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问题解答

逍遥禅 (2024-12-19 07:17:00) 评论 (0)

禅修问题解答
1、什么禅修?
禅乃佛心,修行通达佛心的道路名为禅修!
我们信奉佛教,学习佛教经典,名为信解;而禅修是当下行与证。
2、禅修有几种?
其实,禅修就是一种,就如同《法华经》上所说“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还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
禅修就是当下身体六根作用时(或者说当下起心动念时),马上用智慧返照到圆满佛性作用,也叫明心见性!所谓的明心,就是光明智慧心;所谓的见性就是照见佛性!
为方便众生故,分段证量故,不同根机故,方便分为:凡夫禅(用意识心知解佛性)、圣人禅(解脱了攀缘心识,识取有觉有照的智慧真心)、菩萨禅(用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如来禅(当下凡夫六根作用即如来佛性作用)。(参考《圆觉经》清净慧菩萨章五种证量)
3、何为佛性?
《大般涅槃经》曰:“汝问云何为佛性者。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
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
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
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
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六祖坛经》上说“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4、为何《六祖坛经》上说“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禅宗顿悟法门是“教外别传、以心传心、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无上法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是当下见性“一悟至佛地”的顿悟法门!
而解脱是解脱攀缘妄想心,是解脱攀缘妄想心的我执和法执;禅定是“外不染内不乱”的自心定!都是在自我心中修持的方便法门!即使“四禅八定”也不过是声闻与外道共修法,因为没有开发佛心智慧故!因此《证道歌》上说“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5、禅宗如何修行?
第一识路头:也就是当下认识不生不灭的佛性!眼见即心见,心见即性见!古人说“修行无所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起休。”
第二开发智慧心:啐啄同时、以心传心!
第三:用智慧心照破五蕴十八界的束缚障碍,觉照佛性,完成照寂寂照的大圆满,乃至完成自性三身一体的圆满和一切世界、一切法界的理事圆融、事事圆融!
6、道教修行方法: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还道。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这一章是讲空体觉有的空觉一体性,相当于如来禅!
《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这一章是说识佛性的方法和佛性的妙用。识佛性(道)的方法:见性“夷”、闻性“希”,触觉性“微”,三者一体的佛性(实际上是见闻嗅尝觉知六性一体是佛性);佛性(道)的妙用: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这一章是讲“静观返道”。先归六根,后复天命,天命即是永恒的神明,用神明照破五蕴十八界的束缚障碍,照见五蕴皆空才是心容万物的大,识空觉一体性的佛性观才是平等如幻观(公正),包容一切、公正对待一切才是王,王就代表天道,自然天成的天道就是永恒的大道,符合天道的人才能终身没有灾难!

逍遥禅通达儒释道的修行方法,无论从佛教还是道教、儒教,都可以带你走上觉悟真心本性的真理道路!

241219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