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苏莲托》的故事
闻一 (2024-06-24 06:36:41) 评论 (0)23年11月,在去波西塔诺(Positano)途中经过小镇索伦托(Sorrento),匆匆转了一下,未做过多停留, 不过这个依山傍海、花红橙绿、气候宜人的小镇让人过目不忘,好一幅世外桃源景象,印象深刻。这不6月到了,我们又一次踏上旅途,重归苏莲托(苏莲托是索伦托的希腊语名字)。
对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重归苏莲托》。一般来说有关这首歌曲的来历是:1902年,为欢迎当时的总理扎那德利到访小镇,市长特拉蒙塔诺特别指示当地出身的著名音乐世家的诗人兼画家吉安巴蒂斯塔·柯蒂斯作词,其弟厄内斯托·柯蒂斯谱曲,献给总理大人,以期过后他能影响中央政府对索伦托这个不知名的南方小镇更多的财政支持以改变它当时颓败市政,待到山花烂漫时重访苏莲托。
词作者吉安和歌词
但如果仔细吟唱或深究歌词,怎么都不像专门写给一位有身份的大男人的,反倒是更像是爱情歌曲,或是远方游子抒发思念家乡的情感。这次在索伦托小住期间,发现故事的发展有反转,后世专家研究发现:早在1894年,兄弟俩就已向“意大利作家与编辑家学会”注册了这首歌曲版权,也就是说,此曲的诞生早于总理来访的日期,即:它不是专门写给总理的,而是兄弟俩之前的一份习作。不过也要感谢总理的来访,否则这首名曲可能会被彻底尘封在档案馆内也未可知。
曲作者弟弟厄内斯托
我推断,故事的真实过程大概率是这样的:
时间还是1902年,9月的一天,哥哥吉安巴蒂斯塔正在忙于为市长大人名下所有的Imperial Hotel Tramontano装修作壁画,被市长叫到办公室。两家是世交,市长免去客套,直接开门见山:那什么,总理要来的事知道了吧,就住我这儿。招待时的气氛呢要烘托出来,面子要给足。酒店咱家开的,吃喝玩乐要啥有啥,柠檬酒管够,你问还缺啥?曲儿呀。我琢磨着交给你哥儿俩一个活儿,你们可要把它当政治任务来完成。咱那波里这块儿,民间音乐基础这么厚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几十年前的《桑塔露琪亚》、《缆车缆车》就不提了,《我的太阳》走红也是几年前的黄历了,这些年还没啥爆款炸街。这回有信心整出点硬货不?行的话,也让那帮北方佬对咱们另眼相待,别老瞧不起咱们。闹好了,这么多兄弟的饭碗,乡里乡亲的温饱就全有着落了。
看吉安面露难色,市长决定搏一把:别推脱了,说你行你就行,就这么定了。
如今的酒店大堂
吉安放下手里的活,回到住所和弟弟筹划起来各自分工,由于出自音乐世家,哥儿俩经常一唱一和合作过不少作品。可这次不一样,领导的嘱托,父老乡亲的厚望,让他们倍感前所未有的压力山大。时间紧,任务急,绞尽脑汁始终拿不出像样的作品。随着日期的临近,急火攻心,哥儿俩开始抱怨市长瞎指挥,忽视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伟大的作品怎么可能是指令式的一蹴而就呢。
艺术创作靠什么?靠激情,而激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爱情,说白了就是男女欢愉那点事。毕加索左揽右抱的,一生没闲着的时候。伟大导师马克思即使生活拮据居无定所,但情感生活没落下。齐白石耄耋之年还娶妻生子。汪峰梅开好几度了,时不时有新作品问世,虽然不咋样,但至少有,领先同代艺人几个身位。
眼看总理要到了,市长催的紧,情急之下哥儿俩只好翻箱倒柜找出前几年用当地方言写就的《重归苏莲托》,稍加修改应景救场,忐忑不安的呈给市长。不因为别的,只是这本是一支民谣小曲,主打游子思恋家乡和辫子粗又长村里小芳的炽热情感,献给总理,总有些不伦不类的赶脚。
好事多磨,不想总理大人龙颜大悦,连称这是多年未曾有的旷世作品,打动人心的优美旋律随即自南向北唱响亚平宁半岛,一炮走红,让她与其他三首民谣并列成为世界范围内传唱最广的那波里民歌。
成名后的弟弟厄内斯托移居美国,但仍与哥哥越洋书信交流。最值得一提的是:哥哥在那波里逝世几天后,弟弟早前发自美国的信函也随之而到,里面是弟弟为哥哥日前所作一段歌词的曲谱,感人至深。
历史无疑就是不断的重复,数十年后在遥远的东方,一位名叫David Jiang的年轻人,身着一套铁打不变的西装把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响华夏大地,商演接到手软嗓子不软,终至移民北美彻底离开了有好多花盛开的地方。
夜幕降临,华灯齐上。我们依恋不舍地踏上返回那不勒斯的火车前往机场回家。婆娑树影江边渔火与我们渐行渐远,但耳畔仍不断的回荡着:
看,这山坡旁的果园,长满黄金般的蜜柑,到处散发着芳香,到处充满温暖。
可是你对我说“再见”,永远抛弃你的爱人,永远离开你的家乡,你真忍心不回来?请别抛弃我,别使我再受痛苦!
重归苏莲托,你回来吧!
Tip-给计划去那不勒斯的旅友:
如果想远离那不勒斯的喧嚣,住宿索伦托是个不错的选择:以此为基点,北上可游庞贝古城、那不勒斯市区及市郊的Caserta王宫(周二闭馆),西行可乘船游Capri岛,向东南可乘公交前往阿玛尔菲/波西塔诺海岸。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