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薪火相传:你粗,我粗?
孔雀羽 (2021-03-21 20:43:44) 评论 (0)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
僧问:“如何是玄旨?”
师曰:“无人能会。”
曰:“向者如何?”
师曰:“有向即乖。”
曰:“不向者如何?”
师曰:“谁求玄旨?”又曰:“去!无汝用心处。”
曰:“岂无方便门,令学人得入?”
师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曰:“如何是观音妙智力?”
师敲鼎葢三下,曰:“子还闻否?”
曰:“闻。”
师曰:“我何不闻?”僧无语。师以棒趁下。
上堂:“吾今欲说禅,诸子总近前。”
大众近前,师曰:“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问:“如何是观音行?”
师乃弹指曰:“诸人还闻否?”
曰:“闻。”
师曰:“一队汉向这里觅甚么?”以棒趁出,大笑归方丈。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观音菩萨叫做观音, 而不是听音或者闻音?你如果答不出来, 快跑, 智常禅师有暴力倾向, 他会用大棒子打人。
师尝与南泉同行,后忽一日相别,煎茶次,南泉曰:“从来与师兄商量语句,彼此已知。此后或有人问,毕竟事作么生?”
师曰:“这一片地大好卓庵。”
泉曰:“卓庵且置,毕竟事作么生?”
师乃打翻茶弦,便起。
泉曰:“师兄吃茶了。普愿未吃茶。”
师曰:“作这个语话,滴水也难销。”
智常禅师与南泉哥俩是师兄弟,都是马祖道一的弟子。我早告诉过你, 两个开悟的人在一起, 无趣得很。 你看, 两句话就开始掀桌子。 智常禅师被南泉摆了一道, 你看出来没有?
师因官人来,乃拈起帽子两带曰:“还会么?”
曰:“不会。”
师曰:“莫怪老僧头风,不卸帽子。”
这些公案,如果我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大家整本五灯会元基本上可以总结成“离开两边”四个字,你真的看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或者在想告诉你什么。帽子的两根带子就代表两边。我一说破,你现在看这些公案就觉得,哦,原来这些和尚们是这个意思。这就教读懂了,读出法味来了。那离开两边是不是就是谜底就是本来面目呢?不是,它依然是从本来面目推出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它只能算近道了。所有说出来的,都只是接近。
如果是我, 一把扯下老和尚的帽子, 丢出门外, 叫你倚老卖老。
师入园取菜次,乃画圆相,围却一株。
语众曰:“辄不得动著这个。”
众不敢动。
少顷,师复来,见菜犹在,便以棒趁众僧曰:“这一队汉,无一个有智慧底。”
这么听话的弟子,智常禅师还是用大棒子打, 有没搞错? 看来怎么做也没办法让这个老和尚满意。 不如半夜三更偷偷来把圆擦了, 把菜拔了, 煮了当宵夜吃, 让这老和尚去心痛。呵呵, 你如果真的去偷菜,偷偷吃了,老和尚可高兴了。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有了圆圈就有了内外,老和尚想说的,还是离开两边。
师铲草次,有讲僧来参,忽有一蛇过,师以婴断之。
僧曰:“久向归宗,元来是个粗行沙门。”
师曰:“你粗,我粗?”
曰:“如何是粗?”
师竖起婴头。
曰:“如何是细?”
师作斩蛇势。
曰:“与么,则依而行之。”
师曰:“依而行之且置,你甚处见我斩蛇?”僧无对。
破戒, 破戒, 破了一切。前两天说了南泉斩猫的故事,也看了陶陶和性兄的留言。我其实很赞同王兄的留言,都是执着。陶兄和性兄批评南泉,和这位僧人批评智常禅师一样。佛教,没有不害没有害,没有慈悲没有不慈悲。世尊早说过,“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世尊为什么会这么讲?
因为无生,实无众生。无生就无灭。佛教当然有戒律,不杀生是其中之一。但那是二乘法。根本就是无生,哪里会有杀生。谁杀?谁被杀?根本就没有救度,哪里有什么慈悲。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慈悲济世,是人世间的方便,台湾佛教界的几大山头里就有慈济。
我讲过许多次,不是说开悟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在人间就要遵守人世间的法律道德,但有智慧的修行人一定要区分开入世法和出世法。真正悟道之后,眼中是完全没有生死的。我以后会讲到另外一位禅师,开悟之后,一直在江上垂钓,迎来送往摆渡,寻求一位合适的法嗣。他等了很久很久也等不着,叹道“金鳞难遇”,然后纵身投江。呵呵,如果按戒律来说,自杀等于杀佛,是要入地狱的。
我只想说,如果你没有这些先贤的道行,就不要模仿。如果你有了他们的道行,选择用其他温和的方式教学,那是你的选择,我支持你。其实如果是我,我不会斩猫,但我家草坪上来条蛇我很可能斩的,嘿嘿。
僧辞,师问:“甚么处去?”
曰:“诸方学五味禅去。”
师曰:“诸方有五味禅,我这里将有一味禅。”
曰:“如何是一味禅?”
师便打。
僧曰:“会也!会也!”
师曰:“道!道!”
僧拟开口,师又打。
呵呵,我真的有点可怜他的弟子们, 动不动就挨打。 不打不成才啊。一味禅,是智常禅师自创的胡说八道,哈哈哈,哪有什么一味禅。不过禅宗倒却是有一字禅,就是无论你问什么问题,只答一个字。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说即错,于是说得越少错得越少。
可是,如此一来,可就苦了学僧。不过,一字总比什么也不说好。
孔雀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