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218:第73章:风雨飘摇(2)
山上长弓 (2024-07-27 18:29:30) 评论 (0)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73章:风雨飘摇(12)
到最后除了李平等个别人外,从国主到大臣都不待见潘佑。但潘佑这头倔驴不屈不挠,连上八疏,措词激烈,扬言如不采纳他的建议,南唐必亡。最后一道上疏简直把国主说成了昏君。
其上疏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愔愔,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者,破国亡家,自己而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不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这篇奏疏潘佑把李煜比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亡国昏君桀、纣、孙皓。指责国主忠伪莫辨,不能知人善任,尽用无能误国之辈,这样下去南唐必将亡国,这是国主自作自受,乃千古笑柄。书中也怒骂群臣,指责他们身为国家大臣,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敢挺身而出,只知明哲保身混日子,他不愿与之为伍,宁愿被赐死。
这下激起众怒,群臣指潘佑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李煜也怒极,但却没有把潘佑治罪。潘佑是他身边的老人,在他当东宫太子时就是他的秘书舍人,他知道潘佑忠心耿耿,没有私心,就是这个臭脾气,也只有李煜能容忍。
李煜散朝后直接去了净居寺烧香拜佛,图个清静。
小长老和尚见李煜心情不好,便问何事,李煜正要找个人倾诉,便把近来的烦恼一股脑的说出来。
小长老听后说:“问题的关键不是潘佑,而是潘佑身后的李平,此人心机深,他想当镇南军节度使,自己不出面,而是通过潘佑这个直筒子借林仁肇一事迫胁陛下。陛下不能让他们再这样闹下去了,否则陛下还有何威信可言?”
李煜本来就对李平有偏见,李煜崇佛,总觉得与李平这个道士格格不入,什么符箓方术,驱邪去魔,都是骗人的东西。徐铉和张洎等人也说过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看来李平这个人才是罪魁祸首。
李煜当即下令把李平打入大牢,他想了想,决定把潘佑也一起投入牢狱,先关起来,图个耳根清净,再从长审议,这个人太烦人了。
当缉拿潘佑的官差到达潘府时,潘佑已经在等他们了。他在院子里放了一把太师椅,坐在上面,正对大门。
潘佑对官差们说:“你们不用抓我,我自己来。”
潘佑说完就跪下,面对皇宫磕了三个头,然后仰天悲鸣:“陛下,末臣潘佑感念陛下的提携之恩,誓言辅佐陛下成为一代英主,奈何回天乏术,臣尽力了!国之将亡,臣不愿目睹国亡,臣先去了,陛下保重,臣叩首!”
他起身坐回太师椅,双眼迷茫,口中吟诵:“朝游沧海东,暮归何太速。只因骑折白龙腰,谪向人间三十六。” 感叹人生如梭,来去匆匆,一事无成,更已结束,悲哉!奈何!
鲜血从他的口角流出,声音越来越弱,原来他在官差进门时就服用了毒药。
李煜得知潘佑的死讯后大哭。李煜实是与潘佑很亲近,潘佑之所以屡屡冒犯天威,那是因为潘佑从来沒有把李煜当外人,那是一家人之间的争辨。这一点李煜心里明白,他也没有想杀潘佑,没想到潘佑如此刚烈,竟服毒自尽。
潘佑之死其实是因为他太绝望,决定以死明志,以命相谏,以此唤醒国主,这一点李煜至今也没有明白。
李平在狱中听到潘佑服毒自尽,长叹一声:“南唐毁矣,巨子去也!” 自缢于狱中,以死抗争。
还有一位大臣也跟着自尽了,他就是三朝元老、检校太保廖居素。廖居素是为数不多坚决支持潘佑的大臣,他听说潘佑和李平两人自杀,也穿着官服跳了井,留下遗言:“吾之死,不忍见国破,而主辱也。” 就是说宁愿自尽,也不愿目睹国破家亡,国君受辱。廖居素身穿朝服自尽,表明自己生为南唐的官,死亦南唐的鬼,不事二君。
枢密使陈乔也非常悲痛,林仁肇和太门西出击宋国他是参与的,现在林仁肇和太门西一死一逃,为林仁肇喊冤的潘佑、李平、廖居素绝望自尽。陈乔虽未寻死,但也自知此生难以善终,叹曰:“国危甚矣,犹殺害忠良,吾将死何处?”
就连辞官还乡的韩熙载也因此事撒手而去。韩熙载眼见南唐江河日下,国力渐衰,忧郁成疾,听说林仁肇和潘佑之事后他再也撑不住了,弥留之际说:“吾今得免为俘虏矣。” 庆幸自己早死,而不用成为北宋的降虏。
此事对李煜打击很大,沒想到大臣们一个一个跟他决绝。
还有更糟心的事等着他,宋齐丘上表请求到九华山修道,在李煜最需要宰相来撑大局时,宋齐丘撂挑子了。
在林仁肇这件事上,宋齐丘做得很不光彩。他明明知道林仁肇是正确的,但还是选择站在皇甫继勋一方,在潘佑为林仁肇喊怨,阻止朱令赟接管镇南军时他又默不作声,这不是一国之宰相应有的作为。
宋齐丘作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一国之栋梁,应该心系江山社稷,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宋齐丘私念太重、格局太低。他反对林仁肇完全是出于私心,他不想得罪皇甫继勋,又想借此除掉太门西。他不帮潘佑劝告国主,只因为潘佑骂过他。
但他沒想到李煜会杀林仁肇,更沒想到潘佑和李平会自杀。这几人死了后再没有人与皇甫继勋抗衡了,眼看着皇甫继勋坐大,实权超过了自己,他后悔了。现在朝廷一团糟,国主又对他不满,更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眼不见心不烦。
李煜十分生气,这人怎么如此没担当?不为国主分忧,只知道图清静,朕要你这个宰相有何用?
在先帝李璟时,宋齐丘就仗着自己有几分才能,稍不如意就嚷嚷着要去九华山修道,先帝只有苦苦挽留,现在宋齐丘己是宰相了,居然又玩这一套。
李煜早就看不惯宋齐丘了,你要走就走好了,朕不留你,你不当宰相有人当。
李煜当即传令召回韩熙载,这才被告知韩熙载不久前过世了,这才听到韩熙载死前的那句遗言。
李煜瘫了,朕成了孤家寡人,他心灰意冷,将朝政交给张洎和徐铉,军队交给陈乔和皇甫继勋,宫内外的消息传递交由刁衍和徐元璃,而自己则藏于深宫,白天醉心佛事,晚上纵情声色,完全不理朝政。
朱令赟如愿以偿的当了镇南军节度使,统领南昌十万水军和五万陆兵共十五万大军。这样一来,皇甫继勋就成了朝庭最有权势的人,陈乔虽是管军队的枢密使,但南唐的主力都在皇甫继勋和朱令赟两人手上,陈乔只是个空架子。特别是皇甫继勋掌控着神卫军和江南大营,金陵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就是要造反也无人能阻止。
张洎和徐铉两人虽然都是文采斐然之辈,但却不是心胸高尚之人。特别是张泪,性情险诐、好攻人短、忌妒心强。这次他们两人与皇甫继勋和朱令赟联手攻讦潘佑而结成了朋党,朝堂完全被他们几人把持了,哪里还有其他大臣说话的地方?
南唐的诤臣死得差不多了,众臣对朝廷失去信心,人心散了,无所谓了,秦淮河畔醉生死,隔江犹唱后庭花,过一天算一天。
宋齐丘也没能善终,死在了九华山,据说是被锁在住院里活活饿死的。
有人说是李煜下的令,李煜认为最近发生的一切都是这个宰相不作为的结果,宋齐丘不但没尽到宰相的职责,还在关键时刻丢下个烂摊子一走了之,李煜不能原谅他。
也有人说宋齐丘是被皇甫继勋弄死的,宋齐丘是唯一有实力挑战皇甫继勋的人,皇甫继勋不想宋齐丘重回朝堂,干脆弄死算了。
赵匡胤听说林仁肇被李煜鸩杀,潘佑自尽,李平在狱中上吊,他心中一乐,自己的反间计居然成功了,南唐长城倒塌,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也。
对于南唐这几个忠臣,赵匡胤还是很敬重的,后来讨伐南唐时,他发布了一篇讨伐檄文,尽数李煜的罪名,其中一条就是杀害忠良。
…
太门西拿着赵光义的路引一路入川,去投靠大将军曹彬。进入蜀中后他想起了天星,天星己告别明空大师,跟随汪全福返回了神龙堂,离开时太门西不在金陵,没有机会告别,太门西心想这次何不顺道去看看天星。
太门西带着五百铁甲兵开往峨眉山,他也想到峨眉派耀武扬威一番,秀秀肌肉。当初武林各大派联手围攻他,现在轮到他欺负各派了,真是风水轮转。
太门西把部队拉到峨眉派出山的路口,在路口两侧扎营,堵住进出行人,把峨眉派的进出之路给封了。他是故意挑衅峨眉派,给灭绝师太添堵。
老子就是这么霸道!峨眉派能把我怎么样?有种就下山打一架。
把部队安置好了以后,太门西才和丹妃姐妹去神龙堂看望天星。
神龙堂还是那么破败沧桑,太门西一行还没有进门,天星就迎了出来。
众人眼睛一亮,天星长大了,个子长得有大人这么高了,脸上没有了孩童的稚气,但身子还是那么单薄飘逸,眼睛还是那么明澈,一尘不染,面带微笑。
几人围着天星东看西看,问长问短,天星也不拘束,感觉就是一家人。
太门西问起峨眉派是否又来找过麻烦,他是担心天星吃亏。虽然天星武功已能自保,但架不住峨眉派人多,暗中来阴的。
太门西多虑了,今日的天星已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小沙弥, 天星回来后,没等峨眉派来找他,自己先找上了峨眉派,把峨眉派给禁封了。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天星在明空大师的栖霞寺住了三年,在这三年里他潜心研习佛经,明空大师从来沒教过他武功,只教他打坐吐纳,其它时间就传经说道,讲解佛经。明空大师是有大学问的人,讲解经文深入浅出,天星禅道精进,受益匪浅。
达摩祖师是天竺人,达摩祖师留下的婆罗门图其实就是天竺和尚练功图,随着天星对佛学的理解深入,武功也突飞猛进,有时打坐一闭上眼,婆罗门图中的各种图像就出现在脑海。图中的婆罗门姿势怪异,这些天竺和尚似乎身子可以扭曲,天星平时总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现在逐一想通了。
这三年的修行让天星脱胎换骨,不仅武功精进,佛学修为也已入大成之境,小小年纪有如此成就,那也是造化了。
天星回到神龙堂后发现神龙堂已经完全荒废,他收拾了几间屋子,打扫殿堂,重新竖立历代掌门的灵牌,供上香火。
天星跪在历代掌们的灵牌前,默默发誓:“祖师爷、历代掌门、师傅,我回来了!天星一定要把神龙堂的烟火承传下去,把袓师的婆罗门图绝学发扬光大。”
神龙堂又响起悠长的钟声,飘起袅袅青烟,神龙堂起死回生了!花蓮袓师的唯一继承人、神龙堂的仅存硕果天星小和尚奇迹般的活了下来,重回故里,接过师傅的衣钵,承传袓师的绝学,重启神龙堂。
峨眉派听说天星又出现在神龙堂,着实大吃一惊,原来这小和尚真的沒有死,那么在武林大会上用藤条抽打峨眉剑阵的少年肯是就是天星了。
峨眉弟子乱嚷嚷的争执起来,有人咬牙切齿的说应该下山把天星杀了以雪前耻,特别是歆蝶,她被天星迎面抽了一藤条,现在想起来脸上还抽筋。也有弟子认为天星的武功有目共睹,要杀天星只怕没那么容易,搞不好适得其反。
峨眉派掌门静心师太找来师妹静思和静禅商议此事,静心说:“这小和尚是怎么活下来的?怎么又跑到江南去了?我怎么都想不明白。”
静思师太说:“还有就是这小和尚年纪不大,武功却甚高,也不知有何奇遇。他当年武功就不凡,居然在我们三人的围攻下逃脱,在武林大会上我和静禅师妹与他对了一掌,这小和尚的功力之高绝不在你我之下,现在到达什么程度难以想象。”
静心不以为然,当年她一掌把天星打飞,并没有觉得天星有多高的功力。在天道大会上天星又躲着她,不敢与她过招,看来是心虚。但天星一根藤条抽得本门弟子哭爹喊娘她是亲眼目睹,这小和尚身手灵敏,轻功甚好,善于取巧,确实有两下子,也不能轻视了他,于是说:“这个小和尚确实有些武学天分,但峨眉派还不至于怕了他了。不过他敢独自回来,肯定有所依仗,做好了准备,我们必须先摸清他的底细,有备无患。”
静思和静禅知道掌门师姐已拿定主意要杀天星。天星这小和尚太危险了,留他肯定是个祸患,但要想像上次那样来个突袭就把事情搞定,那是绝对行不通了。
山上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