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是倾倒还是引诱苏联的小说?
狄冠元 (2023-12-12 18:42:48) 评论 (0)https://www.bbc.com/culture/article/20170119-the-irish-novel-that-seduced-the-ussr
The Irish novel that seduced the USSR
微信翻译: 牛虻:一本令前苏联为之倾倒的爱尔兰小说,
微信·在其它地方把seduce译成色诱, 引诱
网络翻译: 引诱苏联的爱尔兰小说
This passage of Voynich’s novel captures why the book was so popular in the early stages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with its veneration of youth and its anti-clerical celebration of iconoclasm:
微信翻译:以下摘自《牛虻》的文段代表了此书为何在早期文化大革命中享有声望——表现了对青春的崇拜,展现了一场反传统反教权的庆典:原文是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中国文化大革命
网络翻译:伏尼契小说中的这段话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早期阶段如此受欢迎,因为它对青年的崇拜和反教权对偶像破坏的庆祝:
3) Yet a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rogressed, and the cult of Mao deepened, the rebellious Gadfly was suppressed, for fear it would be turned against the father figure of modern China. When the novel was re-released in the late 1970s, after Mao’s death, it resonated with those whose faith in China’s ‘Cardinal’ had waned.
微信翻译:然而,随着文革的进展以及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深入,因生怕其与新中国的国父对立起来,体现反叛精神的《牛虻》被列为禁书。毛泽东去世后,《牛虻》在1970年代后期重新出版。
网络翻译: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进展和对毛泽东的崇拜加深,叛逆的牛虻受到镇压,因为担心它会反对现代中国的父亲形象。当这部小说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毛泽东去世后重新出版时,它引起了那些对中国“枢机主教”信心减弱的人的共鸣。
4) 几个图标微信都没翻译:
a) 几十年来,由于苏联的版权法,伏尼契在《牛虻》的销售中没有获得任何版税(图片来源:Alamy)
b) 1955 年的电影版《牛虻》在苏联售出了超过 3,900 万张门票,尽管它只是当年苏联票房第三高的电影(图片来源:Alamy)
c) 到 1960 年伏尼契去世时,《牛虻》在苏联已售出 250 万册,至今仍然很受欢迎,经常出现在胜利日庆祝活动中(图片来源:Alamy)
d) 微信没有西德尼·赖利的照片, 更无图标:埃塞尔·伏尼契 (Ethel Voynich) 与间谍西德尼·赖利 (Sidney Reilly) 成了朋友,他是詹姆斯·邦德 (James Bond) 的灵感来源 — 有人声称他于 1925 年被斯大林本人下令处死(图片来源:Alamy)
观点不同, 讲事实/道理呀,故意隐瞒, 误导, 算啥呀?
BBC本杰明·兰姆(Benjamin Ramm)原文的网络翻译见下
1) https://mp.weixin.qq.com/s/ld1yr1vsXuNj7az-szkzDQ?
周末阅读|牛虻:一本令前苏联为之倾倒的爱尔兰小说
《牛虻》(The Gadfly),一本在西方世界鲜有人知的英文小说,在铁幕(the Iron Curtain)后另一端的世界却轰动一时,本杰明·兰姆(Benjamin Ramm)如此写道。
作为20世纪最受欢迎的英文小说之一,《牛虻》在英语国家却落得几乎无人问津的田地。尽管这本小说的英语原著备受冷落,其译本却成为了轰动全球的非凡作品。由爱尔兰作家艾捷尔·伏尼契(Ethel Voynich)创作的《牛虻》在西方铁幕另一端的世界里引起轰动。《牛虻》畅销于苏联各国,被翻译成22种语言,发行了107种不同的版本,销量超过五百万册。该书有七部音乐剧改编作品,五部戏剧改编作品以及五部电影改编作品。其中音乐剧改编有普罗科菲耶夫(Prokofiev)的歌剧,戏剧改编有乔治·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正式版作品,而电影改编的其中一部作品由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配乐。
艾捷尔的这本小说是一本关于革命热情、宗教牺牲、教权反叛以及浪漫爱情的传奇故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Russell )说道,“这是我读过的书中最为激动人心的一本。” 创作完成两年后,《牛虻》于1897年在纽约出版。正如英语出版商担心其会引起负面反响那样,一位评论员谴责该书的角色骇人听闻且使人极度反感。隔年,《牛虻》的译本在俄国出版,当时俄国国内对沙皇当局的反对浪潮提升了它的知名度。
该书的背景设置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意大利。主角是年轻的英国人亚瑟·勃尔顿(Arthur Burton),他在母亲去世后移居到一所天主教神学院。在那里,他忠诚地追随着他的监护人兼导师蒙太尼里(Montanelli)神甫——他同时还是亚瑟的生父,而亚瑟对此却毫不知情。青梅竹马琼玛(Gemma)的陪伴之下,亚瑟投身于青年意大利党的运动当中,共同反抗奥地利的帝国统治。但是,亚瑟却在不经意间背叛了他的同伴,因为他的私人忏悔被他人转述到了警方耳中。紧接着他便发现了家族秘密,并丧失了对教堂的全部信仰。
亚瑟随后制造了自杀的假象,只身流亡到南美洲。他在那里忍受了经年的折磨与煎熬,困苦与落魄。他把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以“牛虻”的化名返身意大利,此时他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一名勇敢无畏且受人尊敬的革命者。亚瑟被捕后,当时已经成为红衣主教的蒙太尼里前来探望他,并给他指明了一条生路。然而,亚瑟并未原谅蒙太尼里且寸步不让,转而要求他的父亲放弃对教堂的信仰。蒙太尼里拒绝了亚瑟的要求,且在最后宣判了自己儿子的死刑。刑场上的亚瑟就像是耶稣一般的人物,他不仅命令行刑,还原谅了行刑队,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圣体节弥撒中,蒙太尼里公开指责了天神的牺牲,伤痛欲绝的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牛虻》最初风行于奋争独立的爱尔兰社会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中,且直到现在,它依然是爱尔兰最畅销的小说。然而,它却在中国和苏联——新建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赢得了最忠诚的读者群。作为罗马式悲剧英雄化身的亚瑟,被屡次选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文学人物。首登太空的俄国宇航员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和瓦伦蒂娜·韦扎利(Valentina Tereshkova)亦把他们的功劳归于《牛虻》。
返回苏联
回到1930年代的苏联,《牛虻》为另一本畅销书提供了灵感——那就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Nikolai Ostrovsky)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在苏联的销量高达3500万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了一位年轻无畏、为其理想牺牲而受尽伤害的社会主义者,但他在同伴那里读到了《牛虻》,在亚瑟的榜样中找到了永恒的精神寄托。《牛虻》的影响在法英齐姆密尔(Aleksandr Faintsimmer)导演的改编电影中被进一步加强。电影总共售出3900万张票,肖斯塔科维奇的配乐使电影富有特色。而配乐本身也组成了著名的《牛虻组曲》。
中国有着《牛虻》最大的读者群体。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Morning Sun)的导演卡玛·辛顿(Carma Hinton)认为,《牛虻》在文化大革命年轻的参与者心目中享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亚瑟在情感和钢铁般的意志间保持了平衡,内心充盈爱意的同时,他亦是一位坚强的斗士。这些特质植根于中国传统民俗的侠客精神中。
以下摘自《牛虻》的文段代表了此书为何在早期文化大革命中享有声望——表现了对青春的崇拜,展现了一场反传统反教权的庆典:
“神父,跟我们一起走吧!您与这个牧师和神像的死寂世界有什么关系?它们充满了久远年代的尘土;它们已经腐烂;它们害人害命,臭气熏天!走出瘟疫肆虐的教会——随同我们走进光明!神父,我们才是生命和青春;我们才是永恒的春天;我们才是未来!神父,黎明就要照临到我们的身上——您在日出之时还会怅然若失吗?”
然而,随着文革的进展以及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深入,因生怕其与新中国的国父对立起来,体现反叛精神的《牛虻》被列为禁书。毛泽东去世后,《牛虻》在1970年代后期重新出版。
美中不足
《牛虻》中的惊险故事与作者艾捷尔个人精彩的人生故事遥相呼应。艾捷尔出生在科克(Cork ),她的父亲乔治·布尔(George Boole)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母亲玛丽·艾薇瑞思(Mary Everest)是一名哲学家,她的叔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世界最高峰。十五岁的艾捷尔读到了意大利革命家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的作品。她欣赏他文字的忧郁之美,敬仰其杰出的笔触,在结婚以前,艾捷尔一直穿着黑衣,以此表示对世界现状的哀思。
1889年,艾捷尔与波兰激进分子威尔弗雷德·米沙(Wilfred Micha)相遇,两人日后结为了夫妻。艾捷尔逃出了西伯利亚的战俘营。在伦敦,她从暗杀了沙皇秘密警察头领的移民身上学习俄语。她与丈夫同去俄国,援助当地的革命事业。
在俄国回去伦敦的返程中,她遇见了一个真正的“牛虻”,西德尼·赖利(Sidney Reilly)。他的传记作者形容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间谍,据说他拥有11张护照,且各个身份都娶了一个的妻子。赖利和艾捷尔一起来到了意大利,他向艾捷尔坦承了人生的故事,其中一些内容与《牛虻》有着惊人的相似。随后,占士·邦德的原型、英国秘密特工赖利去到俄罗斯,计划暗杀列宁,但最终行动失败,他于1925年被处决。
艾捷尔从未承认赖利对于《牛虻》的作用,这至今依然是引发争议的根源。不过她证实,琼玛的角色原型源于无政府主义者皮特·克鲁泡特金(Peter Kropotkin)的情人,夏洛特·威尔森(Charlotte Wilson)的生活。琼玛可能是艾捷尔最历久不衰的传奇:“(《牛虻》)在对一名被解放的女性的刻画上,作出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尝试。”评论员阿诺·凯特尔(Arnold Kettle)写道。
艾捷尔的个人故事最后,有一个奇怪的转折。1955年,一个苏联作家代表团得知,长久以来被推定死亡的艾捷尔实际上还活着,目前生活在纽约。俄罗斯《真理报》正式宣布了她的复活,这与她书中的主角十分相似。艾捷尔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着,由于苏联的版权法,她并未意识到她在俄罗斯的传奇地位。次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德莱·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访问莫斯科,安排支付就拖欠她已久的著作版权费。1960年,艾捷尔去世,俄罗斯举国同哀,她以民族英雄的身份接受了俄罗斯人民的哀悼。
2011年,出生于中国的作家李翊云拜访了科克,并要求到艾捷尔·伏尼契的出生地进行祭奠。在英国,《牛虻》始终停版,几乎无人得知。然而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与作家依旧尊重这本书的作者,正如劳伦斯(DH Lawrence),丽贝卡·韦斯特(Rebecca West )以及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那样。拥有丰富的宗教想象和激动人心的革命主题,《牛虻》对历史小说的爱好者们有着持久的吸引力。它值得在源语言所在地被重新发现,真正获得关注。
作者:本杰明·兰姆(Benjamin Ramm)
编译:HRobin
审校:王璐瑶
编辑:钦君
2) https://mp.weixin.qq.com/s/NC4qcS8PcqldanYl5HPxLQ?
狄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