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和青春,无悔与有悔
赵登禹路 (2023-10-20 08:11:53) 评论 (3)电影《芳华》公演后已近六年,本观者原不欲观它,最近却被 YouTube 上标题党式样的推介词“《芳华》未删减版”勾动好奇心,从头至尾看了一过。这一版在YouTube 上放送的图像品质差,但并未影响观后感。后来看到“百度”介绍《芳华》的词条,知道影片官版时长为136分钟,而所谓“未删减版”也只有138分钟,两者或许竟是一者,则我所看到的也就是作者想要让观众看到的了。
关于作者,据说编剧严歌苓要讲的故事属于另一类,本不同于电影所表达的世情;而一旦进入摄制,电影的作者只能是导演,所以,这是导演冯小刚要讲给观众的当年故事以及当年情感。
观后最突出的感觉,是作品自相矛盾,使人产生与作者的导向相反的感受:一个省军区文工团里,男兵女兵竟会那样齐心一志地歧视欺负一个小兵,从她新兵入队直到受罚出群,一以贯之,从无懈怠;身处如此集体,若想不受歧视,就得加入欺负弱小之群,例如“小芭蕾”和朱克等角色(其实一路“旁观”的萧穗子也未例外)——这分明是个风气龌龊人情可鄙的集体群像嘛,难以理解戏里的萧穗子(即戏外的冯小刚)在故事结尾时怎么还会有脸有道似地向电影观众兜售那“一代人逝去的青春”!
中国的影视导演多有喜好教中国人怎样生活的主儿。要教育观众,导演往往还得先教育演员,例如冯小刚,例如叶京(据说虽曾与冯合作但极看不上冯),在导戏时都曾吼训年轻演员,说什么:那是 “一代人的青春”,你们要把它演出来!但是,要说这两位能代表那一代人,还能用影视作品将其群体生活情感经历再现出来,您不觉得像是强求色盲患者为大家描画五彩缤纷么?
他们看不到或根本想不到的事情是:大多数下乡知青极其缺乏文化生活。舍弟当年去陕北插队时还不到十六岁,而直到近年还颇能重温一些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歌曲(不算《喀秋莎》)。这不是因为刚上初中的他们有多少苏联文艺的熏陶和情愫,只表明在身不由己落入那个需求层次之时,他们出于本能而要顽强地表示自己未被身边环境同化,自己还有精神生活可追求,如此而已。使当年土里刨食的那“一代人”今天看《芳华》戏中的那“一代人”,两路人所珍惜忆念的东西果有寸心相通么?
没错,什么样的青春都是青春,存在个人心中,可温可触。每个人的记忆不同,想法不同。我的青春记忆只来自上山下乡,碍难接受冯导之导,去体味他的“一代人逝去的”东东。
有关上山下乡,前几年喧呼过“青春无悔”,那也是我难于体味的一种感想。我的青春有悔。从个人来说,言行都跟从过错误的领导,追求过虚妄的“政治觉悟”,歧视过本应平视以至仰视之辈。以集体而言,我觉得,在我们这一代人应当做些事情的时代,在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进化方面做得远远不够。重复言之,我有这种想法,但不能强使说“无悔”的人去悔恨,正如他们也不能强要我不悔。
如今要忽悠我们“无悔”者和当年诱导我们“靠拢组织追求进步”者也许并不出自同一拨人,但显然出于同一种意识,即必须坚持心向国家,我们才算是好国民。而我们只能依罗稷南先生在文革中辞世之前对子弟所嘱:“经过了这些事,我们要学到一点东西,否则就白经过了。”世上的国家,难道有不要靠国民的文明聪慧成长成熟就能变好与图强的吗?
评论 (3)
“ 世上的国家,难道有不要靠国民的文明聪慧成长成熟就能变好与图强的吗?”
这个试问或说命题很好!
闯进文城才知道“芳华”,最近在油管观看了。可能是先入为主吧,希望很大,可我没有能够坚持看完。
每每听到那些当年上山下乡的回城青年说“青春无悔”时就觉得肉麻和恶心 --- 好能够自作多情。
只想问他们:你们有说悔或不悔的资格吗?
能说悔或不悔的,都只有那些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并实践了自己选择的人。
你们当年的上山下乡,是自己的选择么?
真希望拍成一个歌舞片。可惜舞蹈镜头留的太少了。可惜。
赵登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