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106) 如此公私兼顧
錢塘叟 (2024-04-17 23:39:53) 评论 (0)上海舊事話百年 (106) 如此公私兼顧
「解放」已經半年,經濟極度蕭條,財政赤字龐大,北京每月印鈔一千六百三十三億(舊幣),全國出現嚴重通貨膨脹,上海等城市兩個月內物價上漲百分之一百二十以上。上海工廠倒閉一千多家,商店二千多家停業,二十多萬工人失業。
中共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委員會主任陳雲來上海召開全國財經幹部會議,陳雲向毛澤東建議發行公債一億两千萬銀元,相當于舊幣二千四百億元:華東占全國一半,上海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由於幣值波動,公債以上海等六大城市物價平均值為基準,利率四厘。
1949年10月2日,陳雲致電毛澤東:「公債發行對象主要是城市工商業家即民族資產階級,以勸購和派購形式推銷,資產階級內心不會擁護,但不敢公開反抗。」
1950年1月,「人民勝利折實公債」首先在上海推出,潘漢年副市長掛帥上海市公債推銷委員會主任,盛丕華、胡厥文、榮毅仁為副主任。公債既以「人民勝利」為名,認購就成了一種政治表態。陳市長邀請了幾百位工商界人士在中國銀行四樓開會,進行攤派認購。榮毅仁帶頭,劉鴻生、郭棣活、吳蘊初等頭面人物爭相認購,爭相表態,上海工商界共認購了二千六百七十多萬份,合三千二百億元,超額完成任務。
當年中共華東局統戰部四處處長梅達君【註】《在解放初期的日子裡》一文回憶:「榮毅仁當場認購七十五萬份,到交錢的時候,卻交不出來,問他為什麼要認購那麼多,他講了心裡話:『我不認購多一些,別人還會認購多少呢?』潘漢年同志要我們進行調查,我們一了解,榮毅仁所說確是實情,陳毅同志立即向毛主席報告,陳雲同志充分了解了上海工商界實際情況,回京就削減了上海認購公債的任務。」(《檔案春秋》2013年第7期)
【註】梅達君(1908-1993),安徽宣城人,畢業于東吴大學,1934年與同學趙樸初等一起出版革命書籍。1939年加入中共,在中共上海局書記劉曉領導下開設公司為掩護做統戰工作。1945年與馬敘倫、趙樸初等創建民主促進會(民促),1947年在香港潘漢年領導下開設貿易公司。上海「解放」後任軍管會交際處長、中共華東局統戰部四處處長。後受潘案株連,文革後任中國紡織大學顧問。
章榮初認購了二十萬份,按當時物價基準,每份公債約一萬二千元,此時章榮初身無分文,哪來這二十四億,但不認又不行。5月份章榮初到北京向李濟深訴苦,經毛澤東指示,陳雲作了照顧性安排,「允其二十億元公債款緩繳,并給予貸款四億元。」因此這次攤派公債章榮初一個錢也沒出。
「解放」還不滿一年,已經一切變了樣。上海工商業深陷泥潭,私營工廠大多停工,但工人不能解僱,企業主完全喪失了調控能力。上海工商界敢怒不敢言。章榮初整個集團十四個工廠企業全部停工,豐業大樓總辦事處空無一人。工人階級「翻身解放」當了「主人翁」,不准解僱,必須照常發工資。工廠的地下黨員公開了身份,成為工廠真正的主人,把工人組織起來和資本家鬥爭,一批又一批到紹興路54號章榮初家中車輪大戰,要求復工發薪,坐着不走。章榮初對工人唯唯諾諾不敢得罪,一籌莫展,日日如坐針氈。
1949年10月全國啟動土改運動——中共建政後第一場全國規模階級鬥爭,農業學家董時進等有識人士上書毛澤東,提出制訂土地法,依法和平土改,不要破壞農村社會結構,遭到毛、劉、周斷然否決,堅持推行暴力土改,「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以階級鬥爭的方式」來完成土改。當時土改最暴力極左的中南局書記陶鑄,1952年7月6日在中南局擴大會議上說,47年中共曾主張溫和土改,是因爲沒有戰爭,社會震動太大不利於統戰,「現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了,我們正好着手解決國内鎮反和土改,經驗證明,必須以革命手段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廣東省土改運動史料匯編》)幾年後劉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報告總結過去成績時,得意地說:「我黨經過農民自己的鬥爭,完成了土地改革這一任務,廣大農民就緊緊地跟了共產黨和人民政府走。」以政治運動模式進行的土改,造成二百萬地主被粗暴處死,暴力土改對中共此後的政治運動有深遠影響。
「毛澤東劉少奇以一刀切的辦法來妖魔化所有地主和富農成分的人,是因爲現實的政治需要,他們相信自己的階級鬥爭理論和階級鬥爭經驗,他們也確實利用這樣的理論和經驗,徹底改造了中國農村社會。」(楊奎松《新中國土改背景下的地主和富農問題》)用階級鬥爭來處理一切社會事務,是毛澤東最得意的拿手好戲,要讓工人農民知道,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以暴力方式,才可以得到土地和財富。從此暴力成為中國社會的正能量,中共每次政治運動都要以生命獻祭革命聖壇。
全國財經會議,左起陳毅陳雲饒漱石
人民勝利公債
錢塘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