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吓孩子

gaobeibei (2024-12-17 13:31:08) 评论 (1)

这是十个古老的德国儿童故事,专门用来吓唬孩子的。

当我初来德国,进入德语班学习时,就在课堂上读到过这些恐怖的故事,尤其它的画很奇特,在我的脑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只不过,当年的注重点在德语上,没有细究这个故事背后所藏匿的目的。

180年前,法兰克福有一位医生,创造发明了这种吓唬德国小孩的故事。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孩子闹,大人没法跟他论理,他心智还没有长成,不明白成年人的那些道理。大人又没有很多的精力,围着不停吵闹的孩子转,于是产生了恐吓的念头。

今天,医学发达了,给那些特别吵的孩子冠以一种名字ADHS。其实,很调皮的孩子,往往很聪明。我哥哥的孩子就属于这样的类型。老师在课堂上管束不了他,就认为这个孩子属于ADHS病症,让我嫂子带孩子去看医生。这种做法,对家长孩子的打击特别大,因为他们被人打入另类,在社会上受到歧视。

Der Struwwelpeter: Bilderbuch: Lustige Geschichten und drollige Bilder für  Kinder. Frankfurter Orig.-Ausg. : Hoffmann, Heinrich: Amazon.de: Bücher

今天的孩子还有其它的病症:厌食症和手机上瘾。不要以为,180年前的孩子比较好弄,其实,都一样麻烦,否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叫《Struwwelpeter》,一个非常奇怪的名字。这本书传了将近200年,如此地有名,以至于在法兰克福专门建立了一所相关的博物馆。

写这本书的医生,名字叫Heinrich Hoffmann。这是一本插画童书,原本是想写一部关于圣诞节故事的书,送给他三岁的儿子。今天,这本书有上千种不同的版本,并且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它们或被改写成讽刺文本,或者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当作宣传作品,或者用其它的插图代替。令人惊奇的是,这部作品很受欢迎,以至于直到今天还活着,没有死去,真让人惊奇。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找出原因,是它的“Anschlussfaehigkeit”,它适合任何朝代。

这本书里,有许多小故事。比如《汉斯看天》,读者读着读着,就会想到,今天的孩子时时刻刻地看手机,像一部机器人似地走在大街上,边走边看;《Zappel-Philipp》让人想到患ADHS的小孩;《不喝汤的Kaspar》仿佛今天有厌食症的儿童。尽管当年还没有这些专有名词,但是法兰克福的医生,认识小孩子身上的这些症状。他写这本书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但是后来,被反其道而用之。

《允吸大拇指的孩子》当年是为了警告孩子,这么做会引发炎症。结果,当年的我读了故事后,吓了一大跳。因为书里的大人是这么吓唬孩子的,当大人不在家的时候,不可以偷偷地允吸大拇指,否则大拇指会被一把大剪刀剪掉。这个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恐吓太大了吧?!还有《玩火柴的泡利纳》,目的是警告孩子们小心火的伤害。Struwwelpeter是书中一个小孩的名字(很奇怪的一个名字,在德国35年,从来没有听过有这样的名字),其实Struwwel是俚语“蓬头”,Peter就是一般小孩的名字“彼得”。他不喜欢被大人理发和剪手指甲,以至于书中将他画成一个很奇怪的样子,像一个满头刺猬的大盗。Hoffmann医生笔下的人物,被人称作黑色教育形象,经常被猛烈地批判。

这个医生出生于1809年,死于1894年,他是一位研究青少年精神病学的医生。在家庭里,他不是一个严厉的家长。在博物馆里人们可以发现,他喜欢写讽刺小品,画漫画,喜欢黑色幽默,性格天真得像孩子。德国有一个电视节目《你懂幽默吗?》我觉得西方人比较会幽默,像我这样的人,有点迟钝有点迂腐还有点一本正经,所以根本就享受不了类似《你懂幽默吗?》这类电视节目。

Hoffmann医生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每个成员都是一种蔬菜。出版社老板是“白芦笋”、医生是“洋葱头”。“白芦笋”和“洋葱头”合作,出版了儿童书《Struwwelpeter》。第一版出现于1845年,当时用的是笔名Reimerich Kinderlieb (意为爱孩子的Reimerich)。没想到,一下子就风靡了世界。以至于皇帝威廉一世也接见了作者。

原版稿由医生的儿子小卡尔,在1844年作为圣诞礼物收到。当时,圣诞节到了,医生想为三岁的长子买一本童话书送给他,他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最后决定,自己画一本书,送给儿子作为礼物。后来,这本书受到了朋友们的喜爱,大家极力建议医生将之出版。现在原稿收藏于纽伦堡国家博物馆。其实,这本书对于今天那些爱胡闹的小孩子,仍然有约束作用。原因是Hoffmann医生正视了小孩大人之间的冲突,不管哪个国家、哪个家庭,哪个朝代,大家都会碰到相同的问题,小孩子必须让他们知道危险,必须要受到警告,必须要恐惧,必须要学会遵守纪律等等。用故事和画面,用幽默和想象,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学习到经验,避免伤害自己。这就是这本童书的意义,永恒不衰的原因。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母亲告诉我的一件事情。上世纪五十年代,母亲生了我姐姐和哥哥之后,为了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每天晚上去读夜校。我父亲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所以,家里每天晚上就只有二个小孩子。我哥哥小时候很调皮,他会玩火。还好,他点火放在抽屉里,再关上。由于没有氧气,火自动熄灭了。如果我哥哥当时能够读到这本儿童书,书中玩火的泡利纳,最后被全部烧光,他可能就会害怕,就不敢这么做了。我对妈妈说,你胆子真大,就不怕出事?当然,当年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把门一锁,大人就出门了。放在今天是不行的,大人会受到惩罚。

undefined

维基百科上的资料:

蓬头彼得》(德語:Der Struwwelpeter)是由德国医师海因里希·霍夫曼于1845年创作的童话故事书,由十个配有插图的故事组成,在文辞方面带有押韵。每个故事都有明确的寓意,以夸张的方式展示了儿童若行使不当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本书书名《蓬头彼得》源自书籍的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名为彼得。该书也是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其以书籍形式将视觉和语言叙述相结合,因此也被视作漫画书的前身作品。现今针对该书的研究有认为是各种不同程度的儿童精神疾病的隐喻。

评论 (1)

澳洲紫薇

长见识啦,谢谢你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