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悉尼的麦考利公园的公墓中,一块墓碑上刻着上面这句话。墓碑之下,安息着华人武侠大师梁羽生的英魂。 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位武侠巨星曾经给我们编织过太多的武侠梦,古龙的小说以奇谲诡异独树一帜,为人处世也放任潇洒,相比之下,金庸和梁羽生更多的将家国历史这样的大主题融入武侠小说之中,显得更加淳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金庸和梁羽生都有着沉痛的家国记忆。 金庸的父亲查枢卿是地主,因为阶级原因被杀了,梁羽生的父亲陈信玉也是地主,同样因为阶级原因被杀了。 那是运动的1950年,刚从岭南大学毕业的梁羽生,那时候还叫做陈文统,他因为收到家信,说父亲被人诬告下狱,让他速回。刚回到广西老家,他的一位同学拦住了正在赶路的他,告诉他:“现在农村到处都在开展运动,你回去不但救不了父亲,只怕自身都难保”。 梁羽生听了这话,星夜逃到香港,不久,他的父亲在运动中被杀害。从此之后,梁羽生移民香港几十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踏上大陆的土地。 “杀父之仇、阶级斗争”,这样的情结后来在梁羽生的小说中常常出现。比如《白发魔女》的男主角卓一航,一开篇就收到父亲被人诬陷致死的噩耗。
梁羽生在广西老家尽管运动早已结束,但很多平反却常常一拖就是十几年。在梁羽生的父亲被杀30多年之后,他老家蒙山县的政府,忽然觉得这小县城出了梁羽生这样的大名人,一定要利用好,好好做做宣传。于是写信给香港的梁羽生,邀请他回故乡看看,有什么要求可以提。
于是蒙山县这才跑去重查当年的案子,宣布梁羽生的父亲陈信玉是被冤枉的——我们杀错了人,对不起,你回来吧! 1987年,在梁羽生半路回家逃往香港之后的整整37年,他终于“回来了”,终于踏上了故乡广西蒙山的土地。 在蒙山,迎接他的是鲜花掌声、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领导们的亲切慰问,好一副“衣锦还乡”的热闹景象。也许只有当面对父亲灵位的时候,他才会细细品味这37年时光,恍如隔世的忧伤。 也是在这一年,梁羽生离开了容纳成就了他的香港,移民到了更远的澳大利亚。 正如他小说《七剑下天山》开篇的那首词“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在他折返逃去香港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无法再回到故乡,永远做一个心灵的浪子。
梁羽生的父亲陈信玉,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爱国乡绅。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组织过乡团,保护过一批逃难前来的文化名人,可以说,他是中国民间最后一批保留着“士大夫”情怀的乡绅。 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些平时满脸和气笑容,纯朴腼腆的乡民,那些当初自己帮助过的乡民们,有一天会变得面目全非。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辛苦积攒下的家业,竟成为了飞来横祸的元凶。 在被押上刑场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何等悲凉?他会不会想到30多年后自己将平反?会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会不会想到,如果不是儿子的一杆笔名满天下,他的名字将如同尘埃散尽,不会有人再提起。 和梁羽生“同病相怜”的金庸,在1981年和邓小平在会面时,谈到其父查枢卿的冤案,邓说:“团结起来向前看”。金庸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邓小平和金庸
梁羽生在收到父亲被平反的信件之后,也说:“先父一事终获平反,埋于心中几十年的死结终于解开了。” 武侠小说里的“快意恩仇”永远只是成人童话,现实总是太多的无奈和妥协。 “笑看云霄飘一羽,曾经沧海概平生”。梁羽生几十年来经历的,是“沧海桑田”的变迁,仅仅几十年,如今的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那些残酷的斗争。 “团结起来向前看”,不是叫我们忘记过去,而是永远铭记,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这样才能团结,才能够一直向前。(消息来源网络,侵删)
狄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