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可收藏的中国出口瓷器物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2021-04-09 10:09:30) 评论 (10)上篇文章里我们谈到了“中国出口瓷”(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即主要是指在明代晚期,然后经过大清再一直到民国,即大约在16世纪 – 20世纪中期,这数百年的时间里出口到西方国家的瓷器商品,这些物品一般也被称之为外销瓷。我们经常在很多器物上可以看见有英文字“China”或者“Made in China”,或者还同时带有其它的一些中国文字,如景德镇,等等。让人分不清这些东西到底是老物件,还是近几十年的新产物,从而往往使得想进行老物件收藏的藏友们不敢下手去购买,怕上当。那么老瓷器器物上的英文字母CHINA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Made in China 标识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又如何鉴别是可以收藏的老器物还是后来的新东西呢?且听我讲解:
一、在19世纪末的1890年及所有以前的外销器物,没有英文标识。
一般来说,从清代光绪年间1890年及以前的中国出口瓷,比如明晚期的克拉克瓷(Kraak Porcelain),清代乾隆以及直到光绪前期的广彩瓷等等,所有的器皿上都不会有英文或其它国家的语言文字来说明器物的产地或起源(中国文字除外)。当然在器物上画有比较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花卉、亭台楼阁以及兵马和人物等修饰往往可以用来判断该器物的产地。如果在一些器物上出现有朝代年号,如“大明万历年制”或“大清康熙年制”等等,这类器物往往最初不是为出口外销而制作,而是为中国国内市场满足皇家或达官显贵们使用所生产制作的器物。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作为古玩收藏品而流通到国外市场。当然,也有更大一部分的器物,虽然它们被标有“大XXX年制”等文字纪年款,但它们并不是所标识的本年或本朝款,而是后世因为各种原因(包括被利益驱使)而生产书写的寄托款、仿冒款、甚至臆想款。
如何区分老物件还是后世的寄托款或后仿的假冒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门收藏的大学问。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收藏者来说,往往可以根据器物的时代特征、胎质、表面纹饰及图案、青花色泽、制作工艺、釉色及釉面特征、釉彩用色、器物的使用状态以及纪年款题写等等基本特征就可以进行判断该器物的年代或者新老。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正确地鉴别出器物的新老还是会具有很大的挑战。如果不花一些(甚至很多的)“冤枉钱”就想成为行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当然也包括了本人。通常认为,成为收藏行家的最好途径是可以经常参照博物馆里的“标准件”、考古出土件、或者传承有序的老物件,并可以上手感觉和评估,铭记于心。这样在对所要鉴定的器物进行比对时就容易正确判断新老,这也是那些在中国的各种收藏节目里出现的古玩专家们所具有的优势。
但对于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能够经常去各种博物馆进行远距离观察和学习已经是很不错了。为熟悉收藏品市场,并逐渐地通过不断实践来认识老物件,同时也不需要花费“巨资”搞收藏,本人认为倒可以从收藏那些标识有英文文字的出口器物着手。如果是对的东西,大量的外销到欧美市场的器物自生产至今也已有130年之久。
二、1891 – 1915年, 有“CHINA”印记
由于在相当于中国的晚清时期美国政坛出现了保护主义的思潮。1890年通过的《关税法》(McKinley Act on Tariffs)就是当时美国政府对所有进口的且美国本土也生产的物品要征收进口税的一个法案。对于大多数陶瓷产品来说,不管是来自中国的还是日本的,甚至是欧洲的,都会有多至近50%的海关进口税收取。该法案同时规定所有进口物品自1891年起都必须有书写的,印章的或者刻写(印)的英文文字来标识器物的产地。于是,来自于中国的出口器物自那个时候起就标有“CHINA”字样,在各种器物底部(如瓷器、掐丝珐琅器等等)往往是用油漆书写,或者使用图章印款,红色为多;出自于日本的器物则印有“Nippon”字样;来自于英国的“England”,等等。所以,在清末光绪1890年到民国初期(1915年前后)中国所出口的瓷器,人物瓷塑像,乃至掐丝珐琅器底部一般都必须有 “CHINA” 字体或刻款或椭圆形外圈围着的CHINA图章款。有些器物还可能同时有堂号或制作人信息。
下面照片所示是一只清末光绪时期出口的青花龙纹玲珑瓷盘(玲珑瓷最初出现于乾隆时期),盘面是画有一条正面龙的云龙纹,四周有四只蝙蝠以及简化了的回型纹饰环绕,其底部有青花款“China”字样,可做参考。
三、在1915 – 1950期间,是“Made in China”标识
然后,在美国1914年经过修改后所颁布的《关税法》要求所有进口物品上添加"制造"(Made in)一词,然后是原产国。所以,大约 在1915 年以后进口的物品上就开始标有此附加信息。自此,出口于中国的器物上就开始书写或者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一直到1949年的民国结束。所以,可以说,民国时期出口的器物大多数都标有“Made in China”,如下照片所示。其中一部分民国时期出口的器物可能还印有各种堂号、江西瓷厂等附加标识。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标识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出口物品,在50-60年代时,一般都是用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或者同时有“Mad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标签或贴纸来标识,然后再在器物上也可能同时印有前朝某年制的寄托款(模仿器)。70-80年代时期景德镇生产的器物一般会在底部同时印有“Made in China”和“中国景德镇制”或“景德镇”等字样,所以这些器物比较容易辨认。
至于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出口器物(80年代及以后),标识就越发不讲究了,伪劣也好,假冒也罢,层出不穷,而且器物质量大不相同。目前市场上看见的这类器物大都没有标识,因为原来说明产地的纸贴标签已被剥离而消失,所以从寻找收藏品的角度说,需要把这些新制品与老物件甄别开来。
评论 (10)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愿梅花淘到宝贝,捡漏哦!
好啊,根据你的介绍,可以有根据,有目的地去探宝了,,谢谢专业介绍!!
回复 '螺丝螺帽' 的评论 : 不好意思了,什么是qqh?
谢谢分享, 能查下你的qqh吗?谢谢
回复 'Tiger666' 的评论 : My pleasure!
多谢分享!!!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京妞说的是!
涨知识了。 对于文物, 真的要多看多学习才可以。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欢迎菲儿光临,请喝咖啡!
沙发,天哪,太多要学习的!我们博物馆倒是经常去,但看这些基本上都是走马观花,回头对照着你的介绍看吧。:)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