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无所报 –– 写在母亲百岁冥诞之前

枫散仙 (2023-04-12 00:16:24) 评论 (8)

母爱无所报

–– 写在母亲百岁冥诞之前

母亲是在40岁生的我,今天是她的百岁冥诞,我也60岁了,我们母子的生日只差几天。她在我现在的年纪时,我还在大学读书。那时的我是无法理解60岁的母亲的,虽然我陆陆续续听她说过一些过去的事情。

写到此,我的耳边响起了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现在我也到了可以去理解她的经历的年龄,可以感受到很多当年没有多少感觉的东西,感受到那些很珍贵的体验。我发现这种人性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纯,也越来越丰满,但如果不记录下来的话,也很快会随我消失在风中。

我的理解,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般会有三生三死:

第一次出生:精卵结合在母体中形成你的生命 – 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虚岁就是基于这个时间点,这也是你的历史起点。

第二次出生:母亲十月怀胎后把你带到这个世界 – 你的年龄就是基于这个时间点的,这是你在这个世界的首次亮相,是你的生物起点。

第三次出生: 步入社会 – 每个人都会不同,有自己的社会切入点。这是你的社会起点。这个时间点还可以细分,比如有客观的学龄、工龄,有信仰的信教、入党日,等等。这是你在这个社会的首次登场。你可能是多次登场、在不同的地方和领域登场。

第一次死亡:生物死亡,你的大脑和心脏停止工作。这是你在这个世界上谢幕、离场,你的生物终点。有人说葬礼时第二次死亡,是社会死亡,但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实际意义不大,只是广而告之罢了。

第二次死亡: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和你有交汇的人都记不得你了。这是你在这个世界上的观众都已经离场了。这个最后一个有交汇的人很可能就是你的直系后代。这是你的社会寿命终点。

第三次死亡:在这个世界上有关你的故事的各种记录已经隐入尘埃,使得你到这个世界走一遭的痕迹完全被抹除了。这是你的历史寿命终点。

我翻阅母亲的一些笔记,非常担心那些过去的记录随风飘去,隐入尘埃。为此,趁我还有时间和记忆,想把那过去的事情都记录一下,来延长母亲的历史寿命。

那些笔记不是日记,只是零零散散的各种记录,历时五十年,从1950年至2000年,包括工作笔记、联系信息、家庭财务、关键记录等等,也包括一些历史记录。她比较惜纸,两大厚笔记本记得满满的,但不是完全按照时间次序。许多记述只能按她的笔迹和内容来判断具体时间。而且,她记录的东西很杂,许多是没有用的报刊文摘、知识性的记录,但我只能慢慢读过去才能知道是否有用。因为她的笔迹许多非常潦草,有时就是狂草,就算我是非常熟悉她的字体,也无法一目十行,有些地方还需要多角度验证才能确认。

这些笔记里承载了母亲的喜怒哀乐和一生过往。她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她经常写东西。不幸的是这厚厚的本子里还有许多缺页,估计是在文革期间避免文字狱而毁掉了吧。有趣的是虽然全本都是她的笔迹,只有这标题页的”學習筆記“并非出自她之手。

母亲的期望

母亲那一代中国人是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一代人,几乎没有例外。她的同龄人大概都会有满腹的愤懑和辛酸。他们青少年时经历时局动荡炮火战乱;中年时在一波比一波更汹涌的政治运动大潮中被冲击得像大海中的一片树叶;到了晚年赶上改革开放,才松了一口气,但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子女们身上。

我家里也只有我赶上了好时候,上了大学。所以母亲对我也是充满期望,有很多精神寄托。可是我那时对事物理解不深,没能让她达成心愿。她希望我能文能武、多才多艺,让生活多彩;她盼望我出国,远离政治漩涡,一心搞专业技术;又希望我可以学医,让这个多病的家庭有个盼头。我大多没有随她的意,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来。

母亲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的眼前,她也经常会进入我的梦中。就在昨夜今晨,她又来到我的梦里,还和我说话,在找她的药。她以前长期患高血压,经常是靠药物挺着。但药物的副作用也很大,导致她后来换上了阿滋海默症。而我不仅没有在她床前尽孝,而且没有在她离世时守在她的身边,心里觉得很对不住母亲,我不是一个好儿子。

我经常会在半醒半睡的恍惚中感觉母亲并没有离开我。在梦醒时分,我经常会回味刚刚和母亲在梦中的相聚,然后愣好一会儿神儿,回到现实世界。在梦里,她总是六十几岁的样子,那其实是我在精神上,在生活上最后依赖她的时候。在那之后,我工作、结婚、出国、干”事业“,慢慢在情感上离开了她。

我亏欠母亲太多了。不幸的是,在我失去她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让我重做一遍她的儿子,哪怕只给我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天,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一些,让我们母子更贴心,让她更从容地离去。这也认证了她记录在笔记里的话,“失去的东西最可贵”。我永远地失去了这个机会, ”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一文里,他自责对父亲临终前为了省下了十块钱而没有实现父亲想看一次在家里播放小电影《少林寺》的愿望。阎连科的自责几乎是痛哭流涕、充满悔恨。我也有类似的情愫,只是没有他的文采来表现。在我移民出国前几天,她突然在起夜时摔倒,导致股骨头骨折,而我的移民登陆期限也只剩几天就要到期失效了,不去登陆就意味着移民手续作废。我还是选择了移民,把她留给了哥哥们照顾。

临走前的晚上,亲友团聚送行,母亲还在医院。我喝得酩酊大醉,来到母亲的病床前,嚎啕大哭,因为第二天早上我就要登上飞机远赴他乡了。我冥冥之中感觉这就是诀别一样。母亲还摸着我的头安慰我,“别哭了,出去吧”。我知道,在我还在上小学、文革尚未结束的时候,她就是这样告诉我,以后有机会还是“出去吧”,虽然那时看出国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

当我上一次出国留学又回国后,她是既欣慰又遗憾。欣慰的是我回来了,又可以看到我了;遗憾的是我为什么不在美国常住下去。这是很矛盾的:在她看来,为我考虑,不希望我回去;但感情上和客观生活需求上,都还是希望我在她身边。

那还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前,她就曾询问我将来的打算,并含蓄地表露希望将来和我一起生活。可是当时我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只是莽撞地回答说我要去外面闯世界,不会在家里窝着。其实,大概许多父母都有类似的困惑:希望孩子有出息,远走高飞,但同时希望孩子不要离开自己,以便在需要时可以互相照顾。我现在也到了有这种困惑的时候了。

那天晚上我是泣不成声,都说不出完整的话来,只有眼泪不断。我知道母亲已经是高龄了,但没有想到她很快就会离开我们。我还糊弄自己说我还会回来看望她的,可是仅仅两年后她就真的离开了。那次病床前的离别真的就是诀别,虽然在那之后我也打过电话,只是不久她的阿滋海默症导致她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

我心中的母亲

也许在别人看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在我的眼里,她一直是聪明智慧、坚强坚韧、慈祥善良、多才多艺的。特别是我从小就觉得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直到我成年,这种认知也没有太大变化。我想,人的审美观点大概都是类似的,别人可能大多也对母亲有同样的感知。

我学到的许多东西都是她教给我的,但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我从她那里学来了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不求虚名;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些都让我受益一生。

在母亲的笔记本里夹着一张飞页,上面摘抄了俄国诗人叶赛宁自杀前割破手指用鲜血写的绝命诗。从笔迹看是她老年时写的,也就是在七十岁左右年龄,并在后面用下划线标注了一句“失去的东西最可贵”

再见吧,我的朋友,你永铭于我的心中,

即将来临的永别,意味着我们来世的聚首。

再见吧,我的亲爱的朋友,不必握手也不必交谈,无须把愁和悲深锁在眉尖,

在我们生活中,死,不算新鲜,可是活着,当然更不稀罕。

后面又是一些关于房改的知识抄录,应该是90年代中期的文件。在页脚边空里还有和抄录叶赛宁的诀别诗类似笔迹但不同墨汁的文字,应该是她自己的感慨:

随着时间车轮的转动,我已走完生命的旅途,已到终点站,我该下车了。

这张飞页的另一面抄录着《少年维特的烦恼》里的句子:

恨不当初不识她呀!———我要说,我是蠢子呢;我在追求着,世界上所不能求得的东西。......我在她之前觉得自己更高尚了许多,因为我做到我所能到的尽境。

并在后面标注:

受过心灵创伤的人,自尊心最强。记得有这么句话:“一个人成功的大小,永远也超不过他信心的大小”。也就是说用百倍的信心来争取十倍的成功。

虽然都在一张纸上,上面的四段话按笔迹和墨迹看都不是同时写的,而是前后岔开了一段时间。她很坚强,从来没有向我表露过类似的情感世界。她是在什么情况下有这种灵魂深处的感慨?为什么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这张特殊的记录纸会夹在另一个笔记本里? 那时我和她是住在同一个城市,但我们分居城市两端。我整天瞎忙,没有顾及到她的感受和情绪变化,经常只是从形式上回去看看她,或把她接到我家小住。

这张飞页的纸张印刷格式可以看出这是来自于另一本笔记,但我没有这个笔记本。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这些文字。我认识到,她还有很多没有显露出来的感情世界 – 我丢失了她的很多记录,这让我很是不安和惶恐。我从小就有一点“惜物惜情”的心理,对于丢失和损坏了自己心爱的东西总是心里很难受,就像自己受了伤一样,就算可以买到新的也补偿不了这种感情上的遗失 – 此物非彼物。何况是关于母亲的记忆?

我认识到,我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在我还有精力和能力时,把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故事记录下来。对,在我的眼里,母亲是最伟大的,独一无二,无可争辩。在我阅读她的笔记,了解到一些家族、长辈的历史时,我也想到了人生的意义,这个无解而沉重的主题。作为个体,从她传到我,这种两代人之间的继承不就是组成社会传承的基本元素吗?我现在和我儿子的关系不也是同样吗?如果我不把这些细节记录下来,万一我儿子到了我现在的年龄想要寻找这些东西,可能就很难了。

我要把她的形象从我的脑子里搬出来,刻画到文章里。愿她的在天之灵助我完成为她写的自传(亦或小传)。

母亲的经历

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成长起来现代人。其实,从她小时候的家庭情况来看,已经是现代家庭的成长环境了。姥爷合肥人,旅居安庆,是知识分子;姥姥也是知书达理的。她的幸福童年少年生活在她十五岁戛然而止,被日本侵略战争所打断,逼着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

红军长征历时12个月,而她在从安庆家里逃难到四川竟然经历了14个月,在飞机轰炸的威胁下,一路西行。一个十五岁的女学生,跟着姐姐一路逃难,没有组织帮助,没有多少盘缠,一路溯流而上,翻山越岭。从1938年6月启程到1939年8月,经历了春夏秋冬,跨过了群山峻岭,幸运地安全抵达南充。

当时的国民政府给予了这些逃难的学生以极大的方便,这些逃难的学生可以不花什么费用就可以就读职业学校。母亲选择了蚕学,在南充高蚕(南充本就是绸都)学习了两年半。毕业后,来到重庆国民政府司法局谋生半年。然后,在1942年夏考入乐山技专蚕丝科,三年后毕业时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在求学期间,正值抗战高峰期。母亲经历了重庆大轰炸,经历了饥饿,经历了团结抗战的各种活动,也去听过周恩来的讲演。那时她还爱好文艺,出演《日出》、《雷雨》等现代话剧。她在《雷雨》中饰演樊漪,我小时候还听她念叨过樊漪的台词:“又要吃药”、“天天吃药”等。其实樊漪这个人物,与母亲这样的旧知识分子在新中国几十年政治风雨中的境遇何等相似?明明没有病,却被视为需要医治和改造的病人,哪天不是被逼着吃各种政治运动的“药”呢?

抗战刚刚结束,大批人员返乡。她没有机会搞到返乡的车票,就在本地教了一年小学维持生计,直到有机会得到了一张青年军复员的十轮大卡车返乡票,于1946年夏天回到安庆。当时战乱刚刚结束,无处工作,只能天天看着物价上涨,勉强度日。但好在是回到了父母身边,在八年之后又可以重新在父母膝下承欢,享受家庭的温暖。

转年,她找到了在安庆新成立的民国政府省立农林总场工作,并在那里遇到了我的父亲,一个刚刚从中央大学毕业、和她有类似逃难求学经历的合肥小老乡。这时的民国经济失控,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而她是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情况一天比一天差,后来每次发工资时,第一件事就是去街上买食品,剩下的钱买米票、油票,而且要在街口就买,因为走到街内时可能已经涨价了。

一年后,他们结婚了。那时国共已重燃战火,马上就要开始辽沈战役了,国民政府控制区里经济每况愈下,开始发行臭名昭著的金圆券。他们的生活也朝不保夕,经常需要把金戒指截成段当钱用。她后来还给我看过几小段截下来的金戒指。就在母亲怀我大姐七个月的时候,解放军打过了长江,安庆“解放”,农林总场解散,他们又没有了饭碗。

母亲便来到父亲的合肥农村老家中待产,我大姐就是在那里出生的,比新中国早几个月。父亲为了生计,在大姐出生后不久就出外谋生,先去南京,后去无锡,几个月后来到东北做行政工作。转年母亲便也携女过来。父亲在无锡江南行署工作的那一个多月,是在1949年9月,这居然在几十年后成为离休的条件,因为早于建国的1949年10月1日。而我母亲晚了几个月参加新中国的工作,就只能是退休。以前在民国时期的工作一概不算数。

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余下的岁月,又生了我的大哥、二哥、二姐和我。经历了抗美援朝,还曾在1950年末(就是长津湖战役时)紧急疏散到黑龙江几个月,背靠苏联以防不测。疏散是男女分开的,男的是工作队,女的负责家庭。母亲带着大姐和外甥女。除了要面对艰苦的环境,南方人到了东北还要克服很多生活上的困难,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

客居东北后只在1954年长江发大水时回去接姥姥,算是回了南方一次。期间她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包括三年大饥荒和文革,然后是哥哥姐姐上山下乡,接着全家1970年下乡十年,四处搬迁,直到改革开放。这时他们已经到了接近退休的年龄,人生的剧本已经接近尾声。

这十年下乡的过程我也是经历了的,感受到对母亲的打击尤为残酷。除了政治上的动荡、生活上的艰辛外,先是父亲得了不明不白的怪病,接着二姐也得了相似的疾病,回城后大姐开始也有了类似的征兆。疾病的阴云密布,在我的少年时代一直压在她的头上。她的头发在不到六十时就差不多全白了。

她一直在尽孝,给她的妈妈、我的姥姥养老送终,让姥姥在姥爷过世后的三十年里安享幸福的晚年,即便是在那种荒诞的岁月里。一家人仍然和和美美,敬老爱幼,虽然有疾病缠身,也是平安地度过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后来在大学里学英文,我听中央电台的“星期日广播英语”,由申葆青主讲的《妈妈的银行存款》,让我极为感动,好像那个妈妈就是我的妈妈,于是把那篇中译抄写给她寄去。到现在想到这篇文章还让我激动万分。

父亲在我大学毕业那年就因病故去了。她也在不久后就退休了,开始了寡淡的读书看报生活,而没有外面的社交活动。她很大程度上把自己锁在她的记忆里,在那里有儿时甜美的回忆,有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路逃亡到重庆的艰辛,有抗战时期的求学和谋生,虽然不易却伴随着热血沸腾的青春回忆。她和那些失联多年后重新建立起联系的昔日同学、老乡和亲属保持着密切的通信。我想他们都一样,都在怀念那过去的时光:虽因战乱而颠沛流离,但却充满青春朝气。

相信她是在那美好的青春回忆中去了天堂。

百年梦归代母言 – 七律

宜渝庐奉转其间,四处漂泊百事繁;

大浪淘沙沙易净,西风凋树树难眠。

淮南雾笼淝河岸,塞北沙埋拉树滩;

梦醒时分归故里,老庄渡我六安还。

注:

宜 – 安庆简称

渝 – 重庆简称

庐 – 合肥简称

奉 – 沈阳简称

淝河 – 父母合肥老家边上的东、南淝河

拉树 – 父亲海葬骨灰洒落处在大连金州湾的大/小拉树房村的海滩外

六安 – 姥姥老家安徽六安市

评论 (8)

枫散仙

回复 'BeagleDog' 的评论 : 嗯,上一辈人尤其坎坷。写下来也是我们做儿女的一种精神寄托。

BeagleDog

在中国,生逢其时的人少,生不逢时的人多。大多数人都是历经坎坷蹉跎人生。你对母亲的回忆和思念很感人。在读你的文章时,我母亲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想着我也应该为母亲写点东西了。

枫散仙

回复 'ilovefriday' 的评论 : 直到我们也到了这个年龄,才更能体会父母当年的感受。特别他们的命运,那是最不幸的一代人。

ilovefriday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在父亲离世后常常出现在我脑海,这个世上最悲伤的莫过于父母的离世,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又那么命运多舛,哎,心痛!博主好文,谢谢!

枫散仙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共情。

枫散仙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共情。

菲儿天地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1

多谢分享,真实感人!

暖冬cool夏

对母亲深深的怀念都在字里行间了,回忆很详细,很真实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