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情绪两极化:“愤怒”和“感动”
雅酷原创 (2024-12-20 00:01:58) 评论 (0)网络,本应是自由表达的舞台,但在中国,却上演了一场“情绪二人转”——不是愤怒,就是感动。愤怒时,声讨列强,抵制美日;感动时,赞美祖国,感恩领导。仿佛网民的情感只有两个按钮:“愤怒模式”和“感动模式”。
在中国互联网,愤怒是一种廉价又永恒的情绪。原因无他,它是最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网民的愤怒,是被精心训练出来的,其中的主旋律,就是敌人无处不在。美国搞金融霸权,日本篡改历史,连好莱坞大片,都带有反华倾向。于是网民义愤填膺,键盘作长矛,WiFi当战鼓。愤怒的对象除了反美反日,还连带上小国,绝不手软,什么印度“阿三”偷鸡摸狗,菲律宾“香蕉国”不懂事……一切,都是为了点燃网民的“民族自尊”。
这种愤怒的持久力令人叹服。一条国际新闻,只需配上一句煽动性标题,比如“某国试图遏制中国”,评论区必定化身愤怒的海洋。“境外势力”是万能背锅侠。无论是股市暴跌,还是猪肉涨价,只要甩锅给“境外反华势力”,网民的愤怒,瞬间找到了出口。敌人总在“搞事”,无时无刻不在窥探、阴谋、破坏,“亡我之心不死”。所有不利于中国的国际言论,都被归类为“反华”,所有负面新闻,都被冠以“西方媒体阴谋”。
如果说愤怒是情绪的烈火,那么感动就是舆论的蜜糖。网民的感动,不是自由发挥,而是被设计好的脚本。首先,感谢“习大大”:任何重大决策,无论效果如何,必然伴随一片“英明领导”的感恩潮。一个大桥建成、一架飞机起飞,哪怕是一个公厕升级,都能成为“民族自豪”的标杆;救灾现场的志愿者、街头捐款的老人、道路上的紧急救援,纵使是摆拍,都能成为感动中国的瞬间。
当主旋律铺天盖地,感动变成政治正确。如果你对这种感动视而不见,甚至提出质疑,就会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比如,当高铁通车时,大家集体欢呼“基建狂魔”,却不容你问一句“高铁票价是否合理”;当某城市抗洪视频中,出现军人奋战的画面,评论区只允许“致敬英雄”,绝对不接受“这次洪水是否可控”的讨论。感动,成为一种单向度的情绪输出,无法反向思考。
在一个正常的舆论环境中,人们的情绪是多元化的,对好事感到高兴,对坏事感到愤怒,对悲剧感到难过,对荒诞感到讽刺。但在中国互联网的语境中,这种多样性被彻底压缩。负面新闻被屏蔽,公众只能看到筛选后的内容。在有限的信息流中,网民的情绪被培养成一种条件反射,除了愤怒或感动之外,再无其他选择,网民乖乖地被“驯化”到“操控”,形成情绪的惯性。
这种情绪的操控,是一把双刃剑。愤怒与感动这两种情绪,相辅相成。愤怒的对象是外部敌人,为的是塑造民族团结;感动的对象是内部成就,目的是维系对体制的忠诚。“外部制造敌人,内部树立英雄”,这一情绪逻辑虽然高效,但极其危险。一旦愤怒的出口消失,内部感动的光环,可能瞬间破灭。
在愤怒和感动的夹缝中,那些不愿被情绪绑架的理性声音被淹没。在社交媒体上,尝试提出不同意见的声音,面临”三座大山“的压力:第一,自我审查:担心言论被封杀;第二,舆论围攻:害怕被爱国主义者网暴;第三,社会压力:不敢冒犯所谓的“主流价值观”。
当网络只能容纳愤怒与感动两种情绪时,舆论场变得极其无聊。没有讽刺,没有质疑,没有幽默,剩下的只有无休止的狂欢和咒骂。愤怒,是一种国家级的“心理治疗”,让大家在怒骂外敌,时找到发泄出口;感动,是一种集体性的“精神按摩”,让人们在歌颂祖国时,获得安慰。这两种情绪模式,都掩盖了生活的真实面貌。愤怒时,未必真的知道在愤怒什么;感动时,也未必真的从心底感到欣慰。
中国网络的情绪地图,只剩下两块孤岛:愤怒与感动。其他情绪,都被”驱逐出境“,直接抹杀。这样的舆论环境,看似稳定,实际上剥夺了人们对现实的多维度理解。或许有一天,当愤怒与感动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时,中国网民才能真正找到自由表达的空间,拥有完整和真实的“喜怒哀乐”——而不仅仅是愤怒到高喊“打倒美国”,或感动到狂吼“厉害了,我的国!”。
雅酷原创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