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二章 一门三杰三姐弟之以色列第一位大祭司亚伦(下)
六出飞花落琼枝 (2021-04-17 11:23:29) 评论 (0)第三部分 恩典与责任
(一)神的拣选与恩典
虽然亚伦有种种软弱,又屡次跌倒,神依然施恩在他身上。刚出埃及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在西乃山上,神与以色列百姓订立了“西乃山之约”:如果以色列百姓听从神的话,遵守神的约,神就将从万民中拣选以色列人作属神的子民,归神作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用以宣扬那呼召他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出埃及记19:3-6》 、《彼得前书2:9-10》 )。在西乃山上神给摩西第一次颁下律法时,拣选了亚伦和他的后裔,“我将祭司的职任给你们作赏赐,事奉我”( 《民数记18:7》 ),以亚伦为代表的祭司家族将代表以色列人站在耶和华神面前献祭和敬拜,也代表神向以色列百姓宣讲旨意和心意。如果以色列人遵行神的律法,他们也将代表神在万国万族面前成为有尊君的祭司和圣洁的国度。
其一,确定了祭司要作以色列民的宗教领袖,亚伦及其后裔被称作“耶和华的祭司”,“在民中为首”,同时也是利未人众首领的领袖,监察那些看守圣所的人( 《利未记21:4》、《民数记3:32;18:2-6》、《历代志上9:17-20;13:10》 )。
其二,以亚伦及其子孙为代表的祭司家族要分别为圣,他们自己及其所用的器物都要成为圣洁。神叮嘱摩西要选择“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充满的,给亚伦作衣服,使他分别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这圣服“为荣耀,为华美”,在亚伦和他的子孙进入会幕在圣所供职时必须穿上,免得担罪而死,这也成为亚伦及其后裔永远的定例( 《出埃及记28:2-4,40-43;29:44;39:1-31;40:9-15》 )。
其三,神又赐予亚伦家族世袭的祭司地位:“亚伦穿过的圣衣要留给他的子孙,可以穿着受膏,又穿着承接圣职”,“他们世世代代凡受膏的,就永远当祭司的职任”( 《出埃及记28-29;39:1-31;40:12-15》、《民数记3:1-4;20:23-28》 )。
其四,在“金牛犊事件”中,因为利未家族以耶和华神忌邪的心为忠心,大义灭亲,杀死悖逆神的3,000人,整个利未家族“归耶和华为圣”,神说:“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一切头生的;利未人要归我”,神就将亚伦祖宗支派的弟兄利未人赏赐给亚伦家,与亚伦家“联合注”,被亚伦家领导,一同被神使用办理会幕的事。利未家族专职神的事工,也因此被免除兵役。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二年的二月初一日,摩西和亚伦按照神的吩咐“照他们的军队”数点二十岁以上、能出去打仗的以色列男丁时,特别晓谕“惟独利未支派你不可数点,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计算他们的总数”( 《出埃及记32:25-29》、《民数记1:47-54》、《申命记18:6-7》 )。
【注】“利未”名字的含义即为“联合”( 《创世纪29:34》 )。
其五,耶和华神亲自做亚伦及利未支派的产业,供应他们的所需。出埃及后第四十年,在与迦南耶利哥城一城之隔的摩押平原、约但河边,耶和华神再次晓谕摩西和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数点出埃及后的第二代以色列人,这次数点的目的是为了分将来进迦南后的各支派所得的产业,利未家族依然没有计入以色列人的总数之内,因为“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内不可有产业,在他们中间也不可有分。我就是你的分,是你的产业”( 《民数记18:20,24;26:62》、《申命记10:9;18:1-2》、《约书亚记13:14,33;14:3-5;18:7》、《以西结书44:28-30》 )。这项恩典包括三方面:
第一,对祭司,耶和华神将以色列人献上所有不存留经火的至圣之物,即至好的初熟之物,包括利未人所得十分之一的十分之一,赐予亚伦和他的子孙,当作永得的分,这是耶和华神与亚伦及其后裔订立的永不废坏的“盐约”( 《民数记5:9-10;18:8-20,25-28》、《利未记2:1-3,10;6:16-18;7:31-36》、《申命记18:1-5》、《尼希米记10:37-39;12:44-45,47》、《以西结书44:30》 )。
百姓所献素祭的供物,都要用盐调和,配盐而献,“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约的盐”( 《利未记2:13》 ),这也提醒了祭司作为耶和华神和以色列百姓之间的中保,神已将最好的祭物通过百姓献祭赐予了祭司,祭司就要心怀感恩之心,牢记与神不可废坏的约定,忠心服事主,也就是诚心服务于神的百姓。
第二,对利未人,耶和华将以色列人中出产的十分之一注,就是献给耶和华为举祭的,赐给利未的子孙为业,作为他们的赏赐和经办会幕之事的酬劳。神通过十分之一奉献,让以色列百姓供养了利未人的生活所需,使他们一无所缺,专心事奉神,教导神的百姓归向神,《加拉太书6:6》说:“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 《利未记27:30-34》、《民数记18:21-32;31:30-31,47》、《申命记14:22-26;18:1-5,8》、《历代志下31:4-10》、《尼希米记10:37;12:47;13:10-12》、《希伯来书7:5-10》 )。
【注】十分之一奉献
十分之一奉献的最早出处在《创世纪14:17-20》,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拉罕在神的帮助下,靠318个家丁大败五王,夺回侄儿罗得,又抢回被掳掠的财物,在沙微谷有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他,于是亚伯拉罕(当时名字尚为“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这段故事在《希伯来书7:1-3》也提到过。
第二次出现在《创世纪28:10-22》,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与母亲利百加联手,从父亲以撒处骗取了哥哥以扫的长子祝福后仓皇出逃,在路上梦见了天梯并得到了神的祝福,他就对神许愿,如果神供应他衣食住行,他就奉耶和华为神,“凡你所赐给我的,我必将十分之一献给你”,他所立为柱子的石头,必作神的殿,于是他将那地方改名为“伯特利(就是“神殿”的意思)”。
第三,到了应许之地赶出迦南人后,约书亚和祭司以利亚撒按照神和摩西的嘱托,从以色列人十二支派所得为业的地中,拈阄让渡四十八座城及其城四围的郊野,让利未人居住和牧养牲畜、安置财物。其中利未后裔中的哥辖家族在三大家族中所得的城邑及郊野共23座,占比高达48%,亚伦及其子孙作为大祭司,更是得到了特别的恩待,如下表。
表一: 利未各家族所得的城邑及其郊野数量一览表
寄居的利未家族 |
让渡城邑的支派 |
城邑数量 |
|
革顺家族 |
以萨迦支派、亚设支派、拿弗他利支派、巴珊地的玛拿西半支派 |
13 |
|
哥辖家族 |
亚伦及其子孙 |
犹大支派、西缅支派、便雅悯支派 |
13 |
哥辖其他子孙 |
以法莲支派、但支派、玛拿西半支派 |
10 |
|
米拉利家族 |
流便支派、迦得支派、西布伦支派 |
12 |
|
利未人寄居的城邑数合计 |
48 |
另外,这四十八座利未人寄居的城中,设立了希伯仑(基列亚巴)、示剑、哥兰、基低斯、比悉和基列拉末等六座逃城,分布在约但河两岸,使那些无心而误杀人的得以住在利未人中间,在逃城里避仇,不至于死在报血仇的人手里,且有机会可以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直到所居逃城里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如果没有报血仇的人寻仇,这个误杀人的人就可以回到他所得为业的地上生活( 《民数记35:1-34》、《申命记4:41-43;19:1-13》、《约书亚记20-21》 )。
详见下表:
表二:六座逃城分布图注
约旦河东 |
约旦河西 |
||
让渡支派 |
逃 城 名 |
让渡支派 |
逃 城 名 |
1.玛拿西支派 |
哥 兰 |
4.拿弗他利支派 |
基低斯 |
2.迦得支派 |
基列拉末 |
5.以法莲支派 |
示 剑 |
3.流便支派 |
比 悉 |
6.犹大支派 |
希伯仑(基列亚巴) |
【注】此彩图来自于网络。
因为利未人名义上无分无业,旧约中常将利未人与孤儿寡妇、城里寄居的外邦人等弱势群体相提并论,每逢三年,以色列人要取出土产的十分之一,分给利未人和寄居的、孤儿寡妇等人,使他们得到饱足,一同享受从神而来的福分和欢乐;摩西在世时,反反复复切切叮嘱其他支派永不可丢弃利未人( 《申命记12:12,18-19;14:27-29;26:10-13》 );以色列军队安营时,利未营在诸营中间,按照家族环绕着约柜会幕,谨守约柜的会幕( 《民数记1:53;2:17》 )。
如下图注:
【注】此图来源于网络。
(二)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与要求
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亚伦家族和其他利未人既得到神满满的恩典,得以侍立在神面前,有亲近神、事奉神的权利,同时也担当了重要的职责,专职事奉神,在以色列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哥辖家族的可拉一党觊觎亚伦的祭司职任,背叛耶和华神的拣选和任命,导致可拉一党尽诛、250名首领被烧灭、14,700会众遭瘟而死( 《民数记16》 )。之后,耶和华神特意晓谕摩西,明确规定了祭司与其他利未人的职责:利未支派中,哥辖家族的亚伦及其后裔为大,世袭终身大祭司,为祭司之首;其他哥辖家族和革顺家族、米拉利家族的利未人要“站在祭司亚伦面前,好服事他”,“将利未人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因为他们是从以色列人中选出来给他的”,他们在会幕里的任职时间是20岁到50岁,到了50岁就退任不再办事。这样分工协作,“联合”服事,共同事奉主,就“免得忿怒再临到以色列人”( 《出埃及记32:25-29》、《民数记3:5-13,32,41-50;8:19,23-26;16:8-9;18:1-7》、《历代志下13:9-12;29:5,11》、《希伯来书7:23;10:11》 )。
1.献祭祝福
(1)献祭的人
耶和华神规定的设立祭司的程序为:洗身洁净 → 穿衣着冠 → 膏抹成圣 → 献祭赎罪 → 七日受职( 《出埃及记29:1-37》、《利未记8》 )。亚伦及其子孙经过这样的程序,蒙神所召,成为受膏的专职大祭司,要在神面前献上以色列百姓的祭物和礼物。大祭司在人面前代表神,将神的福份分给人;在神的面前则代表人,为人求福,“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神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或为“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亚伦一样”( 《历代志上23:13》、《耶利米书33:18-21》、《希伯来书5:1-4;7:27;8:3》 )。
除此以外,大祭司还有一项重要的职权,在每年七月初十日的赎罪日里,只有大祭司一人可以进入至圣所,在神面前用赎罪祭牲的血,在对着约柜上的施恩座即耶和华面前的坛上“行赎罪之礼,并要为众祭司和会众的百姓赎罪”,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 《出埃及记30:10》、《利未记16:29-34》、《申命记33:10-11》、《历代志上6:49》、《希伯来书9:6-8》 )。
耶和华神是圣洁忌邪的神,神的仆人祭司既然归神为圣,在身、心、灵各方面就都“不可从俗沾染自己”,必须圣洁无瑕,完美无缺,并与污秽和罪恶隔离。首先进入圣所的祭司要身无残疾,仪表整洁;其次,进入会幕前,自己首先要洁净,穿戴圣服,不得喝清酒、浓酒;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洁身自好,行为端正,只可娶以色列的处女为妻,并严格约束家人的行为,如果祭司的女儿行为不端辱没了父亲,必被烧死;对以色列人献给耶和华神的圣物不可亵渎,自死和被野兽撕裂的食物不可吃,外人也不可吃圣物,祭司要遵守神的吩咐从内而外洁净自己,免得获罪而死( 《利未记21-22》、《尼希米记13:4-9,28-29》、《以西结书44:15-31》 )。《以斯拉记2:62》和《尼希米记7:64》记载了以色列被掳归回后,一个祭司家族因族谱中找不到自己的谱系,“因此算为不洁,不准供祭司的职任”,说明神的祭司必须来历清白,令人无可指责。
祭司进入会幕或接近坛在圣所供职时必须穿戴圣服,其中大祭司的圣服包括衣服、胸牌和冠冕。衣服有三层:第一层是杂色细麻布织就的内袍;第二层是全蓝色的外袍,下摆要交错挂上金铃铛和用红、紫、朱红色线做的石榴,当大祭司进入圣所到神面前时,金铃铛的响声必被听见,使他不至于死亡注1;第三层是用金线和蓝、紫、朱红线织就的以弗得,要佩戴两个特别的佩饰,一是前胸的四方形决断胸牌,叠为两层,由十二块不同宝石镶嵌而成,上面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并要将判断是非的乌陵和土明放在决断胸牌中,二是双肩各有一块红玛瑙,分别刻有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镶嵌在金槽中,都要在耶和华面前作为纪念,表明大祭司在神面前代表了全体以色列人。另外,大祭司戴的冠冕正面,用蓝细带子挂着一面用精金刻成的牌,上面刻着“归耶和华为圣”六个字,使他们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如下图注2。其他祭司则要穿戴细麻布的裤子和内袍、腰带、裹头巾出入圣所,不可穿使身体出汗的衣服,免得担罪而死( 《出埃及记28;39:1-31》、《利未记8:6-13》、《申命记33:8》、《撒母耳记上28:6》、《以西结书44:16-19》 )。
神给亚伦及其后代子孙赐下为民祝福的权柄。亚伦受膏后第一次在耶和华神面前献了赎罪祭、燔祭和平安祭,就向百姓举手,奉耶和华神的名,为他们祝福:“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
当祭司这样祝福以色列百姓时,神就将赐福给他们。祝福来自于神,恩典也来自于神,祭司站在神与人的中间,将神的祝福带给了以色列百姓;神也借祭司制度,赦免了人因软弱所犯的罪,使每个人有机会与神和好,保持与神的亲密关系( 《利未记9:22-24》、《民数记6:22-27》、《申命记21:5》 、《历代志上23:13》 )。
大祭司的圣服及含义
【注1】金铃铛的作用有二:一是提醒大祭司,在圣所出入事奉神时,当手洁心清、谨慎行事,神是轻慢不得的,以此警戒自己最大程度地避免犯罪,以免死亡;二是当大祭司进入圣所,他的事奉也有不被神悦纳的可能,会遭到神的击杀。在外的百姓听到铃声,就知晓大祭司还活着,代表着他们向神敬拜和代求。
【注2】此图来源于网络。
而今,主耶稣基督用自己无辜的血和生命,为我们担罪,舍己作万人的赎价,成为了神和人之间唯一的中保,他是天上永远的大祭司,使我们得以与神和好。神的祝福就通过传道者之口,在基督徒敬拜主的日子传达给每个愿意信靠主耶稣基督的人:“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罗马书5:1-11》、《哥林多后书13:14》、《提摩太前书2:5-6》、《希伯来书2:17;4:14-16;5:5-10;6:20;7:26-28;8:1,11;10:21》 )。
(2)献祭的地点
有了特定的祭司为百姓献上分别为圣的祭物,献祭的地方也要到神所选择的特定的地方献祭,不可随从己意,“你要谨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祭物也不可随处吃,要在“耶和华你的神面前吃,在耶和华你神所要选择的地方”吃( 《申命记12:5,7,11-14,18,21,26》 )。在以色列历史中,神的居所—会幕( 即帐幕《出埃及记33:7;39:32》、《撒母耳记下7:6》、《历代志上17:5》 )也几经变迁:
在旷野期间,会幕是神与以色列民同在的地方,是“神选择要立他为名的居所”,所以耶和华神通过摩西,晓谕亚伦和以色列众人,要让以色列人把以前他们在田野所献的祭物,要“带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交给祭司献与耶和华,献燔祭或平安祭时,如果所宰杀的牛羊,百姓不带到会幕门口献祭,“流血的罪必归到那人身上”,并“必从民中剪除”( 《利未记17:1-9》 )。
到了迦南美地之后,整个士师时代,帐幕先后设立在吉甲( 《约书亚记4:19,5:10》 )、伯特利( 《士师记20:18,26-28,;21:2》,最后在示罗( 《约书亚记18:1;19:51》、《士师记18:31;21:19》、《诗篇78:59-64》、《耶利米书7:12》 )。《撒母耳记上1:3,9,19,21,24》就记载了撒母耳的父母亲以利加拿和哈拿“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为了使以色列人知道神立撒母耳为先知,耶和华神还曾在示罗显现( 《撒母耳记上3:20-21》 )。
大卫在以色列为王时,会幕位于但支派境内的基遍,“摩西在旷野所造之耶和华的帐幕和燔祭坛,都在基遍的高处”,“这就是耶和华神的殿,为以色列人献燔祭的坛”( 《历代志上21:29-31》、《历代志下1:3-5》 )。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之后的四百八十年,大卫之子所罗门王作统一的以色列王国之王的第四年,花费了七年时间建造了神的圣殿,称为“耶路撒冷圣殿”,神选择此处分别为圣,与以色列民同在( 《列王纪上6:1,37-38》、《历代志下3:1-2;7:1-2,12-16》 ),耶路撒冷圣殿就成了以色列百姓唯一可以敬拜、献祭的地方。在新约里,也记载了耶稣十二岁那年时的逾越节,随同父母长途跋涉了好几天,从伯利恒“按着节期的规矩”上耶路撒冷圣殿守节期,敬拜献祭( 《路加福音2:41-47》 )。
(3)献祭的时间
除了百姓日常所献的祭祀之外,耶和华神通过摩西,晓谕了定期献祭的日期和节期注,要求以色列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按每日、每周、每月特定的日期献祭;对耶和华的节期,即逾越节(除酵节)、七七节(五旬节)、吹角日、赎罪日、住棚节(收藏节)等要宣告为圣会的节期;并特别规定,以色列人“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却不可空手朝见。每个人要按着自己的力量,照耶和华你神所赐的福分,奉献礼物”( 《出埃及记12:43-13:1-16;23:14-17;34:18-26》、《利未记23》、《民数记9:1-14;28-29》、《申命记16:1-17;17:1》、《历代志下8:12-13》 )。
【注】以色列人的节期(每月30天,一年360天)
根据《利未记》23章的记载,以色列人共有七个节期,即
①逾越节(正月十四日):公历三到四月间,相当于公历的新年前夕。
②除酵节或无酵节(正月十五日至廿一日):公历三到四月间,是以色列人一年的开始。
③初熟节或摇捆节(正月十六日)
④五旬节或七七节或收割节(三月初六日)
是指从除酵节(正月十五日到廿一日)之后开始计算,即
七天 ×七周 + 一天 = 50天,故又称五旬节、七七节。
⑤吹角日(七月初一日):公历九、十月。
⑥赎罪日(七月初十日):公历九、十月。
⑦住棚节或收藏节(七月十五至廿二日):公历九、十月。
除了除酵节和初熟节外,《民数记》 28-29章也提到了五个节期,即逾越节、七七节、吹角日、赎罪日和住棚节都需要献祭,其中逾越节是家庭聚会的节日,家人一起过节,回想当年被神救助的恩典,其余的四个节期都是公众聚集在一起献祭,所以逾越节当天不献祭,次日的除酵节却要献祭。
以上七个节期是以色列人被掳前守的节期;在被掳期间,即波斯帝国的亚哈随鲁王在位时,有便雅悯支派的末底改和以斯帖作了波斯帝国的宰相和王后,就将每年的亚达月十四、十五日两天定为“普珥节”,坚嘱犹大人世世代代遵守,为的是纪念上帝解救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 《以斯帖记9:20-32》 )。
(4)献祭的种类
献祭根据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分为燔祭、素祭、平安祭等感谢祭和赎罪祭、赎愆祭五种。详见下表:
献祭的种类
名称 |
祭 物 |
分工及祭物归属 |
含 义 |
目 的 |
经文出处 |
|||
种类 |
要求 |
对献祭物者的要求
|
对祭司的要求 |
|||||
燔祭 |
牲畜 |
没有残疾;雄性 |
按手在供物的头上,在会幕门口耶和华神面前宰杀、剥皮、切块 |
撒血在会幕门口和坛四周;洗净脏腑和腿;架火;在坛上烧尽祭物;坛上的火不可熄灭;换其他衣服把燔祭灰倒在营外。 |
全然奉献,烧在坛上,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
用牲畜的死代替有罪之人,为赎一般性的罪,表示全然奉献。 |
《利未记1;6:8-13;17:1-9》《民数记15:1-21》《申命记12:27》 |
|
素祭 |
粮食 |
不可加酵和蜜,要用盐调和 |
细面浇上油,加上乳香 |
取出一把烧在坛上,献给耶和华;余剩的,归大祭司,要在会幕的院子里享用。 |
①将收成里最好的初熟之物作为供物献给神。 ②“盐”表示与神的立约永不废除。 |
为初熟之物献上感恩,表达对神的尊崇。 |
《出埃及记23:18-19;34:26》 《民数记15:1-21》《申命记26:1-10》 《利未记2;6:14-23》 |
|
平安祭 |
感恩祭 |
牲畜或粮食 |
没有残疾(甘心祭的牲畜可稍有残疾);素祭无酵无蜜 |
按手在供物头上,宰于会幕门口 |
把血撒在坛四周;只烧脂油献给神;素祭调油的无酵饼、牲畜的胸和右腿归祭司及其家人当天和次日享用。 |
①按手在供物头上,表示承认自己的罪过,将罪归在供物头上。 ②供物没有残疾表明神的圣洁完美。 ③祭司弹血七次、把血抹在坛四角、把血倒在祭坛脚,都是为了使坛洁净、成圣。 ④动物的血里有活物的生命,所以可以为人的生命赎罪。以色列人不可吃血。 ⑤献上供物代替自己的罪,就在耶和华神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 |
对神的感恩; 还特许的愿; 甘心献上的燔祭。 |
《利未记3;7:11-21,28-36;8:12-15;19:5-8;22:17-30》 《民数记15:1-21》《申命记12:26-27》 |
许愿祭 |
||||||||
甘心祭 |
||||||||
赎罪祭 |
牲畜 |
没有 残疾 |
误犯罪的人要按手在牲畜头上,宰于会幕门口(祭司和会众献公牛犊,官长献公山羊,庶民献母山羊) |
取供物的血对着耶和华圣所的幔子弹血七次;把血抹在会幕内和坛四角,把其余的血倒在祭坛脚;烧净脂油献给耶和华;在会幕院子里均享肉食。 |
祭司为他们赎罪,他们必蒙赦免。 |
《利未记4;6:24-30;16:30-34》 《民数记15:22-31》《希伯来书9:22》 |
||
赎愆祭 |
牲畜或粮食 |
没有 残疾 |
无意犯罪和玷污圣物的人,根据个人能力大小为自己的罪愆献供物 |
同赎罪祭(对玷污圣物的除献赎愆祭外,还要附加1/5给祭司);在会幕院子里均享肉食。 |
《利未记5;7:1-10,26;17:10-12;22:14-16》《民数记15:22-31《希伯来书9:22》 |
《民数记19》还规定了大祭司要焚烧一只没有残疾、未曾负轭、纯红的母牛,用它的灰调制除污秽的水,用于为民除罪( 《希伯来书9:13-14》 )。
(5)献祭的意义
以色列的百姓进旷野前,长期生活在埃及那个拜多神的地方,耳濡目染异教徒拜假神的敬拜方式;到了应许之地后,迦南的外邦人在高山、小山、各青翠树下叩拜奉人手用木石金银所造的神,这些偶像“不能看、不能听、不能吃、不能闻”( 《申命记4:28》 ),他们的敬拜过程还常常被当做放纵情欲的机会,如《民数记25:1-2》中所载,既随便又放纵,甚至还为假神献上儿女经火,这些可憎的事是忌邪、圣洁的耶和华神所深恶痛绝的( 《利未记20:1-5》、《耶利米书7:30-31;19:5;32:35》 )。
当耶和华神拣选了以色列人“特作自己产业的子民”,就要求神的百姓从万民中分别出来,绝不可效法这些放纵、行淫的恶习,要完全区别于外邦人堕落、放纵的生活方式,严肃地看待关乎神的事,谨守神的规矩,不仅要分外谨慎地与过去的恶俗划清界限,也要心怀警惕地对未来的诱惑防患未然。为此,神通过摩西立下典章、律例和诫命,严格规定了敬拜献祭的地点和时间,并承诺“凡记下我名的地方,我必到那里赐福给你”( 《出埃及记20:24》、《利未记18:3-5》、《申命记12:1-6,29-32》、《以西结书44:23-24》 )。
摩西专门写了一卷书《利未记》来记录给耶和华神献祭和祭拜的规矩,并在其他经卷中多次重复,反复提到。神通过摩西和亚伦将每次、每日、每周、每月、每年节期的献祭仪式程序化、固定化,使得祭司和百姓祭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些仪式虽然看起来耗时、费力、花钱注(以每年献祭用的羊为例,详见下表),但这与神给予以色列的恩典相比算不了什么。耶和华神不是因为物质缺乏,也不是要以色列人把献祭过程仅仅作为一种宗教仪式走过场,而是要在献祭过程中,提醒以色列百姓时时记得神,感受神的同在,数算神的恩典,养成感恩的习惯。
为此神借撒母耳、何西阿等先知之口,告诉以色列人:“我喜爱良善(或作“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 《撒母耳记上15:22》、《何西阿书6:6》、《马太福音9:13;12:7》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神的话,在日常生活中谨守遵行,如果在献祭时只是行礼如仪,而没有将神的话放在心里,就不能与神相交,再多的献祭也是枉然。耶和华神为此亲自晓瑜摩西说:“所以你们要守我的律例、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 《利未记18:4-5》 );同时还要学会摆正自己与神、与世界的关系,即先求神的国和义,把神的事摆在首位,生活的次序要以神为中心,先做好神的事,再做自己的事( 《马太福音6:33》 );要在拜祭过程中学习顺服的功课,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称颂神( 《约翰福音4:24》 ),通过颂赞把自己当作活祭甘心乐意献给神( 《诗篇135:19-21》、《罗马书12:1-2》、《希伯来书13:15-16》 )。
【注】说明①:经文出处为《民数记28-29》。
说明②:以2017年美国羊肉市价约每只$200计算,以色列人每年需要献祭的1150只羊价值约$230,000。如下表:
以色列人每年的祭物数量 (仅以羊为例) |
|||||||||
献祭期/祭物 |
公羊羔(只) |
公绵羊(只) |
公山羊(只) |
一年总计(只) |
|||||
一次 |
一年 |
一次 |
一年 |
一次 |
一年 |
||||
1 |
2 = 1×360天或12月 |
3 |
4 = 3×52周或12月 |
5 |
6 = 5 ×12月 |
7 =2+4+6 |
|||
每日 |
2 |
720 |
|
|
|
|
720 |
||
每周 |
|
|
2 |
104 |
|
|
104 |
||
每月 |
7 |
84 |
1 |
12 |
1 |
12 |
108 |
||
每年 |
每年小计 |
|
175 |
|
25 |
|
18 |
218 |
|
其中:逾越节 |
7 |
49 |
1 |
7 |
1 |
7 |
|
||
七七节 |
7 |
7 |
1 |
1 |
1 |
1 |
|||
吹角节 |
7 |
7 |
1 |
1 |
1 |
1 |
|||
赎罪日 |
7 |
7 |
1 |
1 |
1 |
1 |
|||
住棚节 |
第一天到第七天 |
14只×7天=98 |
98 |
2只×7天=14 |
14 |
1 |
7 |
||
第八天 |
7 |
7 |
1 |
1 |
1 |
1 |
|||
全年总计 |
|
979 |
|
141 |
|
30 |
1150 |
2.管理会幕(圣殿)
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四十年时间里,耶和华神为了与民同在,就住在摩西所建的帐幕幔子内的至圣所约柜所在之处,只有大祭司亚伦和他的后裔在赎罪日可以进入至圣所,看守其中的法柜及其中一切的器物并为民赎罪,“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 《民数记3:10》 );其他利未人则要听命于亚伦和他的后裔,看守会幕,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然后再进入会幕,办理会幕一切的事,站在会众面前替他们当差,亲近神,“并要谨守法柜的帐幕”,成为利未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民数记1:53;8:5-26;16:9-10;18:23》、《历代志下13:10-12》 )。
耶和华神特别晓谕摩西和亚伦,“不可将哥辖人的支派从利未人中剪除”,因为他们要管理、看守和抬约柜,但他们一不可摸圣物,二不可观圣所,以免死亡( 《民数记4:15-20》 );也不可将十二支派各首领奉献的牛和车交给哥辖的子孙,因为他们办的是圣所的事儿,要“在肩头抬圣物”( 《民数记7:9》 ),明确指出“除了利未人之外,无人可抬神的约柜;因为耶和华拣选他们抬神的约柜,且永远事奉他”( 《历代志上15:2》 )。
数百年后,当大卫成为了以色列统一王国之君,他攻取了耶路撒冷之后,第一次迎约柜进大卫城,因不守律法,按照外邦人的方式用牛车运约柜,神就击杀了用手扶约柜的乌撒( 《撒母耳记下6:1-11》 );当大卫和利未人照着“耶和华借摩西所吩咐的”律法,自洁后“用杠,肩抬神的约柜”时,约柜就平平安安地到了大卫的城耶路撒冷( 《撒母耳记下6:12-15》、《历代志上15:1-15》、《以赛亚书52:11》 )。
利未三大家族有关会幕的分工详见下表:
利未家族的帐幕事工及其分工一览表 |
||
利未 家 族 |
有 关 帐 幕 的 事 工 |
经文出处 |
革 顺 家 族 |
①看守帐幕和罩棚、罩棚的盖、会幕的门帘,围帐幕和坛的院子的帷子和门帘,一切使用的绳子。 |
《民数记3:23-26》 |
②抬帐幕的幔子和会幕,并会幕的盖与其上的海狗皮和会幕的门帘,围帐幕和坛院子的帷子和门帘、绳子,并所用的器具,革顺的子孙在一切抬物办事之上都要凭亚伦和他儿子的吩咐。 |
《民数记4:24-28;7:7》 |
|
哥 辖 家 族 |
①看守约柜、桌子、灯台、两座坛与圣所内使用的器皿;帘子和一切使用之物。 |
《民数记3:29-32》《约书亚记3:8,14;4:10-18》 |
②只有大祭司亚伦及其后人在一年一度的赎罪日可以进入至圣所,看守至圣所里的一切器具并燃灯;当起营时,也必须由亚伦及其后人用幔子、海狗皮和不同颜色的毯子遮盖法柜和圣所的一切器具,穿好杠;然后哥辖的其他子孙再来抬至圣所里的器具。 |
《利未记16:29-34;24:1-4》、《民数记4:4-16;8:1-4》 |
|
米 拉 利 家 族 |
①看守帐幕的板、闩、柱子、带卯的座和帐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院子四围的柱子,带卯的座、橛子和绳子。 |
《民数记3:35-37》 |
②抬帐幕的板、闩、柱子、带卯的座, 院子四围的柱子和其上带卯的座、橛子、绳子,并一切使用的器具。 |
《民数记4:31-33;7:8》 |
到了迦南美地之后,帐幕最后设立在示罗,有关耶和华的营盘由利未营的人管辖,被亚伦之孙祭司非尼哈领导( 《约书亚记18:1;19:51》、《士师记21:19》 、《撒母耳记上3:20-21》 、《历代志上9:17-20》 );统一王国时代,帐幕迁到了基遍( 《历代志上21:29》、《历代志下1:3》 );而后所罗门王这个“太平”之王,花费了七年时间在圣城耶路撒冷建了圣殿,神选择这殿分别为圣,“已经使他的百姓平安,他永远住在耶路撒冷,”承诺“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 《历代志下7:16;23:25;29:1-5,12-36》、《诗篇132:13-18》 )。这时,利未人的职责也与时俱进有了变化,“利未人不必再抬帐幕和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了”,而是在圣殿的敬拜中继续服事亚伦的子孙,看守会幕和圣所,并分班次负责音乐方面的事奉,大卫王在世时还命定了亚萨、希幔和耶杜顿三人为圣乐队的首领,带领殿中诸人每日早晚,站立、称谢、赞美耶和华;并看守圣殿的院门,协助祭司准备祭品和洁净圣物,保持圣殿整洁、管理殿中府库及其他相关行政事务、外事等( 《历代志上9:17-34;15:22-24;16:7;23:2-32;26:20-32;28:21》、《历代志下8:14-15;35:1-19》、《以西结书44:11-16》 )。
3.教导律法
除了献祭祝福和管理会幕,给以色列百姓教导摩西律法也是祭司和利未人重要职责。摩西临终前七天,在《申命记4:26;11:26-28;30:19》里三次“呼天唤地作见证”,将以色列人的生死祸福陈明在他们面前,选择神即可蒙福,谨守神的诫命才是生命之道( 《诗篇119:1-2》 );背弃神就必受祸,偏行己路的尽头就是死路一条。
摩西临终前,遵神嘱将律法写出来,叮嘱抬约柜的利未人放在神的约柜旁,将教导律法的重责大任传递给了亚伦和他的后代子孙( 《申命记31:24-26》 )。神曾亲自晓谕亚伦,让他“将耶和华晓谕摩西以色列人的一切律例,教训他们”( 《利未记10:11;26》、 《列王纪下17:27-28》、《历代志下17:7-9;35:3》《耶利米书18:18》 ),作为神的使者,“祭司的嘴里,当存知识,人也当由他口中寻求律法”( 《玛拉基书2:7》 );而利未人是与神立了生命和平安之约的人,利未人当怀着敬畏的心,“真实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里没有不义的话。他以平安和正直与我同行,使多人回头离开罪孽”。摩西在临终前的预言中,也嘱咐利未人“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 ( 《申命记33:10-11》 )。
神也预见了以色列人将来要立君王做领袖,通过摩西特别告诫将来的君主,登位之初,就要亲自抄录一本在“祭司利未人面前”的律法书,平生诵读,谨守遵行,用律法来管理百姓,使国运得以长久( 《申命记17:14-20》 )。
耶和华神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训词正确,能快活人的心;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道理洁净,可存永远;典章真实,全然公义,使人受到警戒,受之便得大赏( 《诗篇19:7-11》 ),因此祭司和利未人应教导以色列人对神的诫命、律例、典章留心听从,谨守遵行,教导以色列人从中明白神所喜悦的“义”和神所厌憎的“罪”,拣选生命之路,使自己和后代子孙得以存活并蒙福( 《罗马书3:20》、《希伯来书7:11》 )。
4. 裁定诉讼
大祭司进入会幕或接近坛在圣所供职时必须穿戴圣服,其中戴在胸前的决断胸牌中放置了乌陵和土明,这是祭司用来决断明疑之物。在耶和华神通过摩西颁布的典章中,包括了很多民事律法,其中民事纠纷、所有争讼殴打的事都是由祭司来判断审判,并处罚以色列百姓中违反律法的罪行,若不听从必被治死( 《申命记17:8-13》 )。如《民数记5:11-31》所记载的疑妻不贞试验的例子中,最终由祭司裁定相关的证人、证言、证据是否合理;他们也要教导以色列民分辨圣俗,区分洁净和不洁净之物( 《出埃及记28:29-30》、《民数记27:21》、《申命记21:5;33:8》、《撒母耳记上28:6》、《以斯拉记2:63》、《尼希米记7:65》、《历代志下19:8-10》、《诗篇132:9》、《以西结书44:23-24》 )。
5.诊断病症
祭司专职为神服事,是高尚的职业,但同时也是高危的职业。《利未记》用十三和十四两章记述了以色列民患病后,如大麻风、火毒、火斑等症,都要来到祭司面前,从发病起、治疗中、痊愈后都由祭司查看,判断是否洁净、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隔离等;患者痊愈后要行洁净之礼,替患病百姓献上赎愆祭,在耶和华面前为百姓赎罪。以色列百姓对大麻风的灾病,要照祭司利未人一切所指教的,谨慎对待,留意遵行( 《申命记24:8-9》 )。新约四福音书中,有三卷福音书提到耶稣基督治好了一个有信心的麻风病人,然后叮嘱他要去把身体给祭司查看,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做证据( 《马太福音8:1-4》、《马可福音1:40-44》、《路加福音5:12-15》 )。
6.吹号助阵
虽然利未人免服兵役,但当战争来临时,却并未置身事外。打仗前,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吹响银号,招聚耶和华的军队起行;打仗时,祭司要到百姓面前宣告神的同在,在神面前得蒙纪念,蒙拯救脱离仇敌;在快乐的日子和节期,并月朔、献燔祭和平安祭之时,也要吹号,在神面前作为纪念。这要成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这项规定祭司们无论在旷野中会幕前,还是耶路撒冷圣殿都忠实地做到了。当以色列人被掳归回后,他们重建了圣殿和城墙。在城墙落成礼上,祭司的子孙们也吹起号来,庆祝以色列人的劫后重生( 《民数记10:1-9;31:6》、《申命记20:1-4》、《历代志上16:6》、《历代志下7:6;13:10-14》、《以斯拉记3:10》、《尼希米记12:35-41》 )。
在以神为主导的圣战中,祭司参与了两场战事。第一次是在旷野第四十年,摩西派大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用自己的武器—圣所的器皿和吹角的号筒参加与米甸人之战,协同耶和华的军队12,000人一同打败了米甸人,杀死了米甸的五王、全部男丁和惑众犯罪的先知巴兰,为耶和华报了仇( 《民数记31:1-12》 );第二次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进入迦南,过了约旦河、行了割礼、守了逾越节后,第一场攻打耶利哥城的圣战,不见刀剑和马车,只有神的七个祭司拿着七个羊角走在约柜前,由沉默的士兵们前后护送,祭司们一面走一面吹角,这支奇怪的队伍日日围绕耶利哥城走一圈,走了六日,到第七日就绕城七次,当七个祭司吹起角时,以色列百姓大声呼喊,城墙塌陷,却神奇地保全了城墙边上的帮助过以色列两个探子的妓女喇合全家。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征服了耶利哥城,威震迦南全地( 《约书亚记2;6》 )。
结语
“老好人”是亚伦身上的标签,八十二年被压制的生活让亚伦苟且偷生,个人价值严重缺失,被推到高位后,潜意识里总想取悦于人,形成亚伦优柔寡断、胸无定见的性格,被神拣选后仍信心不足,以致于一而再、再而三地跌倒。但神纪念亚伦的忠心服事,虽然亚伦有缺点、有软弱、有不足,神依然眷顾他、恩待他、使用他,从利未家族拣选了亚伦和他的后裔,担当终身大祭司,专职为神所用,独享尊荣。
由此可见,亚伦家族获此殊荣,并不是亚伦本人有出众之处,全在于神的恩典和赐予,亚伦的人生有一个悲惨的开始,却有一个蒙福的未来。他的后代子孙中,有忠心耿耿的以利亚撒,嫉恶如仇的非尼哈,敏捷的文士以斯拉……继续书写着亚伦家族的辉煌。
六出飞花落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