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到底誰欺負了誰(三)

陸仁蟻1 (2024-09-30 07:25:00) 评论 (4)

    終於,英國出兵了。

    我要聲明一下,我可不是盼著英國人打到大清國啊,這裡的“終於”二字,是想說,由於大家都知道鴉片戰爭的結果,在戰場上,英國遠征軍把大清國按在地上摩擦,這回如大家所願,英國終於扮演了一回強者!大清國終於也積貧積弱了一把!“咱們”終於可以按教科書的套路,痛痛快快地屈辱一回了!

    首先,我必須對這種瘋狂自虐的心理狀態表達十分的不屑,其次,我必須告訴大家,在那場戰爭中,雖然清軍的確慘敗,但是我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出有什麼值得恥辱的地方。

    來,聽我細細道來。

    英國出兵的決定,我就不再重複了,總之,英國議會中的主戰派以非常微弱的優勢取得勝利,這一點足以安慰那些將西方反華勢力視為洪水猛獸的人,畢竟“壞人”群裡也還是有好人的,而且好人和壞人旗鼓相當,英國還是有救的。

    英國遠征軍浩浩蕩蕩來到廣州,他們將軍艦停泊在珠江口附近,但是並沒有發動像樣的進攻,因為他們發現,廣州軍民已經“嚴陣以待”,雖然幾個月後,英軍用實力證明,這樣的“嚴陣以待”絲毫不影響英國佔領廣州的能力和速度。不管怎麼說,初來乍到的英國遠征軍畢竟是“灰溜溜”地離開了廣州,這樣的情節是不是可以讓很多愛國志士感到鼓舞呢?以上,可不是我瞎編的啊!看看教材上或諸多影視作品,就知道了。後來的官方在描述以上情節時說,英軍見林則徐、鄧廷禎、關天培嚴陣以待,因此不敢貿然進攻廣州。看看,如狼似虎的英國軍隊,在大清國的銅牆鐵壁面前,第一個動作,就是“膽怯”了。

    我們不管後來的歷史學者或後來的當權者,在這個橋段中加入了多少戲說的成分,但是,公平地說,在那個moment,英軍顯然沒有得到欺負清軍的機會,因此,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便感覺屈辱了,似乎有點不合時宜。

    英軍大部,隨後北上,到達廈門。遠征軍向守軍遞送《巴麥尊子爵致中國皇帝欽命宰相書》,也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外交照會,遭到守軍拒絕。雙方交火,各有損傷。英軍見廈門守軍拒絕接收照會,便將詔書留在沙灘上,退出廈門,繼續北上。

    數日後,英國佔領定海。到這時候,英國遠征軍有軍艦16艘,陸軍4000人。我要強調的是,自英軍抵達廣州外海,到攻擊定海,前後有十多天的時間,說英軍是偷襲清軍,顯然是不合理的,既然不能算偷襲,那只能是一場類似擂台那樣的對決了。既然是擂台,輸贏只能靠實力,勝者自然歡喜,但敗者也不至於羞愧難當吧。畢竟,在擂台上,敗者也是已經盡力了的。定海一戰,守軍死傷枕藉,但他們的英勇可圈可點,清軍那種在後來常見的一觸即潰,在定海是沒有出現的。

    英軍隨後繼續北上,在天津,英國人終於見到了中央一級的領導幹部,直隸總督琦善代表道光皇帝,向遠道而來的英軍轉達了必要的安撫,並要求英軍退回廣州進行面對面的談判。英軍居然就乖乖退回了廣州。

    鴉片戰爭開場的第一回合,英軍的確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憑心而論,清軍的表現算不上丟人。清軍作為一隻習慣與欺負別人的軍隊,當第一次面對根本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英軍時,不可能有任何心理上的劣勢。就算曾經猖獗一時的倭寇,不也沒有蹦達幾下就被剿滅了嗎?面對英軍的降維打擊,在場清軍連恐懼的時間都沒有便駕鶴西去了。然而,真正神奇的是,英軍的強大,卻僅存於那些低級軍官的口口相傳中,高級將領、中央領導以及皇上對此卻一無所知。

    我們必須回答誰欺負了誰這個問題。

    這裡我不得不對“欺負”這個詞加以必要的解說。在漢語中,“欺負”並不是一個中性的詞語,這個詞語中深深藏有正邪之分。“欺負”往往意味著“以大欺小”“恃強凌弱”“欺騙敲詐”等含義。是有非常明顯的貶義的。在眼前的中國大陸,政府對企業、官員對商人,便符合“欺負”的隱形定義,然而到了兩隻軍隊面前,大約用強弱來區分更合理吧。除非一隻強大的軍隊對一隻弱小的軍隊無節制地屠殺、戲謔。否則,使用欺負這個詞,都不是很恰當。

    通過以上的解釋,大家應當能猜出我的意思了。十多條船和數千士兵的英國遠征軍,在大清國百萬雄師面前,肯定算不上強大。況且英軍在定海也沒有肆意屠殺和戲謔清軍。因此,最起碼從字面上看,英軍並沒有欺負清軍。我最想強調的是,在鴉片戰爭的起始點,那種被傷害後的欺辱感不應當充斥在我們的頭腦之中。

    到了鴉片戰爭的第二階段,清國正式對英國宣戰,雙方在廣州附近,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交鋒,從數量上說,清軍是佔有明顯優勢的,但是從武器和技戰術角度看,英軍的優勢不言而喻。尤其海軍,英軍的優勢更是輾壓式的。戰爭的結果,自然是清軍慘敗。

    純粹從軍事角度看,英軍的確有些“欺負”清軍的味道,但是這樣的欺負卻因為一些非常搞笑的原因,並沒有給後來的東亞大陸民眾帶來太多心理上的不適。後來的領導或學者們,居然在三元里人民“保家衛財”的純天然行為中混入了些許愛國、反侵略的高尚成分,然後將這些混合物拿來大書特書。在官方的敘事中,手無寸鐵的三元里百姓隨手便將侵略者推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原本顯得弱小的大清軍隊,被反襯到了一個他們做夢都無法達到的新高度。原本英軍某種意義上的確有些恃強凌弱的味道,經這一番操作後,便被徹底淡化成了被追打的一群小丑。

    在當時,這些故事是當地官員說來哄皇上高興的段子,沒想到,竟然被後來的學者們從廢紙簍中尋出,不加修飾地用來搞愛國宣傳。我充分理解他們這麼做是想培養一下人民對西方勢力的仇恨,可是,這效果卻似乎有些適得其反啊。

戰爭到了第三階段,便沒有什麼懸念了,英國人徹底知道了清國的底牌,心裡原來尚存的一絲莫名恐懼,此時已經徹底釋然了。對英國而言,這已經不能算是一場戰爭了。輸贏對英國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懸念,英國遠征軍此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實現他們心裡的所有願望。

    對清國而言,戰爭似乎也沒有什麼懸念,奉天承運的皇帝怎麼可能失敗?調動幾個省的軍隊進剿,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王師所到之處也必然所向披靡,這也是天經地義。

    就像我們在擂台上看到的一樣,如果任意一方事先知道結果,那麼這場爭鬥就幾乎不可能上演了。換言之,擂台上的雙方在動手之前都堅信自己是那個勝利者。從這一點上看,談不到誰欺負誰。面對歷史,我們處在一個對當時人們而言的上帝視角,因為我們知道戰爭的結果,因此我們會自然而然在戰前便分出了強弱。可是,對於戰爭的當事人而言,他們不會也不敢有這樣的心理。無論怎麼說,我們都應當承認,既然上擂台,那麼,“認賭服輸”是基本的道德,不是嗎?

    總結一下,在戰爭的全過程中,英軍具有絕對的優勢,雙方實力的差距,是跨世代的。從軍事角度看,英軍是當之無愧的強者。然而可悲的是,軍隊往往只能扮演政治的附屬品,從政治層面看,清國從來不承認自己是那個弱者,就算清國滅亡了,後繼的革命者似乎也不承認自己在政治層面是弱者。

    如果必須回答,在戰爭過程中誰欺負了誰,我只能說,僅僅在軍事層面,英軍在戰爭的最後階段的確“欺負”了清軍,對此,被欺負的大清國也半遮半掩地扭捏承認了。

    一百多年過去了,如果非要說恥辱,那份扭捏承認的軍事失敗的確還有些道理。不過,我如此認認真真挖掘出來的,多少值得一點恥辱的理由,在後世大多數華人心目中,也是很值得推敲的。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只要咱們也有船堅砲利,似乎被欺負的就注定是他們了!

评论 (4)

陸仁蟻1

回复 '游海儿' 的评论 :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新中國”到底新在哪裡。更不知道你所謂的復興怎樣偉大。我所有的文章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中國已經到了改變的時候。1840年就是這一系列改變的開端,由不得中國人。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是古老的中華帝國所定義的。借用孫文的那句話:“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游海儿

忘了加引号

陸仁蟻1

回复 '游海儿' 的评论 : 謝謝你用新聞聯播的口吻和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筆觸陳述你的歷史觀。不過建議你醒醒,換一個視角看世界。

游海儿

没有欺负哪来百年耻辱,哪来新中国,哪来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