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被埋没38年的国产喜剧,讽刺尖锐题材大胆
狄冠元
(2023-11-05 16:26:35)
评论
(0)
https://mp.weixin.qq.com/s/tT5lqlvFvUFyEZqUB7Tv1Q
收录于合集
#经典电影199个
#国产电影96个
#内地电影30个
#怀旧影视51个
#喜剧电影7个
上世纪80年代,受时代思潮影响,涌现了一大批伤痕反思电影。其中既有《芙蓉镇》、《巴山夜雨》这样名垂影史的大师之作,比如本期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就用荒诞喜剧的风格来反思历史伤痕。七十年代,江南某市人民医院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造运动”。革委会主任贾一民积极响应阶级斗争的号召,大胆踢翻医院内的“臭老九”。转而启用根正苗红的积极分子来主导医院工作,实行所谓的“医生、护士、公务员”集中于一体的改革模式。对外叫做“医护公三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原本救死扶伤的手术台,变成了高喊口号的宣讲台。医院没有负责治病开药的专业大夫,只好启用一位根本不会治病的炊事员替患者做手术。谁也没想到,临时抱佛脚的炊事员一刀割下去,竟然成了新闻热点。时间倒回几天前,革委会的贾主任正在跟一位视察工作的女记者汇报工作成果。女记者穿着一身与某人同款的开襟领连衫裙,戴着黑框眼镜。贾主任面对这位掌握极高话语权的女记者,只能卑躬屈膝聆听对方的训话。这时,医院来了几名工人,抬着一名疼得满头大汗的患者鲁大牛登门求诊。如今突然盲肠炎发作,希望医院能尽快为他安排手术开刀。麻烦的是,医院如今所有的外科医生都被拉去接受改造了,根本无人能做手术。此时一旁的女记者站起来吩咐贾主任,既然医院的“反动学术权威”都被打倒了,正好趁此机会启用小将们,重新占领这座长期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霸占的世袭领地”。贾主任听到女记者高瞻远瞩的指导意见,立刻恍然大悟——让谁来替病人开刀做手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刀做手术的医生绝对不能是阶级敌人。贾主任冥思苦想过后,决定将做手术的任务,交给医院食堂的炊事员姚尧。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医院领导是要他“放下切菜刀拿起手术刀”。贾主任之所以选中炊事员姚尧,是因为姚尧过去曾作为积极分子,被选派到“红医班”培训过几天时间。在贾主任看来,姚尧是如今医院内,唯一一位根正苗红同时又懂点医术的人。只是红医班短短几天的急救培训课,根本不足以用来治病救人。如今却要替人开刀做手术,根本就是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到了晚上,姚尧回到宿舍,恳求舅舅医院外科主任常春来给自己“补课”。寄望于手术的时候能认准位置,一刀切下去就能解决患者的病痛。姚尧经过舅舅的“紧急培训”后,虽然内心依旧犯怵,却还是被强行推进了医院的手术室。姚尧在手术室内出尽洋相,却只能强装镇定,开始下刀前的准备。只是道了真正下刀的时候,姚尧因为过度紧张和害怕,手抖得越来越厉害。为了鼓励姚尧尽快下刀,作为工宣队长的阿陆,居然掏出随身携带的“红宝书”。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术过后,走下手术台的姚尧,却比患者还要虚弱。此时手术室门口已经挤满了提前收到通知的记者,贾主任专门请记者报道这场史无前例的手术,打算作为“三结合”的典型案例推广到全国。记者们询问姚尧做完手术的感想,浑身无力的姚尧却只是留下一句:随着鲁大牛的痊愈,姚尧的这场手术,立刻登上新闻报道的头版头条。姚尧突然成了医院内“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人们纷纷称呼他为“样板医生”。原本胆小怕事的姚尧,经过媒体的轮番吹捧,也开始得意忘形起来,居然真的觉得自己治好了患者鲁大牛。甚至因此认为,当医生也没那么难,替人开刀不过是小菜一碟。像姚尧这样的外行做了医生,最先倒霉的就是医院内的病人。姚尧带着一帮助手前来查看正在住院的病人,可他下手没个轻重,一番操作下来,轻而易举就让患者们“伤上加伤”。与此同时,贾主任因为推广“三结合”模式,受到了上级表彰。姚尧此时仍旧春风得意,在医院召开的“三结合”经验介绍会上,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稿子,站在讲台上大肆吹嘘自己如何在政策鼓舞下,攻克难关救死扶伤的成功经验。不料正当姚尧在台上吹牛的时候,被割错了肠子的鲁大牛着怒气冲进会场,不顾一切地想要找姚尧算账。医院宣讲会上的风波结束后,给得意忘形的姚尧泼了一盆冷水。可贾主任刚刚接到女记者的新指示,不但不同意姚尧回食堂,反而要他去做更复杂的胆囊手术。手术正式开始前,贾主任让苏宗棠签署了一份“决心书”,表明自己为了拥护革命果实,甘愿牺牲的决心态度。苏宗棠回到普通病房,其他人告诉他,姚尧上一次给人做盲肠炎手术,竟然割错了病人的肠子。苏宗棠听完十分害怕,急忙找贾主任求情,说自己已经康复不需要再手术。贾主任却掏出一份揭发材料,如今这台手术他不想做也得做,就算他真的已经康复,也必须躺在手术台上等姚尧开一刀。苏宗棠被赶回了高级病房,当天夜里,又惊又怕的他病情突然恶化。幸好鲁大牛去看望苏宗棠,意外发现对方发病,悄悄通知了护士秀玲让她去找常医生。于是,常医生冒着生命危险,连夜为他开刀做了手术。却没想到,苏宗棠躲过了姚尧的手术刀,结果又因为姚尧私自给他喂下比药方多几倍的药量,竟然口吐白沫当场昏死过去。贾主任在女记者的指使下,赶紧把断气的苏宗棠推进太平间,并命令工宣队长阿陆冒充苏宗棠,自导自演了一出偷梁换柱的闹剧,借此应付电视台的现场直播。另一边,姚尧因为治“死”了苏宗棠,准备到公安局去自首。悔恨自己当了野心家的工具,把人命当做儿戏,如今害死了无辜的苏宗棠。殊不知,苏宗棠并没有死,他只是因为吃错药暂时昏厥,如今在太平间内恢复了意识。活过来的苏宗棠听到姚尧的忏悔,主动原谅了对方。苏宗棠的妻子跟着常医生和护士秀玲一起,见到了死而复生的丈夫。姚尧也向鲁大牛真诚道歉,所有人都在庆幸苏宗棠虎口余生,并为姚尧的觉醒而拍手称快。此时医院的广场上,在女记者的指挥下,新一轮的运动又开始了。躲在太平间内的姚尧和苏宗棠等人将视线移向窗外,听到那些整齐的口号,众人忍不住再次胆战心惊起来。在那段疯狂岁月里,即使躲在了太平间,也很难拥有真正的“太平”。电影《性命交关》拍摄于1985年,由上海电影厂拍摄完成。影片的故事改编自创作于七十年代末的同名滑稽戏,1979年被上海曲艺团改编成同名话剧《太平间里的笑声》,公演后轰动一时。原剧本的创作受到了当时伤痕文学流行的影响,被视为“伤痕戏剧”的代表,编剧用幽默讽刺、夸张戏谑的形式,传递出对蹉跎岁月的反思,以及对当时种种错误现象的揭露与讽刺。由于话剧版的成功,加之上影厂受到当时《小小得月楼》,《阿混新传》等滑稽戏改编电影大受欢迎的影响,决定将《性命交关》改编成电影版。电影依旧由原滑稽戏的三位编剧,缪依杭、徐维新和申屠丽生,负责改编剧本。导演是上影厂的女导演石晓华,执导过《泉水叮咚》,《二十年后再相会》等经典电影。演员方面,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十年代著名男演员谢园,出演过《孩子王》、《棋王》等电影,曾经是与葛优、梁天齐名的“喜剧三剑客”。贾主任的扮演者叶志康,也是八十年代的著名演员,出演过《T省的84·85年》等经典电影。在八十年代众多的伤痕反思电影中,《性命交关》并非立意最深刻,完成度最高的一部。但因编导用喜剧的形式来反思历史,用笑中带泪的方式来讽刺现实,让影片成为一部别具特色的黑色喜剧。电影中有很多滑稽幽默但却意味深长的情节桥段,台词犀利处处暗喻,讽刺意味拉满,故事虽然夸张离奇,其中折射出的问题和乱象,却足够发人深省。遗憾的是,类似这样的题材和故事,注定只能存在于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当中,如今却是再也拍不出了。
狄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