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纳税与捐款为何没有户口限制
狄冠元 (2024-11-18 17:30:45) 评论 (0)纳税与捐款为何没有户口限制?
针对北京目前发起的捐款倡议,有网友问道:“请问捐款有没有户口限制?请问发起捐款的北京市民政局,没有北京户口可以捐款吗?在北京纳税不满5年可以捐款吗?纳税满5年但中间间断过的可以捐款吗?今天星期二身份证尾号不是2的可以捐款吗?捐款资格要摇号吗?外地户口满60岁的老年人可以捐款吗?”
现有的户籍制度让许多外地人都感觉到:你北京收外地人的税就理直气壮,不给外地人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理直气壮,这些都太不公平了。那些年轻的外来人口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贡献给北京了,他们却连子女在北京上学的平等权利都没有。你们收税和捐款时就从来不说你是外地人,可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时却说,资源紧张,外地人不行。这样合理吗?
想想看,是谁繁荣了北京?从人才来讲,北京市吸纳了全国人才的精英。从生活必需品说,缺蔬菜从河北、山东、南方、从全国各地大量运进;北京缺电了,也想办法从周边省份大量输入;冬季取暖缺煤了从外地输入;缺水了从外地引入;缺粮了从外地调入,缺钱了就将外地银行的存款调到北京放贷。总之,凡是北京缺少的都统统从外地引进。可以这样说,北京今天的繁荣是全国人民一起努力的结果。但为什么亨受这个结果时,大部分人却被挡在了门外?
如果说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也都是正常纳税人,凭什么他们就要受到种种限制?从买房买车,到子女教育,甚至到火化。难怪有人说,这从来都是一座有着“户口鸿沟”的城市。用某位代表的话说,就是“控制入口,敞开出口”,即把穷人挡在门外的同时,还要把门里的穷人赶出去。好了,不要再遮遮掩掩了,让我们来看看户口是什么?它仅仅是个城市正式、永久居民的身份证明吗?不,它是享有一系列特殊福利待遇的凭证!
比如:当你想找份工作,打开报纸,在北京的报刊上刊出的招聘广告,不乏有这样的要求:只限北京户口;想要买套经济适用房更是先要出具北京户口证明;就连征婚启示上也要标明:希望对方是北京户口,还要加上一句说明“不是我歧视,这是长辈的要求”……不仅如此,在北京,你想跻身公务员行列,走仕途,就必须参加公务员招考,而参加招考的资格之一就是要有北京户口。你想应聘事业单位,也得要户口,部分大中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也要让你亮出本地户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连麦当劳肯德基这种被曝非法招工的企业,都只招北京户口员工。
考大学时,北京户口尤其显得至关重要,2006年高考分数北京的三本线是442分,山东却要526,海南要532。也就是说,北京考生只要考400多分,就能上大学,而外地考生,必须要多考几十分到上百分不等。没有北京户口,要结婚生子,则更要花费大大一笔开销。因为你要时刻准备好大把的银子,以应付学校开出的各项大额的“寄读费”、“赞助费”等等费用来保证子女入学,让你苦不堪言却还得乖乖掏钱。
在北京,没有本地户口,大的方面,比如你就买不了经济适用房,只能去买一般商品房。每平米价格要高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意味着,即使只想买间50平米的房子,也要比北京当地人多交5—10万。小的方面,比如北京户口买车交的养路费都比其他城市要低,甚至曾经的地铁月票,没有北京户口你都买不到。每月多花几百元钱不说,更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就连装个固定电话,没有户口就只能办预付费的,要有北京户口才给办后付费的。一旦有交通事故,警察看了看身份证,北京的和非北京户口的,有时候对双方的态度就会有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户口限制,让北京户口的价值一次次的水涨船高。有笑话说:甚至兴起了“为买房先找个北京人假结婚”这样的“业务”。一则关于北京户口的段子广为流传:“北京同学来电,兴奋地说因为限购房政策,他的北京户口值钱了!买不了的外地人,先跟他假结婚,然后贷款买房,再离婚,他收房款1%作为安置费。丫兴奋得直打响鼻,说顺利的话今年可以结6次婚,娶6个媳妇。末了他感慨:做北京人,太幸福了!”
这样的政策xxx,就是逼着“灰色市场”的出现。当时很著名的一个案例是,北京人施某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为外地人在京购车办理手续,高峰时施某身上背了3786辆车。后来政策解冻,不少购车人找她办理过户时,她每辆车收取1000元。
当户口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时,我们不难理解,面对捐款时他们心中的那股辛酸 ,他们只能这样说:“现在要我们捐款,不好意思,我们不是北京户口!打听一下:什么人有资格给北京水灾捐款啊?要有北京户口才行吗?要有北京暂住证才行吗?要有北京连续五年缴纳社保和个人所得税证明才行吗?要排队摇号吗?”
狄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