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童年 (八)

沉涌科学路 (2024-11-11 21:05:22) 评论 (0)

        我们大队的学校位于我们大队的第四生产小队,离我家有三四里远,上学之前我就经常跑到学校操场去玩耍,在破败的教室外墙缝里我时常可以抠出断铅笔头、废弃的自来水笔、甚至有时还非常奇怪地抠出一些小磁铁石。夏天教室上课时窗户还开着,我在窗外可以听到老师教学生朗读课文的声音:“多少年来多少代”。 学生们跟着念,一些已经退学务农的年轻人从操场路过时也跟着阴阳怪气地重复一遍,我则只是静静地听,静静地看,不吭声。老师是一位高个卷发的漂亮女生,左手拿着翻开的书,脑袋歪斜着看着书念,随着她那富有弹性的声音节奏,她擎着的右手腕也一抖一抖地让一整只手上下翻动了四次,似乎是在打节拍。广播体操时间,全校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操场集合,广播响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伸展运动,一、二、三、四”。体操结束,各班排队整齐地走回教室,开始上课前全班大合唱, 有的班级唱“我是公社小社员来,手拿小镰刀来,身背小土篮来,放学以后去劳动。还有的班级唱一首后来我女儿也喜欢至今我还唱的歌:“五七指示闪金光,闪呀闪金光,学校办起小工厂办起小工厂,拿起铁锤干得欢,学校一片新气象。叮当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当叮叮当,叮叮当”。上学太有趣了,我渴望上学。我们老家当时是8岁和9岁的孩子可以上学,每年学校老师和学生挨家挨户地登记适龄孩子,我们叫“号学”。我9岁上学,我8岁那年本可以去上学,但我见其他的小伙伴都没打算去上学,我从众心理作怪就没去。

        一年级开学前我妈给我缝了一个书包,没有拉链,也没有扣子,回想起来特像我们现在买菜的布兜。文具盒是我三哥用过的,盒盖的外面是漂亮的绿色孔雀图案,只是有些散在的锈斑痕迹,盒盖的内侧面是乘法口诀,排列成三角形,大家都称其为“小九九”。一年级时全班按座位还被分成六个组,提问时按组提问。我们班的明星小组是第六组,当老师喊到“第六组”时,小组成员整体划一地起立,异口同声响亮清脆地回答“到”,至今仍记忆犹新。我们的坐姿要求是挺胸,抬头,挺直腰杆,双手背后。我们写字的姿势是要求我们牢记“三个一”:手指离铅笔尖一寸,前胸离课桌一寸,眼睛离写字本一尺。我们学习生字时,要把生字拆解成左右或上下或里外结构。例如“抱”字,我们要这样背诵:抱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是个包字,合在一起念抱,抱小孩的抱。类似地:“国”字是个里外结构,里面是个“玉”字,外面是个“口”字,合在一起念国,国家的国。“宇”字是个上下结构,上面是个宝字盖,下面是个“于”,合在一起念宇,宇宙的宇。面临的“临”字,老师讲解这个字的偏旁结构,左面是个树心但没有那一点,右下角像个皿但少一竖,这时一个男生激动地喊了一句:“哎呀买呀,这个字最容易写错!”

        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我们的班主任兰兰老师返城后由孙老师,就是曾选我做卫生委员的孙老师教我们班。孙老师曾教我们全班唱歌,感觉她也是现学现卖,她是左手拿着简谱歌本,一边哆来咪地拼,一边右手打着节拍:“美丽的鲜花在开放,在开放,朋友们啊来自远方来自远方”,待我们学会这一句后,她又教我们边唱边拍手。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姓郝的男老师教我们唱歌,他不是专职音乐老师,只是客串教我们唱歌:“红小兵,心最红,忠于人民忠于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认真读书为革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要当工农兵”。第二天孙老师和另外一名女老师又一起来教我们唱这一首歌,有一个地方稍有出入:郝老师教我们“ 认真读书,为革命”,“书”和“为”是分开的, 孙老师他们俩教我们“认真读书为革命”, “书”和“为”是连着的,后来郝老师来了,他们三人开始争论到底该怎样唱,后来两位女老师占了上风。其实我们更喜欢郝老师的唱法,但我们得听我们班的孙老师的。

        我五年级时才有了专职的音乐老师。老师姓张,中年女性,眼睛很黑很小但炯炯有神,四方但瘦削的脸,脸上长有密密麻麻但浅浅的麻子坑,薄薄的嘴唇,讲话时嘴唇一张一合的幅度很小,嗓音略带沙哑,讲话一板一眼,双手瘦小,手背可见明显的青筋,但可弹我们听来极其悦耳的琴。她介绍说是风琴,脚踩手弹。他教我们的第一首歌名我忘了,但一些词还记得:“毛主席旗帜映红天,社会主义春满园,阔步跨入新世纪”,张老师那破锣似的沙哑嗓音唱起歌来没想到那么好听。她还教我们《送别》:“送君送到大路旁”。教我们这首歌之前她先介绍这首歌的背景,说是电影《红珊瑚》插曲,她介绍了很多电影桥段,可惜我都不记得了。在写这一段文字时,我上网搜了一下,网上说这首歌是电影《怒潮》插曲,也许张老师弄错电影名了。电影《洪湖赤卫队》里的几段唱,最流行的“洪湖水浪打浪”,是描述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带有歌颂色彩的,使歌者热爱自己的家乡。而我最喜欢的是韩英狱中的一段唱,“娘的眼泪似水淌,点点洒在儿的心上”,则描述悲惨,使听者同仇敌忾,起来闹革命。只是从电影里听过,但不会唱。恰好张老师就教我们唱这一段。对我们来说,这个词可是太长了,我们都记不住,张老师可是教了我们很多节课,一直到那个学期结束这首歌也没有教完。但我们学会的这一部分直到现在我还会唱。当心情苦闷惆怅的时候我往往就开唱“娘的眼泪似水淌”,有时唱得我自己也泪流满面。

         除了课堂上学来的歌曲,我们还传唱一些“校园歌曲”,歌词不是很文雅,但朗朗上口,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下面是第一首:

儿啊儿啊快长大,

长大挣钱给爹花,

爹给你买双鞋,再给你买双袜,

还有那一条国际大裤衩

        小时候我们那一代人特别喜欢在辈份上占便宜,喜欢骂别人是儿子或者孙子,发誓都说“骗你是你儿”,或者“骗你是孙子”。这歌词很可能就是年轻一代编词来骂人或占人便宜的,所以我并没有跟着唱这首歌,但是它太顺口了,我不唱都能记得住。有一次看一个文革题材的电视剧里播放的一首歌的曲调跟这首歌一样:“公社适合长景长”,我上网一搜,发现我听错了,歌词是“公社是棵长青藤”,是歌曲《社员都是向阳花》里的歌词:

公社是棵长青藤

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

藤儿越肥瓜儿越甜

        我这才明白我们这首“校园歌曲”是借用了这首歌的曲调重新填词的。下面的第二首歌,我是知道原来的出处的,但是给它改词了。80年代香港电视连续剧非常风行的时候,对粤语歌的歌词我们都听不大明白,就有人把歌词给篡改了。电视剧《陈真》的主题歌《大号是中华》的歌词是这样的:

        孩子这是你的家,

        红砖碧瓦.

        祖先鲜血干砖瓦上,

        汗滴用作栽花.

        枯了树干再生花,

        肩过重担再上吧. 

      我们改的歌词是这样的:

       孩子我是你的爸,

      不信问你妈,

      不管你妈怎么对你讲,

      反正我是你的爸,

      天涯海角是你爸,

      海枯石烂是你爸

       这个歌词可以看出这是多么渴望在辈分上占别人便宜的。下面的第三首我最喜欢,因为它最顺口:

      山也笑水也笑,

      你妈在家煮元宵,

      一煮一大锅呀,

      我问你妈要一个,

      你妈给我一大锅,

      哎嘿,你说你妈彪不彪。

      这个曲调也是我在一台文艺晚会上听到张振富耿莲凤演唱的《祖国一片新面貌》才知道又是借用的:

      山也笑水也笑,

      你看祖国大地满园春,

      形势无限好哇!

      新建的厂房一座座,

      新铺的大路一条条,

      新竖的井架一排排,

      新架的银线一道道。

        后来看《刘三姐》和《五朵金花》,都有很美的插曲,叫民歌也好,山歌也罢,或者是渔歌、小调,我也不明白这些都有什么不同,反正是反映家乡生活和风貌的歌曲,非常好听。我就好奇我老家怎么就没有自己的地方性歌曲。按理说东北乃苦寒之地,在漫长的冬季人们总该找点乐子,要不然会抑郁的。确实,东北出了很多有名的喜剧明星,他们以说为主,说的都是顺口的俏皮话,一套一套的。我们村里曾经和我一起放过牛的一个大爷看天色像是要下雨时也会念叨“天黄有雨,地黄有风,人黄有病”。也有很好听的东北民歌,比如“乌苏里船歌”,但我感觉主要是在黑龙江传唱的,黑龙江还有地方戏曲叫龙江剧,而吉林则以“二人转”见长,辽宁北部和吉林挨着的大城市铁岭也唱“二人转”,而辽宁我感觉就没有吉林和黑龙江那么特点突出,只说唱评剧较多,但评剧感觉河北比辽宁更有名,新凤霞和赵丽蓉都是河北的。属于辽南地区的大连这边和东北其它地方又不太一样,连说话的口音都不是经典的东北口音,而是带有人们所说的“海蛎子味儿”的山东口音,可能是因为大连的主要人群是山东移民的后代,叫“海南丢”。我上网查了一下瓦房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秦汉时代,这么长的历史能没有当地的民歌?而山东人闯关东后和当地人结合就没有撞击出艺术火花?美国的乡村音乐据说就是南方的黑人音乐和白人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有可能我老家是有过当地的歌谣,但失传了。我小时候就听说我们当地一个外号叫三眼泪儿” 的老头就喜欢唱歌。 “三眼泪儿” 他已经牙掉了,说话漏风,吐字不是很清楚,我听过他唱歌,但只有一次,也只记住这一句,“正月里开了花,月月想( 月月香?)哎”,也不知是不是这几个字。别人听过他唱“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可我上网查了一下,这句歌词是《雄鸡高叫》里,收录于《中国陕北民歌》专辑中,所以它不是我们当地的歌,至于“三眼泪儿”怎么会唱这首歌,不得而知。我家邻居小伙,比我大五六岁,他很爱唱歌,也不知他从哪儿学会了一首《十二月歌》,我听他哼唱过,但我只记得其中的两个月的,歌词是这样的:

三月里来三月三呀,娘娘庙上把香插,老太太插香为儿女呀,小姑娘插香为丈夫。

七月里来七月七呀,天上的织女会牛郎,一个东来一个西呀,不知何时把家还。

        我又上网查了一下有类似《颂月歌》,是一首民间歌曲,赞颂一年的十二个月份。还有一个流传于河南省荥阳一带的民间艺术叫“笑伞”,一般在元宵节进行表演,属于街头集体表演,表演时载歌载舞,并结合快板等形式,风趣幽默,属郑州市和荥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员唱词也是唱十二个月的。《颂月歌》和 “笑伞”唱词和我们这首《十二月歌》都提到牛郎会织女和娘娘庙里把香插,有部分类似但不相同。“笑伞”唱词是“七月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织女会把牛郎见,双双相见泪连连。”“ 四月四来四月八,奶奶庙里把香插。婶子大娘都跪下,留下四辈好看家。”《颂月歌》是“七月里,七月七,牛郎星,会织女。隔天河,两岸泣。花喜鹊,搭桥系,过银河,喜相遇。” “四月里,到初八,娘娘庙,把香插。磕个头,盼个仨,大庙会,遍地花。” 《颂月歌》和 “笑伞”唱词主要是叙述,而《十二月歌》的后两句加了面又抒情的成分,我听《十二月歌》的味道还是有些古风,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当地的民间歌曲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