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太极拳的体会

newstartech (2024-12-22 01:00:39) 评论 (0)

学太极拳,练太极拳已有五年半多了,前两年,是找对老师,一招一招的学85式。以后这三年多,还是在逐渐练习改进所学的85式老架太极,通过每天的习练,与老师和其他好手的交谈,进一步认识太极拳,确定学习的方向。

现在许多太极拳的文章与视频的观点,有时互相矛盾冲突,仔细想来,其实此太极拳非彼太极拳,所以会如此。

 

我个人把太极拳分成两大类: 传统太极拳与现代太极拳。传统太极拳,是严格按照太极原理打拳,不求美观,向内修行。追求的是心静,去除拙力,让身体内的经络通畅无阻,逐渐用意用劲打拳。现代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与改变而来。增加太极拳的外形重视度,吸引百姓的兴趣,让太极拳大众化,如简化太极拳,竞技太极拳,对传统太极套路的改编等等。其特点是动作向优美方向发展,可以表演演出,组织比赛,或多人整体动作划一的演示,是向外修行,展示英姿健美。

两种太极拳均有养生作用,传统太极拳注重对自身的内体调节,调息调气调神。现代太极拳尽管减弱了内体调节的功效,但手脚也在动,也是犹如慢走一样的运动,另外打的漂亮,参加比赛,表演,有得到奖章与赞赏的机会,心情愉悦,身心健康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在学太极,一般都是从现代太极拳开始,一套拳架学完后,逐渐开始分化,似乎大多人转向现代太极拳的方向。这也符合现代太极拳产生的初衷。而我则转向了传统太极拳的,原因是,1,自身条件差,身体僵硬,协调性差。2,觉得传统太极拳更适合中老年人的养生需求。随着渐渐老去,自身对伤病的愈合能力逐渐变慢变差,防止受伤是中老年人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习练传统太极拳,似乎枯燥乏味,但仔细去体会太极拳理在动作中的作用,不断修正,循环进步,也是其乐无穷。一辈子可能就练一套拳,尽管从外形看,差不多,但对我而言,每过几个月,有新的感悟,对太极拳理,以至于道教的理解加深,都会在渐渐老去的时光中,更加让我心平气和。

对于教太极拳的教练们,我觉得合格的老师,他们一定是深得传统太极拳的精髓,他们的功夫也是从长期习练传统太极拳而积累下来的,传统太极拳修练的一个不利之处是需要一个人静心习练,与平和宁静中体会内在的变化,不是靠拍照拍视频可以体现的,缺乏推广宣传手段,太极拳教练们不得不借用现代太极拳的办法,去招揽学生,就像现在很火的游龙拳,至所以火,是有一位道长高手利用其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太极功底,把游龙拳打的非常优美漂亮,吸引了大众的眼光,因此想学的人大增,让许多高手都可以开班授课,开拓了商机。这似乎也是以教太极拳为主的好手谋生或致富,而不得不如此的一个无奈之举。至于入门后,是向什么方向发展,全凭学生自己的想法了。

为了更好地阐明传统太极拳的练习,具体讲一下我这几年习练的一些体会。开胯是学太极拳者都听过的基本要点。至于如何开胯,相信网上有各种教法窍门等等,我初练太极拳时,也是如坠云中,还差点损伤膝盖,一年多后,才知如果是按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这几个要领去打传统太极拳,开胯就会自然形成。所以不是因为开胯了,才可以练好太极拳,而是因为打对太极拳了,胯就会自然而开。踢腿时,单脚站立,也是如此,身体中正了,腿脚放松了,单脚站立才容易稳。许多学太极拳初期,追求的太极拳动作要点,现在回想,其实都是正确打传统太极拳时,人体的自然反应,无需像初习时,强行模仿,反而容易受伤。

打太极拳,首先要松。对这个松的理解,刚开始练习了二年太极拳,也就停留在是放松,手如柳枝,随身而动的阶段,但现在,认为松不再是一味地放松,不用力,而是让意念可以随时抵达需要它去的地方,身随意走,畅通无阻,自然就会松。

不过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反复习练与感悟。慢慢来。功夫是靠慢慢练出来的,但是首先是要有奔向正确目标的思想,这个思想的确立来源于拳理与良师的指导。从深一层次上讲,太极拳是一门哲学,是通过学与练二个阶段循环往复,逐步提升的。需要用辨证的方法去看待,学习与练习,比如说,"一人一太极""太极拳是练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这些至理名言,在练习过程中,非常重要,让人有耐心,有恒心去练,但在学习阶段,学习太极基本拳理,规范动作时,就不适用了。好的老师都是在正确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讲这些至理名言。肓目地听从,用在错误的阶段,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一个太极爱好者与初学者的一点点体会。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