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

袋鼠国Bob (2024-10-27 19:06:01) 评论 (0)

这次说一段令人心酸的知青往事:

我1974年中学毕业,按理家中排行老大可以先留城,但我小妹身体不好,我父母怕她插队吃不消。我说:那我去吧,而且去了另一个小县城的农村,这样即便我以后抽上来,对小妹留城照样没影响。那时的精神压力很大,插队就准备在农村一辈子。相信很多曾经插队过的朋友,有这种特别的感受。

但1975年之后局势开始有点好转,知青的环境也稍微有些改善。我们插队的大队得到县委“知青办”的拨款,还特地为知青盖了“知青宿舍”,村口两排10个土胚房,每个房间进门有一个灶头,里间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对这个条件,知青们已经非常满意了。

2007年知青朋友回农村拍的“知青宿舍”(首图也是)

尽管物质生活略有改善,知青们很空虚,面对身心疲惫的农村生活,大家都很迷茫,感情上也很失落,男女知青交往也很谨慎。但没有人打算在农村结婚成家的,我们坚信这个地方不属于我们,发一个血誓:在农村死也不结婚。

我们隔壁的一个村,也有几位知青,其中有两位从杭州来的知青,男生姓梁,女生姓祝,我们开玩笑叫他们“梁山伯”和“祝英台”,想不到这一叫,最终成了现代版的“梁祝”悲剧。“英台”相貌秀美,但比较弱小、害羞。于是遭到村里的民兵连长和青年农民的轮番求爱。求爱无果后,天天晚上都有人在窗口骚扰。吓得“英台”不轻,最终求助那位同是杭州人的“山伯”。开始谎称“男女朋友”的关系,但没人相信。他们去村长处告状,村干部反而帮着小痞子们。那时没有“同居”一说,男女知青同居在一起属于“乱搞男女关系”,要判刑的。无奈“山伯”和“英台”草草结婚,骚扰一事才告一段落。

“山伯”也是文绉绉的,为人处世甚佳,待妻子也很好,我们公社里开知青大会,总是看到她俩依偎在一起,和大家的关系都不错。后来也是一个意外,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在农村当然是养不了的,他们将小儿子送到杭州爷爷奶奶家寄养,孩子从小没有杭州户口。但在杭州长大,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很好。

“山伯”和“英台”比我们先去农村,到了1976年局势急转直下,容许知青返城了,只要表现好,在农村两年以上就可以按照名额,逐批回城。但有一点,返城的知青必须在农村是单身的,“山伯”和“英台”傻眼了,也就是他们有婚姻在,永远走不了。一位公社的“赤脚医生”心地善良,帮他们想一个办法:办理“假离婚”,回城后再复婚。后面我们得知,很多在农村有婚姻史的知青,就是用这个办法回城的。于是“山伯”和“英台”就协议离婚了,别人结婚时是“山盟海誓”,他们却在离婚时“山盟海誓”,让我们看了觉得有点悲壮。

但悲剧从此开始:“英台”的父母亲是省军区的高干,而且是刚刚落实完政策的实权派,很快“英台”回了杭州,而且安排在一个省委机关做行政工作。而“山伯”的父母亲是针织厂的工人,就是没有“名额”抽不上去。最终“山伯”的父亲提早退休,这样才让“山伯”顶替到针织厂的食堂做伙计,所幸的是他们儿子的户口也进了杭州。

但故事还没完,大家不是想到山盟海誓的“复婚”吗?开始“英台”是有这个愿望,无奈她父母亲死都不肯承认这门婚事,复婚成了遥遥无期的奢望。再后来,“英台”也和另外一位“门当户对”的高干子弟结婚成家了。我们知青朋友中一位也是高干子弟,是他们双方的挚友,在其中做了很多工作,也是无果而终。最终搞得“山伯”身心疲惫,放弃了一切努力。但他始终没有怪罪“英台”,只是觉得“命运本该如此”,并祝愿前妻能幸福。

当我们知青听了这个结局潸然泪下,能怪谁?后来我也抽上来到县城工厂做工人,再考上大学,读书和工作都在杭州,我企图找这位同在杭州城的“山伯”聊聊,好不容易找到小巷老宅,已经拆迁了。再企图找到针织厂,还是没找到,留下一个电话希望联络我见一面,但一直没有收到“山伯”的电话。再后来我来了澳洲,从此也划上句号。

我从认识“山伯”和“英台”开始,一晃也刚好50年,这半个世纪我一直惦记着他们和那段抹不去的回忆,这种悲剧殃及几代人。特别是那从小没户口的小男孩,算下来也快50岁了,你们可好?人生跌宕起伏,有悲欢离合,那时候做人哪里有什么尊严?人非常渺小,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所以我没有怨恨“英台”,她没有害人,只是选择了她无法改变的道路,我也为“山伯”鸣不平,但又能如何呢?我相信那个折腾的年代,此类的悲剧不知道还有多少!

愿人间少一点这种悲哀和痛苦,借此机会也向所有的知青们致敬,我们是时代中不幸的人,但我们能活下来到今天,也是最幸运的人!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