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头美国种猪到武汉
狄冠元 (2024-11-12 15:58:47) 评论 (0)https://mp.weixin.qq.com/s/3SLDiNgcUwI4NSPwandeEw
900头美国种猪到武汉!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种猪,不用本土的?
武汉首次迎来的“特殊贵宾”——900头美国种猪!没错,是专程从美国空运过来的。可能有人会好奇:咱们国家自己养猪的历史那么悠久,为什么还要大老远从国外进口这些猪呢?
信息来源:Global Times.《武汉2023年将从美国进口首批900头种猪》
中国养猪史
老祖宗们早就会养猪了!
说起中国的养猪史,那可真是几千年的传统了。
早在七千年前,咱们的祖先就开始养野猪,那时候猪不仅是餐桌上的主角,还成了家庭收入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朝、唐朝,养猪已经成了规模化的事情,猪肉从普通百姓的日常食材,一直走到了皇宫的宴席上。
到了明清时期,尤其在南方,养猪简直成了农民的“发财树”,猪肉地位更是稳稳的。
进入20世纪,科技进步了,咱们的养猪方式也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变成了现代化、规模化养殖。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先进的养殖技术再加上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种猪,中国的养猪业飞速发展。
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2022年,全球近一半的猪肉都来自中国!
那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要进口种猪呢?
进口种猪的原因
快 准 狠!
虽然我们是猪肉生产大国,但不得不承认,国内的生产效率跟不上。
怎么说呢?
就是我们养的猪,生长速度没那么快,吃得多,长得慢,出栏周期也长,饲料消耗高,成本自然就更高。
美国种猪就不一样了,就像“猪中的跑车”,生长速度快,瘦肉多。
拿杜洛克猪来说吧,日增重能达到900克,而我们本土猪的日增重只有600克左右。
再看瘦肉率,美国种猪接近60%,而本土猪只有50%左右。
想象一下,养一头美国种猪,相当于给养殖户配了“节能高效”的装备,省料又高产,养殖效益自然翻倍。
而且美国的养殖技术和育种体系非常成熟,种猪的遗传基因稳定。
引进这些高效的基因,是我们提升猪肉产量和效率的快捷方式。
每年咱们从美国、加拿大等国进口种猪,早就成了提升产业的常态操作。
本土猪种
优势和短板
话说回来,咱们的本土猪也有不少优点。
长期适应本地环境的它们,抗病能力强,能在气候多变、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好好活下来。
比如宁乡猪,肉质细腻、风味独特,特别受那些讲究口感的食客欢迎。
还有太湖猪,每次能生十几头小猪崽,繁殖能力特别强,这对于中小型养殖户来说,真是经济上的大助力。
可缺点也很明显,本土猪生长速度慢,养殖时间长,饲料转化率低,吃得多长得慢,还不符合现在市场对“瘦肉多”的偏好。
换句话说,虽然它们“身体好”,但在现代养殖市场上不够“出彩”。
进口种猪隐患
潜在的“种源危机”
大量依赖进口种猪,还有一些隐患。
首先,自主性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长期依赖国外种猪供应,虽然短期能提高产量,但也让我们在种源方面受制于人。
如果国际供应链一旦出现问题,国内的养殖业可能会遭遇重大打击。
还有就是遗传多样性的减少。
随着越来越多国外优质种猪进入市场,咱们的本土猪种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很多优秀的本土品种,如太湖猪、藏香猪等,因不符合现代商业养殖需求,濒临灭绝。
咱们可不能让“自家好基因”就这么被淘汰了!
另外,进口种猪还带来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非洲猪瘟的爆发就是一大警示,过度依赖进口种猪,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健康危机。
未来
两条腿走路
未来,我们既要继续引进国外优质种猪,提高养殖效率,也不能忘了自家的本土猪种。
通过科学育种技术,我们可以让本土猪变得更“能打”,保持它们的独特优势,同时提高生产性能。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加大本土猪种的保护力度,成立了多个遗传资源保护基地,推广本土猪的优良基因。
说到底,咱们不能让外国的猪霸占了咱们的饭桌,对吧?
养猪这事,咱们既要借“外援”,也要靠“自家兵”。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猪肉产业在未来走得更稳、更远。
狄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