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276:第92章:千古词帝(3)

山上长弓 (2024-10-01 18:35:25) 评论 (0)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第92章:千古词帝(3)

太门西把茶叶递给李煜,梦露把桂花糕递给小周后。

小周后接过桂花糕深吸了一下,闭上眼睛体会,好熟悉的桂花香,这是她最喜欢吃的糕点,久违了!小周后眼中含泪看了太门西一眼。

李煜看着小周后,十分难过,委屈你了夫人。

太门西对梦露说:“梦露,你去陪一下王后。” 说完看了一眼李煜,李煜点点头。

小周后和梦露离开后,李煜让人撤去茶水,他要亲自煮茶。太门西带来了金陵雨花茶,那是家乡的茶,李煜十分珍惜,要亲自调制。

李煜点个小泥炉,摆上小砂锅,让人取出冬天收藏的雪水,先用轻纱过滤两次,才上炉烧煮。

第一锅水只烧了一半,用来涮洗茶壶和茶杯,这叫做烫杯温壶。

然后切茶,就是挑选茶叶。李煜闻了闻茶叶,挑出叶片大小相等的毛尖放进壶中,这一步还有个名字叫做“马龙入宫”。

再就是洗茶,李煜将沸水倒入壶中,淹过茶叶,轻轻摇晃后倒出,目的是清洗和滤掉没炒制好的茶叶。

然后才是冲泡,冲泡时还“凤凰三点头”,高提水壶,一条水线直泻而下,上下拉提三次,冲散茶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像是展艺,十分雅致。

太门西没有说话,看得津津有味,心说李煜毕竟是帝王人家,又是个读书人,喝个茶都这么讲究。这一点赵匡胤兄弟根本无法相比,纵然身为帝王,那也是打打杀杀出身,粗人一个,哪有这种高雅格调。

这还没完,泡上茶以后,李煜又揭开壶盖,轻轻拂去茶末儿,这叫“春风拂面”。

然后是封壶、分杯、玉液回壶、分壶,一共是十道流程,看得太门西真是服了。

这一切过场走完,李煜双手举起茶杯送到太门西面前,这是以茶奉客的茶道礼仪。

不敢,不敢!太门西赶紧双手接过。

如此隆重,太门西接过茶也不敢喝了,只是眼巴巴的看着李煜,担心还有什么过场。

李煜见太门西不动,傻呆呆的看着自己,就端起茶杯,掀开茶盖深吸一口气。这叫闻香,本是客人做的事情,茶艺师只在一旁观看,但太门西不懂,只有教他。

太门西也尴尬的掀开茶盖,装模作样的闻了闻,没闻出什么不同,就是一个茶叶味。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李煜先用三根指头在茶水中一沾,轻啜一口,然后才喝了一口茶,这叫品茗。这本来也应该是客人先品,但太门西这个俗人哪里懂这些,李煜只有代劳了。

太门西吁了一口气,心说还是喝咖啡简单。他不想用手指头沾茶水,怕烫!直接端起茶抿了一口。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经过这一番繁琐隆重的流程,太门西觉得这杯茶特别神圣,喝起来也比别的茶香。

“好茶!” 他不由赞了一声。

其实他根本就不懂茶,什么茶对他来说都一样。

李煜轻啜慢饮,用心体会,他好久没有喝到家乡的茶了。

过了一会儿,李煜放下茶杯,对太门西说:“太门西,不管你我之间过去发生过什么冲突,也不管你是不是皇上派来监查我,你今天能来看我,称我一声国主,这就够了,我很高兴。还有这些茶叶和桂花糕都是家乡特产,是我和夫人最喜爱的,你用心了,十分感激。”

太门西说:“我真的不是赵光义派来的,这点国主请放心。咱们君臣一场,我现在又要出征了,去攻打北汉,不知以后何日能再来汴京,也许再无相见之日,特意来辞行。”

李煜摆摆手解释说:“太门西,我不是针对你,来看望我的人大多是皇上派来的,南唐旧人为了避嫌不会自己来探访我。即便他们来探望我,如果皇上问起,我说了些什么话,他们也必须如实回答,不敢隐瞒。不过我也不在乎,这样忍辱偷生的活着,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大不了一死了之。”

太门西说:“国主,你知道我的禀性,犯起浑来谁都不怕,我敢杀人放火,我敢冒犯皇权,但我绝不会出卖朋友,就算赵光义下旨,我也不会干那种事。”

太门西对宋太宗直呼其名,李煜心说这小子有个贼胆,也不怕人告密,真是一个异类,便说:“太门西,你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但不是一个小人,我知道你不会干告密这种事。” 他叹息一声,“我近来有的是时间回想过去,当年你的所作所为虽然叛逆,但却比大多朝廷大臣光明磊落。至少你有担当,为了给你手下冤死的将士伸冤,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挺而走险。三万南唐将士呀!皇甫继勋和刘澄怎能对南唐子弟下手?而那些大臣,抱括宰相宋齐丘都帮着掩盖,我怎么会信任依赖这帮人?”

太门西没有说话,他能说什么?毕竟当年自己把国主从龙椅上揪下来,提起此事很尴尬。反倒是李煜大方说出来,“你可真是胆大包天呀,敢闯皇宫,对本王不敬。我当时是又气又怒,但更多的是震惊,心想太门西这个土匪是个什么人呀,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我至今还经常想此事,奇怪的是我回忆最多的竞是你如何暴打皇甫继勋和刘澄二人。一脚把刘澄踢飞,撞到柱子上,反手又是一耳光打得皇甫继勋原地打转。哈,太过瘾了!” 李煜脸上居然流露出一丝微笑。

太门西说:“国主,既然提起此事,我就放言直说了,国主不会见怪吧?”

李煜说:“你说吧,我见不见怪有什么关系?你这个人还有什么不敢说的?不过跟你说话倒是觉得轻松,不像那帮大臣说话转弯抹角,听起来都累。”

太门西尴尬的笑了笑,“国主,我一直都想不明白,你为何如此信任皇甫继勋,而不愿重用林仁肇?要知道林仁肇战功赫赫,而皇甫继勋几乎没有打过仗,全靠父荫当的官。”

李煜点点头,“这个我也想过,原因有二:其一,林仁肇是降臣,不像皇甫继勋和朱令赟这种南唐功勋后代,亲疏有别,感情因素左右了我的判断;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仁肇是个危险人物,这也包括卢绛和你,个个都是胆大包天之人,虽然会打仗,但也难以驾驭,说不定那天就捅个漏子,我担心呀!我只想守住我这片江南小天地,而林仁肇一心想打到江北去。”

太门西说:“但林仁肇是柱国之臣,怎能说杀就杀?应该三堂会审,查明真相后才定夺。” 他一直想问个李煜这个问题。李煜杀林仁肇是太门西最不能原谅的一件事,他也知道现在再提此事沒有多大意义,但这件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李煜眼神躲闪,似在回避太门西直视,“杀林仁肇是巨大失误,但这是多个因素造成的。首先林仁肇擅自出兵,违反军令在先。” 他指指太门西,“这件事你也有责任。另外就是郑王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送密信说林仁肇通敌叛国。再加上朝廷一帮与林仁肇不睦的大臣怂恿,这才造成了千古冤案。” 他说的反间计是其弟李从善被赵匡胤用林仁肇画像蒙骗一事。

杀林仁肇是自毁长城,是南唐兵败的导火线。但李煜始终认为这件事不全是他的错,自己只是被赵匡胤算计了,另外林仁肇也有错,任何人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都会对林仁肇产生怀疑,他内心仍然对林仁肇有成见。

太门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李煜:“那个杀害林仁肇全家的徐公公,我沒有放过他,已经把他杀了。”

“啊!” 李煜心情复杂,徐元璃违背圣意,擅自做主杀了林仁肇全家,其罪当诛。但这个人毕竟服侍了他一辈子,要说一点感情沒有是不可能的。

李煜长叹说道:“在这一连串事情上,杀林仁肇还可以说事出有因,但逼死潘佑和李平才是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潘佑与林仁肇不一样,他在我登基以前就跟随我,是我身边的老人,忠心无二,我非常清楚。但我仍然听信谗言,逼死了他。李平和检校太保廖居素也跟着自尽了,从此朝中再无诤臣,完全被皇甫继勋和徐公公之流把持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朝臣们心灰意冷,人心散了。”

太门西说:“还有一人也推波助澜,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谁?” 李煜问。

“小长老和尚。”

“我知道,这人是个骗子,骗得我好惨,我居然相信了他的胡乱吹嘘,还真以为他能够借天兵天将,惭愧。” 李煜有些尴尬,这件事太丢人了。

太门西有些吃惊的问:“国主仍然不知道小长老的真实身份?”

“什么意思?” 李煜疑惑的问。

太门西说:“国主,此人真名江正,是宋国奸细,是赵匡胤派到南唐卧底的。”

李煜瞪大了眼,看来真不知道此事,“你是听谁说的?”

这个太门西还无法解释,他是从史书上知道的,但小长老的所作所为绝对是个奸细,是要搞垮南唐。他只有蒙混说:“国主你深居庭园,足不出户,不闻窗外事,满朝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李煜瘫了,“罢了,赵匡胤还有这等手段,我不是他的对手,败给他也是应该的。”

过了一会儿,李煜叹息,“太门西,你说我不当这个国主多好。我生长在深宫,只知琴棋书画,却偏偏当了这个乱世弱国的君主,要面对赵匡胤这个戎马一生的枭雄。我有时想,我若不是生在帝王家,不是生长在这个乱世,一心读书写诗,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文人。”

太门西心说你现在就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文人,如果没有这段大起大落、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你的词也不会如此深刻。当然太门西无法将这话对李煜说。

李煜情绪低落,太门西劝解:“沧海桑田,王朝迭变,都是过眼烟云,帝王将相转眼化为尘埃。看看赵匡胤,一代雄主,大业未竟便撒手西归,还不如国主你呢。”

李煜摇头,自己是一个囚徒,活得窝囊,赵匡胤是一代大帝,活得轰轰烈烈,这沒法相比。他不知道赵匡胤其实死得很窝囊,为了一个女人被太门西给谋害死了。

两人喝了几盏茶,又说了一些闲话,李煜始终神情忧郁,唉声叹气。太门西也不知如何劝解,便起身告辞。今天来这一趟也算是对眼前这位千古词帝尽了心意。

李煜和小周后把太门西和梦露送到大门外。

小周后与梦露拉了一下手,神情忧伤,梦露眼睛是红的,明显的哭过。

太门西对李煜鞠了一躬,别了李后主!别了一代词帝!然后和梦露转身离去。

李煜和小周后都沒有说话,默默目送太门西和梦露。

当天晚上,李煜仍然像平时一样,睡不着觉,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披衣登楼,凭栏远眺。

起风了,寒意飕飕,李煜拉拉衣衫。

一轮明月挂天空,月光照在楼阁屋檐,洒在地面,庭园显得清冷破败。

今天与太门西一席话,勾起了多少往事,他想起了江南的故土,无限感伤。

此情此景,李煜写下了他最著名的一首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让人不忍卒读,字里行间如泣如诉,无尽的往事,无限的乡愁,无穷的苦闷,有如江水滔滔,无尽东流。此词成为描述愁苦的千古绝唱。 

这也是李煜的最后一首词,是李后主的绝命之作。此词传出后,赵光义闻之大怒,认为李煜不识好歹,仍然时时挂念着江南故国,仍有逆反之心,于是命人赐药酒,将李煜毒死。

还有一个说法,南唐的吏部尚书徐铉去看望李煜。李煜谈起往事,为错杀林仁肇、潘佑、李平后悔莫及。徐铉曾是李煜依重的股肱之臣,李煜信得过他,但没想到徐铉转头就把李煜的话告诉了赵光义,赵光义才起了杀心。

李煜死后小周后悲痛欲绝,哀不自胜,水米不进,不久也忧郁而死,年仅二十八岁,正值女子鲜花茂盛之年,可悲可叹。

赵光义本以为李煜死了,小周后就会顺从的归服于他,但小周后并没有如他所愿,而是追随李煜而去。

李煜是个不称职的皇帝,但被后世奉为千古词帝。历史上很多皇帝都被人遗忘,李煜却因其词享誉千古,给华夏文库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故曰:“成王败寇又如何,莫以成败论英雄!”

李煜没有白来人间走一趟。

太门西闻知李煜的死讯后长叹,李煜之死多少也与他有关,李煜的那首绝命词就是在他拜访李煜后当晚写的。他心中骇然,五代十国最知名的两个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和南唐后主李煜的死都与他有直接关联。他现在确信自己穿越到五代十国绝不是偶然,是上天派来修正历史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穿越,中国以后的历史绝对不是后人所见到的那样。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