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s Who in Shanghai 应占栏目
Argon_Argon (2024-03-09 18:43:22) 评论 (0)【编者按】原标题“我所知道的沈仲章先生”,现标题是本篇末句之浓缩。
Who's Who in Shanghai 应占栏目
——武康大楼邻居谈沈仲章(1)
周炳揆
凌刚先生在《傅雷中学与傅雷品质》(见2008年8月9日“夜光杯”)一文中,提到傅雷在遗书中关照夫人朱梅馥的哥哥朱人秀交还“武康大楼606 室沈仲章先生托代修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今年4月4日“解放日报”书摘栏:《傅雷夫妇:留得清白在人间》一文内有同样的叙述,可以肯定这是事实。[参见1]
沈仲章先生祖籍浙江湖州,是我的邻居,住武康大楼602室(傅雷先生显然记错了门牌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康大楼居住有二十余户工商业者、民族资本家,沈先生是其中之一,据说是财力最为雄厚的一家。上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号召民族资本家出钱出人,建民办中学、民办小学,沈先生带头响应,捐款人民币5000元,在街坊中传为美谈。[参见2]
我和沈先生大儿子是小学同学,放课后三五成群去沈家做作业。记得沈家有一间房一直是关闭的,后来知道这是沈先生的“录音室”,沈先生收集有大量的中国国乐的乐谱和资料,还有钢丝录音设备。[参见3 ]
沈先生专门定制了一块7厘米厚的木头隔音板,放置在前后套间之间,以减少录音时淮海路有轨电车的干扰。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的专家,经常登门求教、求助。[参见4)
每逢秋高气爽之日,沈伯母(邵嫣贞女士)就会把“录音室”的大门打开,说是“透透气”。原来,沈先生酷爱摄影,这间“录音室”里收藏有二十余架各种牌号、各个年代的照相机及大量照相资料。沈先生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南京东路冠龙照相材料商店的职员,他就是在这个岗位上退休的。[参见5]
“文革”开始,沈先生难逃劫难。家中珍贵的资料、器材全部被查抄,居室一度成为南洋模范中学红卫兵的校外司令部。但他性情豁达、泰然处之。
有一年夏天,我在26路电车站碰到他,手持拐杖在等电车。他操着浓厚的浙江口音,笑嘻嘻地对我说:“我去金神父路(即瑞金二路)吃点心。”品味一角二分一碗的麻酱冷拌面,是他当时最大的乐趣。
有一段时期我热衷于摄影,经常向沈先生求教,这样就和他成了忘年交。1970-1971年间,淮国旧、新光(原“万金记”),南京路的万象、协群等寄售商店有大量的所谓“抄家处理照相机”出售。沈先生被抄的相机也在其中。看到自己心爱的藏品在寄售商店被贱卖,心中的苦涩是不言而喻的。但沈先生依然开朗、风趣。他说:“去寄售商店看看,就像是参观照相机博览会,还不要门票。”他还告诫我,要学习照相器材的品种、历史,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这种机会以前从未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了。[参见6 ]
沈先生于1987年因肾衰竭谢世。作为一个工商业者,他财力雄厚、学识渊博、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应属于上海这一特定社会环境造就的“海派名流”的典型。
如果要出一本Who is Who in Shanghai(“上海名人志”),沈仲章先生应当占有一个栏目。
[原题《我所知道的沈仲章先生》,首刊于《新民晚报》2008年8月30日夜光杯,报社允许转载]
下一篇:殊类也:武康大楼邻居谈沈仲章(2)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相关阅读】
沈亚明《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中华书局2022(分别点击书名与出版社,各自链接一篇书评);纸质版(北美);电子版; Kindle版; AppleBook; 纸质/电子版(中国)
沈亚明《沈仲章与居延汉简:从北平到天津》中西书局2023(2024年3月上架,中国图书网,苏宁易购)
首本《沈仲章与居延汉简》出版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昨见出版社新书快报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极有故事的一个人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在武康大楼(7):近邻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在武康大楼(1):入住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书中人读书有感-武康大楼居民口述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下一篇:殊类也:武康大楼邻居谈沈仲章(2)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
Argon_Ar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