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文:梅雨预报混乱的背后(附梅雨期算法)。
zhiyanle (2024-12-20 03:05:55) 评论 (0)晕文:梅雨预报混乱的背后(附梅雨期算法)。
Zhiyan-Le,2018-06-15/2024-12。
【序】(2024-12):
梅雨预测预报是中国农事、作息和社会安全的重要作业;从商朝起、历时少说也有3500年。它的主要科技依据是天文历法,尤其是其中的二十四方位(后为二十四节气)和甲子六十的核算推导、以及由此而来的黄道镜像推演。就传统文化而言,经多年改善,其方法普及到农夫农妇和书童掰掰手指头也能预测个八九不离十,从而可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梅雨及其可能带来的水灾,以此来有效保护农事平安和社会安全。
可是,在大陆,主管部门以公历取代传统农历,结果,就是用卫星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也难以做到大体确切的梅雨预测预报,导致人祸为主的多次大规模水灾和农事灾难。
关于破坏传统历法系统,举例。下面是大陆国家天文数据机构发行的中国历法黄道十二宫与原本中国传统历法黄道十二宫的对比图示:
该中心把两个十二宫等同。然而,事实上,公历黄道十二宫是基于星座的;且美国宇航局早就明确说明,多年来,该星座系统位置变化,已经不能确切用于天文历法作业、而只能用于命理娱乐等非天文历法领域。而中国传统历法的黄道十二宫与星座完全无关,是一个相当抽象的黄道坐标,即:不管星座位置如何变化,中国传统历法黄道十二宫照样工作。
该中心以公历十二宫英文字母排列,由此对应中国传统历法十二宫。可是,中国历法十二宫的地支顺序排列及其与天干组合,是核算测算历法及梅雨日期的重要依据,即该顺序打乱、就无法做历法及梅雨日期的核算预算,那就难免梅雨季节发生人祸为主的水患灾难。
举例。过去两年(相当公历2023和2024),按农历提前半年预测是【水滔滔】为主、即梅雨季节可能发生大规模水患。依此,在相关地区,若新年开始就预防性和间隔性地放水泄水(例如每半个月、水库小规模放水一次),那么,相关地区就完全可接受;到梅雨季节,水库就有足够容量大大缓解甚至可防止水患。
可是,鉴于传统历法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和曲解,主管部门没能做出足够确切的梅雨季节的水情预测预报,没有采取间隔性放水等有效预防措施。更有甚者,水坝水库采取所谓【产业化】的【责任制】,农事需要水利的时候、水库为抬价而不提供充足水源供应;而水患来了,水库没足够容量,就搞一次泄洪。如此,造成了大陆境内数次大面积的大规模水灾。----比喻:一个人一天吃饭一斤,半年吃180斤,没问题;而要他一天吃掉180斤,不死也瘫。
于是,大陆特色的奇景出现了:当局下令只许唱【经济光明论】而禁止所谓【唱衰经济】。如此一来,在一些粮仓大省,几乎半边水患严重和颗粒无收,而不远之处在农业部主持下搞【丰收节】【农民节】等庆祝活动。当时有说,别看现在水患大面积颗粒无收,到年底、国家统计将又是一个连续丰收年。果不其然,近日大陆报道了又一个连续丰收年。
【原文正文】
所谓【梅雨】是【黄梅雨季】的简称,说的是每年一个时间段的气象:夏季,黄梅成熟之际、降雨可能相当集中而对生态造成足够严重的影响。在中国,过去千百年,农夫农妇和书童掰掰手指脚趾头、就能预报梅雨开始和结束了。如今,用上计算机互联网和卫星了,却做不了梅雨预报而陷入混乱、今年尤甚。
譬如,公历四五月份,相关预报说,今年梅雨早到、即【入梅偏早】。可梅雨似乎没发生。于是,到了六月中上旬即通常【入梅】之际,有的说梅雨迟到或偏晚、有的说何时入梅不确定;话音未落,下雨了,于是,预报又说梅雨即将临近了,云云。
如此混乱,啥缘故?我看,主要是:
一、用西方历法套中国历法,搞错了历法坐标;
二、再就是望文生义,以为【梅雨】就是下雨、雨少或无雨就没有梅雨期了(那个望文生义是所谓《梅雨监测指标》的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其做法就好比是:春天少雨或无雨,就以为没雨水或谷雨节气;冬后无雪或雪少,就以为没有小雪大雪节气了)。
如此,使用科技设备越发达,那种预报就越是错得离谱,混乱得搞不了预报、甚至连梅雨发生的现场报告都搞不出来了。
中国历法(俗称农历)规定的梅雨时间。
入梅时间:芒种节气后的第一个【丙】日(即每天干支含有【丙】的那一天。
出梅时间:小暑节气后的第一个【未】日(即每天干支含有【未】的那一天。
今年(戊戌年)的芒种交司日对应公历2018年的06月01日,其后第一个【丙】日落在公历06月03日、这就是今年的【入梅】时间;小暑交司日对应公历07月01日,其后第一个【未】日落在07月02日、即本年【出梅】时间。综合,本年梅雨期对应公历为06月03日到07月02日,梅雨期长度共约29天。关于梅雨期的入梅出梅和长度计算的算法框架,见后。
而按照紫金山天文台套用西方历法的做法,芒种对应公历06月06日、小暑对应07月07日;如此计算,本年梅雨时间对应公历为06月13日到07月14日。----其使用历法坐标错了,结果是整个节气及其相关气候气象报告也就全错且十分混乱。
中国历法说明的梅雨状态。
芒种和小暑之间是【夏至】,而【夏至】是用日晷确定和调整二分二至的一个重要时刻位点。可以说,所谓【梅雨】,其实是以【夏至】为中心的时间段及其气象特征的俗称。
照中国农历看,梅雨期有三种不同气象状态:
入梅之际以晴为主:整个梅雨期降雨颇为集中,俗称【湿梅】或【涝梅】。
入梅之际降雨为主:整个梅雨期降雨很少,俗称【雨打梅头、无水喂牛】的【空梅】或【旱梅】。
入梅之际晴阴不定:若晴多阴少,就可能是先涝后旱;反之,先旱后涝。
可见,梅雨期并非总是望文生义的阴雨不断的【涝梅】,其实也有【空梅】即雨少情况发生、还有旱涝交替的情况发生,甚至还有【暖梅】和【寒梅】之别且可用来预测下半年和来年上半年的气象概况。
就本年梅雨状态而言,公历06月03日前后即【入梅】之际,代表性地区江淮一带天气以阴为主、有的地方则有晴天或雨天,即阴多晴少。由是,本年梅雨状态为【先旱后涝】。----到本文写作之际,本年梅雨已过10来天,所谓【先旱】已有事实证明;其后是否【后涝】、即连日降雨相当集中,可待事实来证实(就天气预报看,公历06月23日前后即本期梅雨后期、呈现多日连续降雨状态)。
就梅雨期的不同旱涝状态,古代农书记载说,田间故意留有极少【冬青】花草不除,其梅雨期间的生长状态可说明当年梅雨旱涝,譬如有谚语云:
冬青花不破,黄梅雨不过;
冬青花绽开,黄梅雨不来。
如前说,梅雨其实是以夏至为中心的气象特征的俗称。当年梅雨旱涝状态,其实就是夏至时候的气候气象与水系土质的互动状态,对当年夏收、夏播、秋收和秋耕、甚至来年春耕,还有水土保持(如今叫生态环保)措施如何、等等,都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农历和农业,用一根小草就能做出当今用计算机和卫星也搞不清楚的气候气象与水系土质的互动状态报告,----自然力量总是胜过人为力量。
无独有偶,经多年实践考察,美国当局看到实验室再发达也比不过自然界。于是,为判断气象气候与水系土质和植物互动状态、以便决定用什么措施来维护农田国土安全,美国当局搞起了一个所谓【高级植物技术】(APT,俗称【植物间谍】)项目:由美国国防部高科技部门主持,制造和部署一些植物,专门用来监测水系土质和植物之间的互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是不是有些滑稽?以高科技著称的美国当今觉悟的内容,是中国千百年前农夫书童早就用上了的东西、冬青花草为梅雨【情报员】就是个例子。
在中国,搞了所谓《梅雨监测指标》的国家标准,判断梅雨是否到来和结束就是看温度和降雨量,即望文生义、以为梅雨就是数日连续集中下雨,非此就不是或没有【黄梅雨季】了,完全不考虑中国传统历法中关于梅雨有涝梅、旱梅或旱涝交叉三种状态以及暖梅和寒梅区别的自然历史事实。如此搞梅雨预报,不是混乱、就是连梅雨已到的现场报告也做不出来,那是必然的了。
按照该监测指标所说,梅雨期只限于中国江淮一带。然而,纵横观察,全国多数地区的梅雨期几乎都是符合中国历法说明的旱梅、涝梅或旱涝交叉的状态的,且状态出现规律也符合中国历法说明,即:梅雨期并非只限于江淮一带,而是普遍存在的气候事实,不过以江淮一带气象特征做了命名而已。
关于梅雨期的算术道理简述。
铺垫:
在中国历法系统里,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和小暑属【阳历】,表达地球公转轨道和位置。在理论上,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为15度、相当15天。其中,春分为零度、是二十四节气的起始或第一个节气;芒种为75度、之后的夏至为90度、之后的小暑为105度;合计为45度、是梅雨季节时间段。二十四节气的理论度数如下:
如前说,梅雨期的入梅和出梅计算框架是:
入梅时间:芒种节气后的第一个【丙】日(即每天干支含有【丙】的那一天。
出梅时间:小暑节气后的第一个【未】日(即每天干支含有【未】的那一天。
就有下列表格:
【甲乙丙丁】等等为天干、表达阳历周期及其位点。其顺序和对应数字是: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入梅时间规定为芒种后第一个【丙】日;丙对应数字3,取为常数。
【子丑寅卯】等等为地支、为坐标十二宫、也表达阴历周期及位点。其顺序和对应数字: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出梅时间规定小暑后第一个【未】日;未对应数字8,取为常数。
入梅时间的理论算法框架:
设入梅常数为P、入梅轨道度数为X、芒种对应日期天干顺序数N,就有公式:
P = [(10 – N) + 3] mod 10.
X = 75 + P。
其中,75为芒种理论度数,10为十个天干之总数,3为天干【丙】的顺序数字常数。
由此得到【入梅度数】和【入梅常数】: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入梅度数 |
77 |
76 |
75 |
84 |
83 |
82 |
81 |
80 |
79 |
78 |
入梅常数 |
2 |
1 |
0 |
9 |
8 |
7 |
6 |
5 |
4 |
3 |
出梅时间的理论算法框架:
设出梅常数为Q、出梅轨道度数为Y、小暑对应日期地支顺序数M,就有公式:
Q = [(12 – M) + 8] mod 12.
Y = 105 + Q.
其中,105为芒种理论度数,12为12个地支之总数,8为地支【未】的顺序数字常数。
由此得到【出梅度数】和【出梅常数】: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出梅度数 |
112 |
111 |
110 |
109 |
108 |
107 |
106 |
105 |
116 |
115 |
114 |
113 |
出梅常数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
11 |
10 |
9 |
8 |
应用实例:
本年芒种日期干支为【甲子】。
查入梅度数,甲对应77度,即入梅轨道位置。
查入梅常数,甲对应2;芒种日加上2天的日期为入梅日期。
本年小暑日期干支为【甲午】。
查出梅度数,午对应106度,即出梅轨道位置。
查出梅常数,午对应1;小暑日加上1天的日期为出梅日期。
本年梅雨期长度:出梅度数 – 入梅度数 = 106-77 =29 (天)。
由上两个表格可看到梅雨期长度呈规律性变化,其中:
最短者为21天:105 – 84 = 21天。
最长者为41天:116 – 75 = 41天。
平均长度:31天。
方便记忆:
入梅【丙】为75度,逆向逐个加一为入梅轨道位置;常数为0,芒种日逆向逐个加一为入梅日期。
出梅【未】为105度,逆向逐个加一为出梅轨道位置;常数为0,小暑日逆向逐个加一为出梅日期。
以上为理论算法框架。事实上,各个节气并非等长,每天并非都是所谓24小时。譬如,芒种长度为15.71度(天)、夏至为15.74度(天)、小暑为15.71度(天),等等。因而,实际操作时,要按照事实上的节气长度和昼夜长度来计算。当然,道理与理论算法一样。地区不同,梅雨期入出长短不同,可参照郭守敬方法等等做经纬度换算。
=0=0=
zhiyan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