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24年非洲四国游 – 一年四季不穿上衣的辛巴人

苏菲202408 (2024-10-30 10:33:07) 评论 (2)

第十六天上午: 骷髅海岸 

早晨一起来发现Wi-Fi不工作了。昨天费了好大周折才连上,速度比较慢,这下干脆上不去了。前台没有人,等了半天才来人,工作人员解释Wi-Fi有流量限制,好在最后帮我们都连上了。队友们来非洲之前都购买了流量包,挺方便的,到了新的国家会自动切换到当地电信公司,非常好用。但是纳米是唯一一家流量包不管用的国家,所以我们上网只能完全依赖Wi-Fi,为此几天后我还闹了个笑话。早餐是酒店的自助餐,从服务质量和食品的种类都没法和其它酒店相比。

我们今天第一个活动是去海边打卡一个船骸。斯瓦科普蒙德以北的海岸直至安哥拉被称为骷髅海岸,因为以前人类在此地捕鲸和海狮等动物留下的骨骸而得名。但后来这个骷髅是指船难而留下的船骸。本格拉寒流(又是本格拉)自南向北进过非洲西南海岸,冷却了沿海的空气,这些冷空气和纳米布沙漠的干热空气接触,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浓雾,这一带一年中有一半都是大雾天。浓雾,大浪加上岸边的礁石导致此地众多的船难,名付其实的船的骷髅海岸。当地的原住民将此处称为“神在震怒之下创造的地方”,而葡萄牙水手称之为地狱之门。据说这儿有一千多个船骸,最古老的有500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去看的是2008年搁浅的印度船zeila. 

我们很幸运,今天没有雾,海边一如既往地风大,我把羽绒服都穿上了,还是冷。一下车,几个当地人围了上来兜售颜色各异的矿石,他们有的赤脚有的穿拖鞋,衣服也很单薄,专家说过这些矿石都是二氧化硅,我们自然不感兴趣,但对他们的生存环境很是唏嘘,肉眼望去,这儿实打实的野外,没有任何避风的地方,我们是唯一的一群游客,下一波游客不知何时才来,而来了又不知能不能做成买卖,这种在景点守株待兔式的销售方式我们在津巴见过,但起码津巴的商贩有简易的帐篷,游客也多一些。

船骸一般般,但我很惊艳大西洋的浪花,一层层有节奏地冲向岸边,平缓有力,冲浪的好地方。正好没人,我们小分队肆意地以船骸为背景,好好滴过了一把拍照的瘾。大家慢跑,跳高,慢走,奔跑,轮流当主角,享受被一帮狗仔队包围的快感。简单的摆pose不过瘾,我们开始拍小电影:班长和文艺委员是演员,他们从遥远的国度乘船来到纳米度假,没想到在骷髅海岸遇到了大雾,浓雾中船长迷失了方向,船离岸太近搁浅了,慌乱中,班长和文艺委员失散了,在刺骨的海水里他们挣扎着来到岸边,互相呼喊,这时正好云开雾散,他们发现对方就在10米开外,两人劫后逢生,慢动作奔向对方,正巧有一帮无所事事的游客路过,拍下了他们重逢的场景,the end. 

第十六天下午:spitzkoppe 和红泥村

下一个节目是参观spitzkoppe保护区。山里的路是D级土路,我们的车是旅游大巴,一路把我们颠得就快灵魂出窍了。快到的时候,路过一个村落,有几个铁皮盖的房子,没有窗户,铁皮有大有小,颜色不同,屋顶用石块压着,估计怕屋顶被风吹走。和我们在B2公路两边看到的贫民窟不同,这里通电,因为有电线杆经过,而且有些房子上方有天线,院里有个小铁皮屋,估计是厕所,这儿地上寸草不生,都是沙土地,灰尘很大。有一些半人高的树木,大都灰头灰脸的。看不见大人,只见两三个瘦小的孩子追着大巴兜售纪念品。村落的背后便是土褐色的光秃秃的花岗岩山。这条件也太艰苦了!到了spitzkoppe保护区,本来午饭订好了餐厅,但不知道为什么没去成,司机是赫雷尔人,他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对话我们不明白,最后我们去了一个小卖部,胡乱地吃了点东东。只记得那里的厕所很干净,有能抽水的马桶!

科普一下,纳米人口不多,但它境内有三十几种语言,英文是官方语言。

spitzkoppe是著名的徒步和攀岩胜地,山体是由花岗岩石组成,有1亿多年的历史。最高峰海拔1700米左右,这是个自然保护区,目前有部落长期居住在这个保护区内,他们以经营露营地和放牧为生。旅长本来打算带领我们一起徒步,我们到了山脚下,往上一看,巨大的花岗岩表面光滑,岩石之间碎石很多,加之日头正是最毒的时候,看样子难度不会小。大家商量了一下,又一次叶公好龙,放弃徒步,改为开车去附近的石拱(Arch)拍照。

石拱其实是一组岩石之间的椭圆形空洞,不过这个洞可不小,目测有5,6米高,15米左右宽。石拱离地面有段距离,岩石不是很陡但表面光滑像个鸡蛋壳,不好爬,女队友们大都手脚并用,我爬了一半,放弃。最后爬到石拱里的队友们,站在洞里以蓝天为背景,拍的照片挺好的。这儿的景致和哈雷得的平衡石相似,不同的是这儿的岩石特别大,因为干旱,这儿几乎看不到植物,满世界都是黄褐色的花岗岩,除了蔚蓝的天空,没有第二种颜色。来了纳米一两天了,最大的感触就是自然界色彩种类不多,以蓝色系列(天空,大海)和橙色系列(落日,日出,沙漠,花岗岩石)居多,但饱和度极高,蓝橙是互补色,一个冷一个暖,一个内敛一个奔放,放在一起经常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出了保护区,F导来接替小王老师,小王老师则回家继续当她的老师。

红泥村

下一站是参观辛巴人的红泥村,辛巴人是纳米为数不多的依然保留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之一,他们主要以养殖牛羊为生。村落有7,8个圆形茅草房,墙是用树枝和掺有牛粪的泥巴建成,屋顶取材于当地特殊的茅草,据说冬暖夏凉。除了主屋比较大,其它面积一般有7,8平方米,里面十分简陋,除了铺在地上的毯子和挂在墙上的围巾没有其它物品。村里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了酋长和他的副手,他们都没穿上衣,和几个孩子围在火塘边烤火取暖。导游说,火对辛巴人来讲是神圣的,主屋都是朝西,和火,还有圈牲口的门在一条直线上。后来,导游请出几位辛巴女人, 她们和男性一样都是裸露上身,肤色暗红。导游介绍说辛巴女人喜欢把一种红色石粉和着动物脂肪涂抹在身上,就连头发也要用这种红泥巴裹着。她们这么做,一是为了抵御烈日暴晒,二是蚊虫不会叮咬。

站在几个半裸的人面前,大家明显没见过这样的阵状,有点不知所措,爱学习的队友都没有提问,给了小费,大家落荒而逃。 后来旅长家属说这不是他们真正生活的村落,这是给旅游者看的民族村。我们一下子感觉不好了,是不是我们在变相剥削他们?真心说,他们长得真好:高大,长手长腿,五官端正。辛巴人的导游介绍说虽然政府督促孩子接受教育,但部落老人并不欢迎。在他们的部落,只有偷懒的孩子才去学校,而勤劳的孩子去看管牲畜,他是懒惰的一个。车上大家都很沉默,大概都和我一样在默默的思考着假如我生下来是辛巴人我会怎么样?也会像马戏团一样供人观赏?还是选择做一个偷懒的孩子?或者我没有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评论 (2)

苏菲202408

绝对!没有一丁点的ps

菲儿天地

好特别的旅。跳得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