意,往往还锋芒毕露,真是厚诬作者。

古文理解能力要从识文断句开始,我建议用影印的古书,选择其中部分篇章,试着句读,然后与现在的权威点校本对照,既是深度阅读的过程,也是联系句读的过程,拿到古文,即使是没有断句的未刊本也可以较为顺利地读下来。

读书尤其是好书,能够让人安静下来,甚至眼神都会变得澄澈,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养静气。《菜根谭》有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多读有血性的文字,可以养气,可以养心。(尼采如是说过)

阅读可以消解不少东西,读得越认真,心理越强大。

读书这件事情,最好是用爱发电,才可能来电。

经典有很多面相  需要八面读之  按照专门史或分科的角度去读  所得有限  那种元气淋漓很可能被吞噬了 怎么读决定了怎么样

书太多,找出来的过程中,勾连起自己很多要讨论的想法,把书都立起来,会加速思想的生成,这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

评论 (8)

觉晓

昨晚重读董桥《一纸平安》有篇《夏先生》,这位夏先生是上海人,在香港,是姚克朋友。那句读书话是他说的。不是下面说的。特此纠正。

觉晓

特别再找来这篇。记得当时读到你底下留言补录的这条,我记得我哪里也抄过。昨天在三年前笔记上找到,是董桥书里写过,他听“夏先生”说的,应该是写《城南旧事》林海音丈夫夏承楹,笔名何凡。

项狄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哈哈,彼此彼此。我不正在这么做吗?

觉晓

最后一句赞赏。读纸书。

觉晓

“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圣经里也有同样的说法。

觉晓

“写博客也类似,玩物丧志”。哈哈,说到我痛处了。不过还好,我没有大志。

觉晓

你补充的这条,也是我所感。

项狄

补录一条,刚看来的:读书乐趣不外一叶知秋,腹中有书,眼前的书不难引出腹中的书,两相呼应,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