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出“思想”,学习三个“现代化”
雅酷原创 (2024-12-04 00:02:04) 评论 (0)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深入学习《纲要》,并将其纳入干部培训、党员的“必修课”。这一通知,再次为形式主义的学习运动“添砖加瓦”,同时反映了当前中国政治宣传中,过度聚焦个人领导力和假大空话语的倾向。
《通知》强调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纳入各级组织学习计划,提出“原原本本学、深入系统学”的要求,试图通过理论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然而,这种“学原著、悟原理”的方法,带有强烈的形式主义特征,流于表面。《通知》多次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等,全面聚焦个人思想,彻头彻尾地搞个人崇拜。以个人名义命名的理论思想,在中国政治史上并不新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后来昙花一现过“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现在又冒出一个不伦不类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通知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并提出一系列实践要求。这些要求,完美地诠释了政治学习的三个“现代化”:第一,学习内容空洞化,以高度抽象的理论陈述为主,缺乏具体案例或实际操作指导;第二,学习过程任务化,基层干部将学习理解为“完成任务”,导致表面化、形式化的学习现象。三,学习效果虚无化,缺乏科学评估机制和实践成果反馈,学习的实际效果难以衡量,成为干部之间“争宠”的工具和方式。
高度集中的宣传方式,对党内健康文化和社会政治环境带来了多重风险。党员干部难以发表独立意见,只能盲目跟随,导致思想僵化。过度突出个人的政治叙述,削弱集体领导的作用,形成不健康的政治生态。通知中提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种“假大空”提法,一味强化个人崇拜,削弱了党内必要的批判与监督功能。
《通知》中充斥着大量宏大叙事和抽象术语,如“高举党的文化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等。这些语言形式听起来高大上,却缺乏实际意义,难以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通知中多次提到“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这种过于集中化的宣传体系,忽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难以反映基层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这一类语言,过于单一且缺乏层次感,早已形成“宣传倦怠”,对干部而言,缺乏实际操作性和创新空间,学习变成机械化的“完成任务”。对群众而言,高度政治化的宣传方式,让普通人难以接受或产生共鸣,逐渐形成对官方的“语言厌倦”。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每一次政治理论学习,都会挤占原本就不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干部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形成了“双重压力”。当形式主义学习成为硬性指标时,基层干部不得不牺牲实际工作来迎合学习要求,削弱工作效率,导致群众利益被忽视。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许多干部采取“抄笔记”“写心得”等形式主义方式,争取表现,应对检查。这种方式浪费资源,助长弄虚作假的风气。
高度集中的文化思想宣传,压制多样化的文化表达,而多样性正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单一化的文化导向使创新者失去动力,导致文化建设陷入停滞。这种宣传方式过于政治化,与普通群众的生活和需求缺乏直接关联,难以激发他们对文化建设的兴趣和参与。当文化建设更多地服务于政治目标时,社会认同感逐渐下降,引发群体的反感和反对。
真正有效的学习,应当服务于实际工作需求,而非为理论学习而学习。过于注重形式主义的学习运动,与“实事求是”的理念背道而驰。文化建设需要包容不同的思想与视角,而非一味强调“统一思想”。单一化的理论学习模式,削弱了文化领域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政治忠诚为唯一导向的文化建设,忽视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导致整个文化体系的僵化与沦没。
雅酷原创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