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的万圣,文化的交融,情绪的宣泄

晴望有雨 (2023-11-01 08:57:29) 评论 (0)

在十月底的最后几天,有关上海滩的一起事件上了热搜,那就是一年一度的西方万圣节被上海的年轻人玩出了新花样。

为什么说玩出了新花样?通常情况下,欢度万圣节的人们会专门身着模拟鬼怪精灵的服饰,面部化妆也是以此为主题,因为万圣节就是一个鬼节。而这次上海的年轻人在十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以变装的角色扮演而不是装神弄鬼开启了今年魔都万圣节的狂欢。

在他们扮演的角色里,有万众瞩目的顶流明星,有日进斗金的带货大王,也有红遍网络的话题人物,还有青史留名的文化人物,比如鲁迅等等,不一而足。

为什么上海的年轻人在今年的万圣节中突破了以往的传统展示模式,而注入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变装扮演,不扮鬼神扮明星。一方面,这个现象体现了明星在当下年轻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下年轻人巧借万圣节这个真真假假、自由开放的表演平台,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这些年轻人所扮演的角色中,很多与当下的热门话题和社会现象密切相关。他们把自己对社会的关注点带入万圣节的庆祝活动当中,既是一种内心压力的释放,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当今的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有增无减,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这种节奏和竞争的压力首先会落到年轻人的身上,从而使得年轻人成为最迫切需要情绪宣泄的群体,而万圣节的狂欢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关于万圣节的起源,笔者检索了一下,发现有几个版本。最广为世人熟知的源头是古代西欧的凯尔特人在其本族新年前夜的庆祝活动,每年的十一月一号是凯尔特人的新年,而在新年的前夜,为纪念逝去的亲人,他们会让年轻人戴上恐怖鬼怪的面具,穿上奇装异服,举着灯笼在村落里四处游荡。

因为凯尔特人相信在这一天,生者与死者之间会失去界限,去世的族人会在这一天回访人间,万圣的灯火可以引领死者的灵魂回归。

万圣节或者鬼节,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人既有生,便会有死。而鬼神在人类的蒙昧初期则被当作人的生命的另类延伸。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鬼神的传说,和对鬼神的敬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鬼神的节日。“中元节”或“盂兰盆节”就是中国的鬼节,也是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元节的具体时间为农历的七月十五,所以七月鬼节也被称为“七月半”。

另外,每年里用于祭祖的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左右)和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也被民间称为鬼节。因此,中元节、清明节和寒衣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鬼神的态度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鬼节的氛围差异。中国虽有三大鬼节,但鬼节的氛围基调更多的是庄严肃穆,并有诸多禁忌,唯恐触犯神灵,招祸引灾。比如在中元节期间,民间相传有一些独特的禁忌:不理发、不婚嫁、不作寿、不开张等等。

而西方人对于鬼神的态度则相对比较宽松开放一些。万圣节的氛围更多的是有趣和狂欢。万圣节不仅是成年人的节日,更是儿童的节日。每逢万圣节来临,孩子们便早早地开始准备各种妖魔鬼怪的装扮,各家各户也在这一天备好了糖果巧克力,为的是给装神弄鬼的孩子们在上门恶作剧时有一份礼物。

鬼节作为一种文化的现象和传承,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自然会有不同的特色和诉求,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人类,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生命的珍视和维护,和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

这次上海年轻人在万圣节里的另类狂欢,既是一种东西方鬼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一种社会人情绪压力的有趣宣泄,无可厚非。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