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又搞事,合成新冠病毒致死率更高?

齐风猎 (2022-10-18 16:25:45) 评论 (0)

看到新闻标题,查了一下,有误导嫌疑。这是真事儿,但是实际报道合成病毒毒性介于新冠病毒原始株和Omicron 变异株之间。 因为新合成病毒就是这两个病毒的杂交体,结果并不意外,但是确实实验进行前也很难预测结果如何。 而且所谓致死率是指实验中用的转人类基因鼠,而非人,民众大不必恐慌。致谢部分MS 获NIH R01支持。

文章由作者自行发表在BioRxiv 上。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0.13.512134v1

注意警告词:“They have not been formally peer-reviewed and should not guide health-related behavior or be reported in the press as conclusive.”“系作者自己提交的论文,未经同行审议,不应指导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或在媒体上作为结论性报道。”

Title: Role of spike in the pathogenic and antigenic behavior of SARS-CoV-2 BA.1 Omicron (刺突蛋白在 SARS-CoV-2 BA.1 Omicron 的致病和抗原行为中的作用

主要作者来自于Boston 大学, 也有哈佛大学,德国, 佛罗里达, 芝加哥和威斯康星的参与者。通讯作者Mohsan Saeed,来自巴基斯坦人(2006年硕士毕业于Quaid-e-Azam University, Islamabad), 2011年在日本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获得微生物学博士, 同年开始在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做博士后, 2019 年开始在波士顿大学做助理教授。 第一作者Da-Yuan Chen, 来自台湾(本科硕士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博士毕业于新西兰Otago大学,2020年开始在波士顿大学Saeed实验室做博士后。

本文实验室里工作是把原始武汉新冠病毒上的S蛋白置换成了Omicron(BA.1)株的S蛋白合成新病毒(以原始株为主体,只改了S蛋白)。 然后三种病毒(原始株,Omicron变异株,合成株)都被用来感染转人类ACE2蛋白基因的小鼠(K18-hACE2 mice)。 原始新冠病毒株在这个转基因上致死率百分之百。 感染合成株,小鼠死亡率80%, 感染Omicron BA.1 小鼠零死亡,基本轻症。

这个实验证明了今年流行的Omicron确实毒性差了,传染率高但是小鼠都活下来了。 合成病毒仅仅置换了原始株的S 蛋白成为Omicron 的S蛋白, 获得了免疫逃逸, 致死率仍很高 低于但接近原始株。这说明了S蛋白的功能在于病毒感染进入人体细胞,Omicron的S蛋白和原始株相比变异后更易入侵细胞,所以合成病毒的高致病致死原因在于原始株的其他蛋白。Omicron除了S蛋白变异, 其他蛋白也有变异, 这种自然变异的结果导致病毒变得更易传播但毒性大大下降。人类之大幸!

这种实验也再次证明了实验室合成个把病毒不是难事儿。

求不要再做下去了,万一泄露出来又一次天下大乱。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